電視新聞評論的聯想、猜想與夢想--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1期

電視新聞評論的聯想、猜想與夢想

成雁南

2013年07月22日14:23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現在新聞不再稀缺,獨家的、稀缺性強的深度解讀,更具權威。在眾聲喧嘩的網絡時代,電視新聞評論如何突破因襲?本人認為,應當有“不同凡‘想’”的能力,即提供獨家見解、獨到思考、獨特發現。

一、新聞聯想:互聯式評論

“沒有評論的報紙是啞巴報紙”,同樣,沒有評論的電視是“啞巴電視”。評論是媒體的旗幟和靈魂,一檔新聞評論,選題(說什麼)是根本,表達(怎麼說)是關鍵,主持(誰在說)是特色。評論者想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評論以及節目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新聞聯想,其實是由此及彼、借題發揮的一種評論手段。嘉賓和主持人可以就近期印象較深、影響較大的新聞人物、新聞事件進行突破時空的搜索、串聯、並聯,可以由古及今,也可以由中及外。

例一:2009年3月9日中午,河北省邢台市一名初中生放學后,在該市一個十字路口,被正在闖紅燈前進的車主為邢台縣政府的冀E00099中型客車撞倒,當場被撞飛十余米。肇事的中型客車所在車隊有警車開道。事故發生時,邢台縣縣長顧鵬圖就坐在肇事車內。事發后,顧鵬圖在其他人員簇擁下離開。《中國青年報》2011年4月20日以《邢台一少年被撞致殘》為題報道了記者對這一網帖展開的相關調查。

報道刊出后,有電視台讀報節目的主持人聯想到曾經學過的一篇課文:《一件珍貴的襯衫》。評論說,1972年8月3日夜晚,23歲的劉秀新在北京西城區府右街國務院西門外的馬路上騎自行車。想超前邊的人,插進了快行線,聽到身后汽車鳴笛,一時緊張把車停在馬路中間,汽車緊急剎車,車頭右側挂了她一下。“襯衫挂破了,后背蹭破了一點皮,有啥要緊?”但坐在車上的周總理當即指示:一、馬上送她到醫院檢查﹔二、不許批評她﹔三、代我給她買件新衣裳。第二天,總理還派了幾位同志到她家去慰問。何其相似的一幕,不同的是顧縣長警車開道的“威武”和闖紅燈的囂張,當然還有迥然不同的處理:一,事發3分鐘后,坐在車上時任邢台縣的代縣長在別人的簇擁下揚長而去﹔二,事發后有人用布遮蓋車牌號﹔三,在住院治療期間,邢台縣縣長顧某某一次都沒去探視過。[1]

“新聞聯想”,看似是論証過程的漂移,其實是評論空間的有效延展,這樣的評論往往會調動受眾更多的記憶,相對於單一的評論,有著更大的輻射效應。

二、新聞猜想:多維度評論

新聞猜想,是指評論者根據已知的新聞事實去估計或想象未知的情況。既是猜想,就意味著有不止一種情況出現,所以話題的討論,就有了碰撞、爭論,節目就有了沖突、懸念,可以把受眾帶入不可預知的過程之中,引導他們逐步介入、參與思考直至引起認知上的共鳴。

鳳凰衛視的《一虎一席談》,每周萃取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發生的重大事件,焦點或熱門話題,邀請當事人,或各界學者、專家、名人擔任正方、反方嘉賓發表意見,選題有許多屬於新聞猜想的形式。

例二:二胎政策逐步放開可行嗎?

正方觀點:我國應盡快恢復原先的“一個不少,兩個正好”的方針。中國人口生育水平在下降,和周邊國家對比,計劃生育政策沒用。老齡化問題現在越來越嚴重。獨生子女政策會使人口控制走向極端,弊大於利。計劃生育政策對獨生子女,精神健康的正常成長有負面影響。生育權不是最重要的,是亞層次問題。

反方觀點: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中國人口基數繼續不適當地增大,不利於很多問題的解決。人口老齡化和人口老齡化危機有區別。允許生二胎,會造成性別比例失衡。“一胎化”生育政策和性格變化沒有必然聯系,這些都是可以正確認識和科學解釋的。中國人口必須強制,國家肯定有權利,生育不是天賦人權。[2]

新聞猜想是新聞談話節目進入群口時代的產物,其特點是話題的爭議性、結論的開放性,或A或B,自由討論。《南方周末》每年年初都會選擇中國人可能最關心的十個問題,邀請讀者和全國人大代表一起參加。電視新聞評論欄目如果推出類似的新聞猜想,節目開頭可引入街頭採訪,廣納民意,然后邀請專家學者到場闡述各方立場觀點,其間可場外連線特約評論員,給出相對權威的意見,作為對話題的小結。

三、新聞夢想:另類型評論

過去的新聞評論,人們推崇就事論事,不必指東說西或王顧左右而言他。在全媒體時代,就事論事的操作難免導致論述趨同、結論一致,論點的傳播也容易變得單薄、乏力。

新聞夢想,其實是反話正說、正話反說的一種另類評論,主持人或嘉賓可以現有新聞事件為由頭,深入挖掘話題背后隱藏的信息,並作出大膽假設。新聞夢想之“新聞”,並不是真實的存在,卻是許多人期待或擔心成為現實的“新聞”,表達的是人們真實的訴求、願望和理想。

東方衛視之前的《壹周立波秀》,其中一個板塊“立波夢話”,就是“新聞夢想”的樣本,這樣的評論之所以很受追捧,在於它“想人之所未想,說人之所未說”。

例三:教育新聞 近日,有法規出台對教育制度進行全面改革:取消高考,大學隨便上,並且規定,大學畢業后三個月內找不到工作,相關部門負責退還該學生從幼兒園至大學本科的所有費用,包括:學費、雜費、書本費、報名費、服裝費、伙食費,並且賠償青春損失費、精神損失費每年各10萬元。[3]

例四:科技新聞 針對愈演愈烈的垃圾短信,有關部門做出最后通牒,凡以后機主再收到垃圾短信,電信營運商均必須給予機主賠償,賠償金額按短信字數計算,一個字50塊。此消息一出移動和聯通已經申請破產保護。[4]

例五:體育新聞 有關部門近日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解散中國國家足球隊,永不重組。中超聯賽停辦十年,中國足協與中國消協合並,以后做球鞋貿易,自負盈虧。[5]

這些妙趣橫生的語言,是夢話、笑話嗎?分明是一篇篇嬉笑怒罵的時事評論,直指社會的頑症,直抒百姓的憤懣。相對於常見的評論節目,這樣的短章,顯然更容易被傳播、被接受。

黑格爾說:“人是靠思想站立起來的。”同樣,沒有足夠的思想支撐,電視也難“站立”起來。當下,媒體的新聞競爭已由“信息時代”進入“分析時代”,觀點競爭成為核心競爭力。電視新聞評論和報紙新聞評論都要“講理”,但電視新聞評論更重“理”與“趣”的結合,更重“互動”,更重“多元”,因為電視面對著最廣大的受眾,雖然有忠實的觀眾,但更多的是來去自由的“散戶”。正因如此,電視報道越來越需要視角獨特、見解獨到、說理透徹、思路新穎、富有知識張力的新聞評論去喚起人們的關注。

新聞聯想、新聞猜想、新聞夢想,作為新聞評論的“變體”,“想”起來不易,“做”起來也各有難度。“新聞聯想”難在話題有機關聯,不能脫離主題、斷章取義、生拉硬拽、牽強附會﹔“新聞猜想”難在題材選擇,不是每個事件都有幾種發展趨勢,不是每個話題都有討論空間﹔“新聞夢想”難在突發奇想,同時又不能游離現實、放大矛盾、激化情緒。

注釋:

[1]半月談.2010-12-22.

[2]鳳凰網.《一虎一席談》.

http://phtv.ifeng.com/program/yhyxt/list_0/0.shtml.

[3][4]解放網.2010-08-10.

[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512/15/361055_116209900.shtml.

(作者單位:江蘇教育電視台)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