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編導意識從何而來?--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1期

主持人的編導意識從何而來?

王凱

2013年07月22日14:32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在電台電視台,通常認為主持人和編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工種。編導們櫛風沐雨,負責新聞的調查、採集和編輯撰稿,主持人端坐演播室,是媒介的門臉和傳聲筒。兩個工種各司其職,分別歸屬前期採訪和后期加工。

近年來,隨著深度報道的加強和節目互動意識的增加,主持人對事件的評論大大增多,其評論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新聞報道的靈魂,而事件本身成了評論的由頭。基於此,對主持人的職業素質衡量,早已不僅是相貌端正和語音標准,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節目的靈魂塑造。這要求主持人對事件的過程有更詳實的了解,對事件的症結有更細微的洞察,對事件的評論有更准確的拿捏,這,就是編導意識。

從央視到地方台,對主持人的編導意識修正都已經有所體現:一批非主持人專業的編導走上了主持人崗位,其中不乏頗有建樹的人才,為受眾帶來了意外驚喜,也給節目附加了新的內涵。

但是,就主持人隊伍的整體素質而言,其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語言表述與新聞時下的發展,存在形式上的“脫臼”和內涵上的“肌無力”,這種現狀不能簡單歸咎於主持人個體的疲軟,而應看作是行業機制代謝滯后所產生的主持人“貧血症”。

一、主持人應當具有編導意識

作為節目的主創者,編導具有很強的職業敏感,善於從職業角度出發,對社會生活積極主動地觀察,並從中敏銳地發現有價值的題材,抓取鮮活的事件、現象和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從而有益於自己的創作。主持人往往缺少這樣的意識,對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存在的一些現象缺乏關注度和敏感度,或隻停留在表面的“知道”而已,習慣於拿到稿件做表面文字的處理,而不去做深入的調查了解,滿足於淺嘗輒止,最終在主持過程中造成尷尬,甚至鬧出笑話。

例如:一位主持人在主持抗震救災特別節目時,導語中有這麼一段話:大熊貓茜茜是大家熟悉和喜愛的動物明星,由於臥龍熊貓基地在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發生后,茜茜一度下落不明,今天從臥龍熊貓基地傳來好消息,茜茜找到了。這段簡單的導語對主持人來說,不存在任何表述上的障礙。然而,問題卻出現了,主持人評述時語言干巴且不生動,背景聯系更顯單薄,甚至將茜茜念成QianQian ,而短片配音則念的是XiXi。反差如此之大,以至於觀眾一頭霧水,以為說的是兩頭熊貓。

之所以出現讀音差異這樣的低級錯誤,是因為前期採訪編導和后期播報主持人銜接的脫臼。這反映出主持人在准備環節上的缺失——沒有參與前期策劃,沒有閱讀過相關資料,對一些關鍵詞如人名、地名、專業術語以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也沒有給予特別的關注。主持人如果隻滿足於演播室備稿,而對新聞發生前的背景、發生時的進展、發生后的影響不能了然於心,又如何能准確點評、適度把握呢?

編導意識還包括責任意識和思想主題的准確把握。如果主持人沒有同步跟上編導的意識,來共同擔當節目所承載的社會責任感,隻以自己的興趣偏好、淺薄的認識來貫穿節目宗旨,就會在主持環節上出現各種偏差。

例如:在一次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晚會上,當台灣演員高凌峰演唱完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賑災歌曲之后,主持人上場竟然夸高凌峰的演唱屬於哪一派風格以及唱得如何如何好等,這顯然與晚會的內容和主題氛圍格格不入。幸虧高凌峰沒有接主持人的話,而是自己說了一段鼓舞災區人民士氣的話,才把主題又拉了回來。由於主持人認識上的淺薄,不僅沒有為晚會主題增色,反而削弱了主題思想。恰恰就是這些關鍵點,最能看出主持人的功底。

二、如何培養和加強主持人的編導意識

主持人編導意識的缺失有體制上的問題,編導負責採編制作,主持人負責播音主持,基本不涉及採編。長期的分軌制,造成主持人採編能力的匱乏和編導意識的淡薄。

央視現在推行的“編委會制度”值得提倡,讓主持人直接參與到編委會當中,介入節目的策劃,選題的論証和制定,甚至有決策權。這樣,主持人站在節目的高度,討論規劃選題,有了編導意識,增強了責任感,在主持當中就能游刃有余。

南京十八頻道《聽我韶韶》節目主持人吳曉平就是個很好的例証。《聽我韶韶》是一檔用地方方言主持的新聞話題類脫口秀節目,完全是為吳曉平度身定制,並由他來主導。吳曉平做過報社的副主編,不僅具有長期的記者從業經歷,豐富的生活底蘊,更具有很強的編導意識,如同做主編審稿子一樣,以他的經驗做得得心應手。

例如:他說到《南京晨報》上一條關於重慶出租車事件的消息時,肯定了這條新聞中的觀點,認為公司多收的份子錢該降,起步價幾十年不變太低了﹔政府協調此事增強了透明度,使人們看到對話比對抗好,具有積極意義。一般主持人也許就此打住話題了。但吳曉平想到了另一層面的問題,於是進而說道:“我還想為這條新聞再加上一條,就是我們的工會在哪裡?每次遇到這類事件,我們都看不到工會的影子。我們說,工會是我們工人自己的組織,應該站出來為工人做一點事,反映工人的意願,如果事件發生之前,了解到職工的意願和想法,及時反映到公司領導層面,積極加以溝通協調,那麼很多事情也許就會迎刃而解。”

這種編導意識,在其主持節目當中起到了一定的酵母作用。吳曉平既有獨到的見解又懂得尺度的把握,才有了發揮的空間。在主持的過程中,他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並及時提出來,不但沒有削弱主題,反而深化了問題的層面,引發受眾更深的思考。他並沒有把矛頭直指工會,而是善意地提出建議,很好地把握了政策性和分寸感,拿捏得當。

相較之下,很多主持人在評述某一社會現象和問題時,往往知識儲備不夠,缺乏經驗,底氣不足,不太敢於發揮,怕把握不住,怕滑邊,所以或淺嘗輒止,或蜻蜓點水,缺乏個性,缺乏深度。

主持人與記者型主持人之間的差距就在“記者”兩字上。越來越多的播音員主持人已經不滿足於做花瓶式或標簽式的主持人了,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使他們在遇到突發、重大事件時,不再局限於演播室,而是變被動為主動,走出去到第一線做現場連線或採訪,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廣播電視發展到今天,更強調綜合復合型人才,播音主持專業的專業面相對較窄,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要求。如果能將年輕的播音員、主持人或者剛剛選聘來的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先放到採訪一線當編輯記者,而不是急於讓他們出鏡,再進一步打造鍛煉,增強他們的實踐經驗和採編能力以及對新聞的感性認識,編導意識自然就會植根於其頭腦當中,成為其職業精神的一部分。

管理部門要給主持人更大的話語空間,強化主持人在欄目中的主體地位。主持人要盡可能多地關注和了解時事政治,積極主動地接受各種各樣的信息,變被動拿來稿子播報為積極主動參與,包括前期策劃、選題論証、一線採訪、編輯制作,做到親力親為。對新聞背后的新聞,也就是事件背后的故事,它是如何發生、發展,以及未來走勢怎樣,都要盡可能多的去思考和研究,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報道的內容。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衛視頻道)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