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頻:后廣播時代的新命題--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2期

大音頻:后廣播時代的新命題

欒軼玫

2013年07月22日16:13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新媒體已深刻改變著生活的各個領域,移動互聯更是以勢不可擋的態勢佔據著媒介新時空。聽眾已不是往日的聽眾,廣播已不再是傳統的廣播,一切都在變化中重新找尋。后廣播時代是媒介發展的新時段,是基於新技術、受眾新習慣之下的廣播新觸點。以“大音頻”理念來拓展傳統廣播的疆域,是后廣播時代的核心命題。

一、后廣播時代的媒介生態:移動+社交+微播

為何提出“后廣播時代”這一新定義呢?因為傳統廣播在新媒體的圍堵下,其傳受模式、接收終端、信源收集與反饋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先前的以無線電接收的過耳即逝的廣播形態已不能很好地描述當下的廣播了。后廣播時代的媒介生態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響,它們分別是移動化、社交化與微型化。

2013年最新一期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其中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年增長率達18.1%,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繼續提升,由69.3%上升至74.5%,手機網絡各項指標增長速度全面超越傳統網絡。

手機在微博用戶及電子商務應用方面增長較快。截至2012年底,手機微博用戶規模達到2.02億,高達65.6%的微博用戶使用手機終端訪問微博,用戶行為的移動化讓微博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發展潛力的產品之一。

影響廣播生態的另一個重要因子是社交化。去年涌現出大批具備社交基因的新應用,包括圖片社交、私密社交、購物分享等。社交功能及主流SNS客戶端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使用社交網站的用戶規模為2.75億,較上年底提升了12.6%,媒體發展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社交化的大趨勢。Facebook與Twitter依然是社交媒體的巨擘,是消費者與商家用的最多的社交媒體。而一些新的社交網站,諸如Pinterest、Tumblr等視覺導向的社交媒體正在吸引00后等更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社會化網絡將成為下一個發行渠道的巨頭,它深刻地變革著“媒體發行”,媒體內容的分發不再像先前的“廣播式”,而是依托社會化網絡走向“微鏈式”。

伴隨著移動化、社交化,微型化的內容生產與傳播也成為廣播生態的一個重要影響因子。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規模為3.09億,佔網民總數的54.7%。手機微博用戶規模2.02億,佔所有微博用戶的65.6%,接近總體人數三分之二。微博已經成為中國網民的主流應用,龐大的用戶規模又進一步鞏固了其網絡輿論傳播中心的地位,它正在重塑社會輿論生產和傳播機制,無論是普通用戶,還是意見領袖和傳統媒體,其獲取新聞、傳播新聞、發表意見、制造輿論的途徑都不同程度地轉向微博平台。除了微博,微信的加入讓微型化成為后廣播時代最重要的特征。2012 年12月是短信的20歲生日,這一天微信才2歲,而這個2歲的產品卻擁有接近4億的用戶,它集文字通訊、圖片分享、語音對講、LBS、“搖一搖”、漂流瓶、視頻會話等諸多社交手段於一身,延展了溝通的寬度與廣度。在移動互聯網中,微信正在建立新的社交形態和規則。此外,微信“媒體功能也格外感興趣,不斷增加新聞、觀點等媒體功能,媒體內容通過微信這一強大平台迅速地實現著“微鏈”傳播。

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新的終端與新的接入方式收看電視,迫使媒介調查公司尼爾森將在2013年9月,為自己旗下23000戶採樣家庭配備全新可以將互聯網觀看內容納入收視率統計范圍的系統,以便收集“視頻流”的用戶數據。尼爾森未來的收視率系統將開始追蹤諸如亞馬遜、Netflix、Hulu和Xbox這些流媒體播放和游戲主機的在線視頻點播情況以及iPad平台的電視收看情況。電視已不是那個電視,廣播還能是那個廣播嗎?

二、廣播形態的變化:廣播——窄播——微播

后廣播時代廣播的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廣播歷史發展的曲線來看,自1920年第一家廣播電台KDKA出現以來,廣播整體上經歷了“廣播——窄播——微播”這樣一個形態變化。其中“窄播”主要是指類型電台的專業化分工,其在傳受方式、內容生產、渠道分發等各方面遠沒有“微播”的出現對於廣播革新來得深刻。

廣播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傳播工具。我們定義傳統廣播時常常提到其傳播對象廣泛、傳播迅速、功能多樣、感染力強﹔但轉瞬即逝、順序收聽。 在廣播的發展史上也有調幅廣播、調頻廣播、衛星廣播、數字廣播等等,但其傳受模式上依然是一對多的大眾模式。

面對電視與報紙的雙重挑戰,類型化廣播開始出現,他們更加專業化、對象化,面對更細分的受眾與廣告市場,廣播由“廣而告之”走向“分類播出”,傳統電台由此開始了由“廣播”向“窄播”轉變的嘗試。這種由“專業電台”、“單選頻道”構成的“窄播”或以內容服務集中化為核心,給具有特定收聽習慣的受眾提供專項服務,以培養他們對廣播的忠實度,開發廣播的增量市場﹔或以廣告市場為主線,強調市場的分割、定位,面向特定的廣告市場開發專項定位頻率,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編排節目、規劃內容,使其“窄播”特色更加突出。

移動互聯使得廣播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即“微播”階段,“微播”是一種“點對面、點對點,多點對多點”的復合傳播方式。“微播”讓廣播從單向性向雙向性與多向性過渡,一種“去中心主義化”全新傳播方式開始了。“微播”一方面表現出傳受需求上的訂制化,另一方面表現在內容生產上的碎片化。在信息大爆炸的當下,我們被信息洪流包裹著,如何通過個性化的方式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顯得尤為迫切。“微播”可以是深度個性化定制的“私人電台”,用戶可以通過訂閱的方式選擇收聽自己感興趣的有聲資訊,在手機客戶端根據自己的需求添加訂閱內容,還可將自己的意見表達通過微播平台傳遞出去。

三、廣播受眾的變化:聽眾——動眾——微眾

廣播最早面對的就是“我播你聽”的聽眾,無論早期的一群人聚集在一個大喇叭下收聽的有線廣播,還是后來的一人手捧一個收音匣子收聽無線廣播,廣播的聽眾相對而言隻能是被動接收的狀態,不得不忍受廣播的順序傳播、過耳不留這一特性。

上世紀90年代,隨著私家車在中國大面積流行,給原本已走下坡路的廣播開辟了一個新市場,即“動眾市場”,動眾,就是移動中的受眾。“動眾”一般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它是大區域流動人群﹔其次它處在封閉環境中有利於提升傳播效果﹔第三是這個群體一般具有很高的消費行動力。而當時大量出現的交通台,鎖定的就是“動眾”這一目標受眾群,拓展了傳統廣播的影響圈以及廣告品質人群。就某種程度而言,“動眾”挽救了漸趨頹勢的傳統廣播,使得一度以“動眾”為服務對象的各地交通頻率長期領跑廣播產業。

“動眾”之后是“微眾”,四年前出現了微博,兩年前出現了微信,兩者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迅速擁有了近4億的用戶。現在人們越來越習慣通過微博第一時間獲知信息,通過微信實現圈子傳播。大眾傳媒面對的不再是鐵板一塊的群體對象,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微眾”們,這些“微眾”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是傳統的廣播通路,而是微平台。他們通常也是微信息的提供者,貢獻微內容,發表微評論、傳達微情緒、進行微支付。傳統廣播通過一個大喇叭、一個小話筒面對人群隔空喊話就能實現媒體影響力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當下“微眾”的信息接收平台與觸媒習慣與先前截然不同, 隔空喊話不再奏效,打入人群方可“聲”入人心。

四、廣播體驗的變化:聽廣播——用廣播——玩廣播

廣播不僅僅是用來聽的,它還可以使用與玩耍,這個觀點會不會讓你覺得難以置信?其實,這一切正在發生。

聽眾早已不是先前的聽眾,廣播也不再是早前的廣播。聽眾不再被動,他們成為自

己的主人,可以選擇何時聽,何地聽,聽什麼,怎麼聽。“過耳不留、轉瞬即逝”這個傳統廣播的定義已經不准確了。新廣播,是可以被選擇的廣播、被組合的廣播、自己做DJ的廣播。以“蜻蜓FM”為例,它能提供包括電台榜、本地台、國內台、國外台等12個相關的按鈕,點開某一電台,上下滑動大屏幕,就可以看到今天的各種廣播節目,左右滑動則可以查看不同電台的頻率。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廣播,比如喜歡純音樂的,可以收聽“豆瓣FM”﹔喜歡資訊類的,可以收聽“鳳凰FM”。不用守著廣播節目單,而是根據自己所需來“用廣播”,選擇新聞快訊、類型音樂、有聲小說以及最新的城市路況。受眾可以利用點播功能來收聽熱門網絡小說、相聲評書,利用直播功能來收聽正在直播的各類電台的實時廣播,無疑,這種“用廣播”的體驗要比先前“聽廣播”的體驗更具自由感。

僅僅在媒體機構劃定的范圍內來“用廣播”還不能滿足資深發燒友的需求,還可以利用新技術來“玩廣播”。用一個叫“Fuzz Radio”的音樂發現應用,它能讓你創建自己的專屬電台,做自己的電台DJ。你可以使用Facebook賬號登錄Fuzz網站,它會自動讀取你設備裡的音樂數據,知曉你的音樂喜好,幫你創建專屬電台。Fuzz Radio上有幾千家電台,種類包羅萬象,從意大利式西部片電台到迪士尼電台都有涵蓋,其上的所有音樂以用戶推薦為基礎,這顛覆了此前依節目單來“聽廣播”的傳統模式,甚至也打破了為你劃出使用范圍的“用廣播”模式。你有很大的選擇空間去搜尋自己喜愛的音樂,而不必忍受冷冰冰的后台推薦算法和反復無常的曲目組合。你還可以通過“玩廣播”建立自己的圈子。

五、廣播專業制作的變化:長篇廣播——短消息集納——深度求証

廣播曾經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媒體,一些重要講話、重大事件的都是通過廣播首發的,那一時期,“長篇廣播”是廣播專業制作的一個重要形式,有長篇報告文學、廣播通訊、連續報道、特別報道等。到了上世紀80年代,廣播為了應對電視的沖擊,提出了“匯天下精華、揚獨家優勢”的“短消息集納”的專業制作方式,以中央電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多以短信息的集納傳播為主,很好地發揚了廣播快的優勢,在媒介競爭中異軍突起。

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者,每個人都可以用手中的智能手機,將新聞現場的事件第一時間發布,而人們關於這一事件的評論與反饋也能迅速通過手機集中呈現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廣播快的優勢。廣播專業機構面臨著內容制作的轉型,一為求証,二為闡釋。前者主要是基於新媒體“人人皆為傳者”的情境下在生產了大量信息的同時也伴生了謠言、假消息泛濫,之於這些謠言,作為自媒體的個人求証真偽比較困難,而作為專業媒體機構的傳統電台則有能力也有義務擔當起求証、探究、查明真相的責任。

此外,后廣播時代,電台的專業制作還應該將著力點轉向對新聞事件的闡釋與解讀方面。隨著雲計算等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從絕對意義上而言,每個人從雲端獲得信息的可能性與信息時差相接近,因此獨家信息不再是媒介競爭的重點,對同樣的信息做出更優質的闡釋與解讀將成為未來媒介競爭的核心。對信息加以整合、對事件深度調查的求証、闡釋類報道,將成為后廣播時代廣播專業制作的主攻方向。

傳統廣播內容制作方面還要注意用好微平台、做好微呈現,實現“微鏈”傳播。以微信這一微平台為例,微信是一個類人際圈子,這種“圈子感”能夠給人帶來親切感,用戶通過微信收聽主持人的語音像是和認識的人通話一樣,容易產生情感連接。微信的強制推送和100%的到達率,且圖、文、實時音頻互動,使得信息傳達更徹底。傳統廣播機構可以發動微信用戶,由這些UGC貢獻聲音素材,作為節目內容或來源。還可以通過微信平台來推廣自己的節目,建立品牌效應,並吸引年輕聽眾。除了微信,微博是另一個具有媒體化特征的微平台,傳統廣播可以在微信上發起一個話題,收集大量的來自UGC的聲音素材,將這些即時語音剪輯起來,形成聲音精彩回顧,發到官方微博供粉絲們“認領”,這種“認領自己聲音”和“認領朋友聲音”無疑是一種高效互動。此外,以往電台中使用的連線通話、通話群發、短節目推送、廣播劇、道路交通等,都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二度盛開。

六、廣播業者角色的變化:單介質記者——復合型記者——融媒體記者

后廣播時代,廣播業者的角色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在“聽廣播”時代,廣播業者就是單一的單介質記者,隻要手中有錄音筆,能採集音頻素材將之做成廣播產品即可,這時的記者不僅是單介質,而且是單工種,即採編是分離的,行業是分離的的,跑口記者、專職編輯是這一時期廣播業者的主要角色分類。隨著廣播城市化及專業化的啟動,單功能的記者顯然難以面對越來越復雜的情形,因此復合型記者呼之而出。這一新角色,強調從業者具有採編播一體化的功夫,並且能打通新聞與經營兩個環節,這時期的廣播業者身兼多職,常常是既發新聞稿又要拉廣告。到了融媒體時代,無論是單介介質記者還是復合型記者都無法滿足傳媒機構對其新的角色期待。此時,由於廣播內容生產上的UGC化(即用戶貢獻內容)、多媒體化,要求廣播業者是一群掌握音頻、文字、視頻多樣態呈現,擅長短訊、評論、深度等多題材寫作,熟悉廣播、網絡、手機多平台分發的融媒體記者。后廣播時代的融媒體記者,他們的核心能力是能發動UGC為其貢獻內容,並能對內容進行去偽存真,求証與闡釋,還能對各類信息進行整合並顯示其意義。,他們還是廣播機構在各個微平台上派駐的排頭兵、意見領袖,有自己的粉絲圈與輿論影響力,是實現傳統廣播“微鏈”傳播的關鍵節點。

七、廣播反饋路徑的變化:聽眾調查+熱線電話——微博、微信+大數據

后廣播時代,廣播的反饋路徑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先前對於廣告的投放與反饋主要通過聽眾調查來實現,通過聽眾調查,可以了解聽眾對廣播廣告的行為習慣、態度評價和收聽需求,從而科學指導廣播廣告的制作、投放和編播,擴大廣告的傳播效果和廣告收益。而對於節目內容的反饋通常通過熱線電話來實現,一檔廣播節目的內容是否受歡迎,受眾有哪些問題,通常可以通過節目開通的熱線電話反饋回來,主持人進行相應的解答。

而在后廣播時代,廣播的反饋與輿情的收集主要通過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以及“大數據”來實現。傳統電台可以通過開設自己的機構微博與採編人員微博的微博矩陣,來收集來自微博博友的反饋,也可在微信平台上開設媒體機構與媒體人的公共賬號進行信息發布與反饋收集。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廣播的反饋與輿情分析有了更多的數據支撐。在“大數據”時代,大規模存儲信息的成本極低,所有信息都可以得到一個完美的副本,而數據庫技術又能夠將這些存儲的信息輕易地按照一定的條件搜索並整合分析出來。這些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准確地把握廣播反饋與當下輿情。“大數據”時代是信息社會運作的必然結果,借由它,人類的信息社會更上一個台階,信息社會將變更為數據。誰掌握數據,以及數據分析方法,誰就將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勝出,無論是國家文明,還是媒體機構。

結語:

后廣播時代,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當下。由於新技術的加入以及政策的影響,它一定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后廣播時代,廣播不再是單純電台,而化身為全面化的音頻平台。還有另外一點也相當肯定,即后廣播時代是一個“搶人”時代,它比以往更注重人才的爭奪,有觀點、有文採且懂新媒體的人將是各大媒體機構爭奪的重點,他們是資深業內人士、資深意見領袖、資深產品玩家、資深調查記者、資深UGC的組織者與發動者。

身處后廣播時代的人們不必糾結於傳統廣播的身份焦慮,盡管傳統電台的受眾在不斷流失,但其中的先行者通過提供在線廣播、移動服務,依靠“多平台分發”與“社交媒體捆綁”,依然能夠延續其生命力,且一步步拓展著他們的實際覆蓋。

我們有理由相信,廣播疆域不再是電波所及之處!

(欒軼玫:經濟學博士后,傳播學博士,中央電台網絡發展部主任,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