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劇”的神話何時終結?--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2期

抗日“神劇”的神話何時終結?

——兼談電視劇評價體系的建設

韓鬆

2013年07月22日16:56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本文的“神劇”指抗日劇中的一個類型。它的情節通常是“神”一樣的抗日豪杰痛殺愚笨無能的日本鬼子。它的主角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超級戰士,基本上沒有歷史局限,不受生物學、物理學原則的約束,具有了一定的神格。所以,用“神劇”這個詞,表示它是一種高模仿的戲劇類型。

抗日題材,表現的是離現實非常近的歷史,也是愛國主義教育題材,所以它在創作中,不適宜採用非現實主義的手法。因此,“神劇”被普遍認為是胡編亂造、荒唐雷人,也有稱之為“雷劇”的。但“雷劇”這個詞太情緒化,無法在學術層面使用,故本文用“神劇”不用“雷劇”。

“神劇”的題材源於“紅劇”,但手法來自武俠劇。按創作者的設想,“紅劇”題材可以規避審查風險,武俠手法可以增加市場收益。的確,“神劇”是2010年以來最成功的電視劇類型。

對於電視劇行業的四方參與者——管理者、制作方、播出方和觀眾,這個“成功”有不同的意義。對制作方(特別是演員)而言,是產量(工作機會)巨大﹔對播出方而言,是收視率豐收。上述兩方就金錢而言都是獲利者,但在制作水准、社會形象、公眾評價等方面就有所欠缺。代表市場的觀眾被動地參與狂歡,他們貢獻著收視率﹔但同時,他們失去的是對電視劇類型的選擇權和欣賞電視劇的快樂。管理者的態度最有意思,前幾年,“紅劇”以市場取向顛覆革命傳統和傳統價值觀時,廣電總局曾經專門發文,表示要嚴格管控,但隨后卻沒有強力約束。比較“紅劇”與重大歷史題材劇,雖然它們有許多共同點,其受重視和受管控的程度及概念的清晰程度均相差甚遠。所以重大歷史題材劇仍然保持著它的純潔性﹔而部分“紅劇”則向前一步,變成了紅色“神劇”。

但抗日的“神劇”不一定都是“紅”的,相當突出的倒是主角不“紅”的、另類的,如罪犯、死囚、土匪、從德國歸來的狙擊手、女特種兵、軍統特務(特別是女特務)、俠客,甚至尼姑、和尚……總之,其人物、故事往往於史無據,其情節無視歷史真實、軍事常識。每一部“神劇”,都要打死一兩個日軍大佐、幾百個鬼子兵,基本上是“神”殺凡人的“優勝記略”。如果抗日戰爭是這樣的,為什麼會有八年的全民抗戰!抗戰又為何被稱為“艱苦卓絕”,被稱為“慘勝”!電視劇給人民制造這樣的假歷史是什麼意思!

“神劇”一方面胡編亂造,一方面大量播出並取得相當高的收視率,已經嚴重地影響電視劇行業的素質和聲譽。從國家軟實力的角度考察,它已經嚴重損害了黨、國家、軍隊的形象和觀眾的歷史觀。這說明,行業的各方參與者評價電視劇的標准、角度、方法是不一樣的。所以,建立一個科學、有效並被各方認同的電視劇評價體系,是保証電視劇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基礎工作。

“神劇”既非突然出現,也非中國獨有。美國的二戰劇中就有這樣的類型,比如在中國影響巨大的《加裡森敢死隊》。但我們的市場,情節劇的主流類型嚴重缺失,所以問題顯得特別嚴重。正如一位編劇所說:什麼是中國電視劇的現狀?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

最近的這一波“神劇”播出高潮,始於2010年,以《雪豹》的熱播為標志。當年《雪豹》在海南、江蘇、四川和成都、大連、福州、哈爾濱、海口、昆明、南寧、沈陽、太原、廈門等市場,均進入電視劇收視率前10位。在山東、浙江和北京、成都、福州、哈爾濱、海口、杭州、濟南、昆明、南寧、沈陽、廈門等市場,均進入所有節目收視率前30位。可以說,一部劇紅遍了小半個中國。

從此“神劇”作為一個新的電視劇熱門類型正式出現,產量和播出量均大增,並在此后的兩年,全面佔領了各級播出平台。

“神劇”在總局的題材分類中,被歸於“近代革命”或“近代傳奇”兩類。為了反映近年“神劇”數量的快速增長,本文根據廣電總局網站公示的“全國《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証》頒發統計情況”,整理出了這兩個類型2007—2011年的獲証情況表。從表1可以看出,“近代革命”在2008年之前還是個小類別,2009年開始大量增加,到2011年已經在所有類別中躍居第二,在總量中的佔比增加超過240%。同期,“近代傳奇”在總量中的佔比也有近140%的增幅,在所有類別中,躍居第三。這都可以反映出“神劇”大量生產的情況。

表1 2007—2011年“近代革命”和“近代傳奇”電視劇發行許可情況

2011年,“神劇”對收視率的貢獻,以江蘇市場為例:地面播出的四大“神劇”——《鐵血使命》、《黑狐》、《抗日奇俠》、《軍統槍口下的女人》全部進入電視劇收視率前10位(而且佔據了前2名),並一共入榜6次(《鐵血使命》、《黑狐》都是正復播均入榜)。在全國市場,最火的是《抗日奇俠》,它在上海、成都、哈爾濱、昆明、太原、武漢、鄭州和河南、黑龍江、江蘇、山東、雲南等市場,均進入電視劇收視率前10位。

與上年度相比,2011年播出“神劇”的衛視大為增加,特別是黑龍江衛視和山東衛視,為了推廣《抗日奇俠》,還特別制播了《抗日奇俠抗日奇功》晚會。有了衛視的熱情加入,2012年,全國各頻道“神劇”的播出量繼續增加,對收視率的貢獻繼續強勢。

這是一個讓許多人感到困惑的現象:1.為什麼這些胡編亂造、制作粗劣的“神劇”會成為屢試不爽的收視利器?2.“神劇”的神話什麼時候結束?

我國電視劇的胡編亂造並非始於“神劇”,是一個老問題。早在1996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外事司、社會管理司就指出:合拍劇存在著“不顧歷史事實,胡編亂造”的問題。其后,總局又多次發文批評這一問題。電視劇行業長期的、普遍的胡編亂造現象,說明創作者一心逐利,娛樂至上,價值觀向市場利益屈服。直接面對市場利益誘惑的業內人士把拍劇當成牟利的手段,不能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管理者對價值觀的理解也不到位。比如禁播,既然如此,當初為什麼可以立項、能通過審查?制作方、播出方如果走得太遠、太偏,終極手段就是行政禁令。但從這麼多年來頻頻發出的禁令來看,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市場的問題是管理者的行政調控造成的。十余年來,管理者對電視劇的主要故事類型,連續使用禁止播出、限制播出等行政手段大力調控。廣電總局發布的禁令、限令沒有准確的統計,但2004年總局領導胡佔凡的《抓住機遇 深化改革 確保導向 促進繁榮——在2004年全國電視劇題材規劃會議上的講話》對這方面有所提及:

“受到一定限制的”有武打劇、宮廷劇、古裝劇和涉案劇﹔

“要減少的”是警匪劇和反腐劇﹔

“要整頓的”是婚外戀和三角戀題材。

如今,涉案劇、反腐劇、驚悚劇、懸疑劇、帝王功業劇、戲說劇、商戰劇、宮斗劇、穿越劇等曾經熱播的電視劇類型在黃金時段的電視熒屏上幾乎消失,這樣,就產生了“神劇”的神話。

從市場的角度看,壟斷地位產生了壟斷利潤。當前我國的情節劇市場已經被諜戰劇和抗戰“神劇”壟斷,它們憑借壟斷地位,必然在收視率上大放異彩。

從觀眾接受的角度看,愛看情節劇的觀眾,他們打開電視機,隻能收看這些。這就好比食堂的飯菜再粗劣,但是天天都會排隊。

從民族性看,中國人的民族性快意恩仇,“神劇”殺敵無數,情緒宣泄得酣暢淋漓,滿足了低文化人群的心理需求。

同樣具有壟斷地位的諜戰劇為什麼沒有“神”起來?原因在制作層面。“神劇”不需要太扎實的劇本,也不需要一線演員﹔而諜戰劇對劇本和演員的要求要高得多,生產周期、成本、產量對它成為“神劇”都有制約。但是,情況正在變化,2012年出現的諜戰劇劇本,已有嚴重的“神劇”化傾向,可以預見,“神劇”在一兩年內將繼續火下去,並向諜戰劇等其他類型滲透。

“神劇”何時走到終點?對這個問題,我們不知道時間表,但知道路線圖,這就是,讓市場恢復正常。

市場自身具有一定的修復機制,當主流類型缺失,會出現新的市場機會。2011年的電視劇市場有兩個特別的地方:一是宮斗劇盛行。《唐宮美人天下》和《美人心計》,在安徽、河南、江蘇和合肥、鄭州分別進入當地市場電視劇收視率排名前10名。二是翻拍劇和深夜時段的引進劇大熱。據CSM的統計,在晚間19:30-24:00時段,在80城市進入各地收視率前20名的電視劇中,出現頻次最多的是《回家的欲望》,在80城市有60次進入當地前20名,其次是《回家的誘惑》48次進入,《宮》47次進入……《宮》、《回家的欲望》、《回家的誘惑》盡管已經在湖南衛視首播時獲得突出的收視效果,但仍舊被超過50個地面頻道選擇二輪播出,並依舊獲得了不俗的收視效果。

翻拍劇的走紅映照出國產劇的窘態。不過,宮斗和克隆翻拍立即被管理者限制了,所以我們不能僅僅指望市場的自行修復。

要讓市場恢復正常,就要取消十余年來對涉案、武俠等情節劇主流類型的限制。因為出了一些問題,就對整個戲劇類型使用限制播出或禁止播出的手段,使得播出方和觀眾受到了株連,而對於“作惡”的制作方,懲罰過輕——他們不做涉案劇了,但做起了“神劇”。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看,胡編亂造的“神劇”比“社會效果不好”的涉案劇強在哪裡?

為了讓市場恢復正常,為了電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必要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電視劇評價體系。它既要能體現核心價值觀,又要能指引行業發展方向﹔既能對已有產品作正確評價,又能對未來的發展作出正確的預判。

收視率幾乎是目前惟一的評判標准,它是短期的、市場的、逐利的。而電視劇作為一種影響力巨大的文化產品,它承載的社會責任如何體現,如何進行文化建設,如何傳承民族的歷史,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或者說,如何在市場利益的追求中進行文化的積累?這是我們進行電視劇評價體系研究的目的。

在建立體系之前,我們可以設定一些指標:

1.政治(法律)指標。政治的正確與否主要以法律來規定。電視劇不可以政治錯誤,不可以違法。這是一個否定性指標。

2.價值觀指標。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表述。有這樣的價值觀的指導,將有利於我國電視劇事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3.現代性指標。現在許多電視劇沒有法治精神和科學精神,在表現人與人關系時為了加強矛盾沖突的強度,宣揚叢林法則,以惡報惡﹔為了營造苦情氛圍,矮化、摧殘婦女兒童。現代性指標在本質上是品質指標。

4.誠實指標。創作者是否誠實,可以用是否有歷史硬傷來查驗。以“神劇”為例,歷史硬傷多出現在狙擊槍上。這個指標也是品質指標。

5.市場指標。日前業內對收視率有許多非議,除了一些說不清楚的潛規則,更多的是因為它是實際的惟一指標。而它作為惟一指標時,對電視節目的評價必然會出現偏頗。它必須與上述指標結合使用,才能揚長避短。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節目採購部)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