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要下鄉民資想進城 萬億寬帶“蛋糕”如何分--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寬帶要下鄉民資想進城 萬億寬帶“蛋糕”如何分

●政策上,倘若沒有具體的政策護航及貨真價實的優惠制度扶持,民資入局簡直比登天還難●經營上,東西部、城鄉間信息化發展不均衡,即使有機會,企業也不願貿然當“冤大頭”

傅光雲 姚以鏡

2013年08月26日08:05    來源: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信息技術變革將給中國農村帶來何種影響?這恐怕是未來若干年內,中國農民將迎來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將寬帶問題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寬帶人口普及率及寬帶接入水平距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並從國家層面明確了寬帶與水、電、路等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這是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大突破。

  根據《通知》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行政村通寬帶比例將超過98%,幾乎可以實現“村村通”。這一消息著實讓人振奮,不禁引發市場對於“寬帶下鄉”的好奇:“村村通”究竟是個多大的工程,實現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困難,又將會對農村及農民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4.8萬億元投入

  宏偉的藍圖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工信部此前估算,“寬帶中國”戰略實施后,到2015年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累計投資1.6萬億元,其中寬帶接入網投資5700億元。一位券商互聯網分析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到2015年“寬帶中國”戰略帶動的相關行業累計投入規模有望突破4.8萬億元,而達到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8%目標的話預計超過萬億元。

  萬億寬帶“蛋糕”如何分?民營資本是否有機會與三大運營商等國字號集團共同分享呢?一位不願具名的IT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國務院出台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利用社會資本,但在三大運營商以及國字號的廣電集團面前,倘若沒有具體的政策護航及貨真價實的優惠制度扶持,民資入局簡直比登天還難。

  對此,飛象網CEO、電信專家項立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營資本通過開放是可以加入其中的,但目前我國整體寬帶普及率偏低,東西部、城鄉間信息化發展不均衡。尤其是農村地區由於地域分散等問題,導致了即使有機會,企業也不願貿然在這些地方長期投資當“冤大頭”。因此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至關重要。

  “要完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形成支持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寬帶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充分利用中央各類專項資金,引導地方相關資金投向寬帶網絡研發及產業化,對願意加入投資的民營企業貼息支持,鼓勵除國字號集團以外的民營資本加入,從而有效促進全行業的發展。”項立剛說。

  后續維護成難題

  “村村通”計劃帶來萬億蛋糕的同時,在推進過程中還會遇到許多難題。同洲電子市場部經理范文舉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首先農村地區由於居住地分散,有時村口到村內居住地就要鋪設二三公裡的路程,這大大提升了線材的鋪設難度和成本。另外,寬帶接入后的后續維護也是大問題。

  “維護的成本不是一筆小數字。例如在農村投入500億元建網,每年的維護成本就約100億元,更何況是行政村覆蓋率超過98%的萬億工程。”范文舉表示,由於投資收益回籠時間較長,民營資本很難跟上,因此隻有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証長期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外,有許多國家都建立了普遍服務基金與普遍訪問基金來解決信息服務均等化的問題,其來源大致由運營商根據利潤的比例定期繳納(類似於稅收)、政府補助、社會捐贈等部分組成,這些經驗都值得中國借鑒。

  不過,在上述互聯網分析師看來,除去后續維護難題,農村寬帶工程將率先帶動線材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傳統的通信設備廠商中興、華為,還有一些像烽火這樣的配件線材生產企業都將受益。

  農民或微博賣菜

  “寬帶全面下鄉”消息一出,《國際金融報》記者查詢微博論壇時發現,許多農村網友非常興奮。一位網友表示,由於自己所在的村隻有中國電信的寬帶,“一家獨大”導致了網費高而且在很多地方也安裝不了,希望未來三大運營商都能夠進駐到自己所在的村。

  據悉,目前農村寬帶人口普及率僅為6.3%,低於城市12.6個百分點。范文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隨著“寬帶全面進鄉”,農村的生活方式會產生巨大改變,對IT產品的依賴度會加大,在一線城市趨於飽和的市場情況下,農村的巨大市場潛力對PC、手機(PAD)、OTT機頂盒、智能電視企業都是利好。

  項立剛認為,未來信息消費將會融入各大傳統行業,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上傳大容量的照片、視頻,照相機可能不再需要存儲卡,一切皆有可能。

  至於網費問題,范文舉表示,目前中國相比發達國家網速慢網費又高的情況將得到改善。“寬帶中國”戰略要求是速度和價格都與國際接軌,因此費用隻會越來越低。

  未來隨著網速的全面提升,互聯網會更好地深入農民的工作生活,農民“微博賣菜”、“微信賣水果”或將普及,任何新興創意的農村生產經營模式都將成為可能。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