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3年·第4期

微紀錄片:新媒體語境下紀錄片的新樣態

王春枝

2013年10月09日15:42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紀錄片的繁榮之后,近兩年,紀錄片又掀熱潮。這首先得益於國家政策的調整:國家廣電總局於2011年下發、於2012年1月1日正式實行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它要求各衛視綜合頻道限制近年來異常火爆的娛樂節目,擴大包括新聞、經濟、文化、紀錄片在內的多種類型節目的播出比例。《意見》出台后,一批新的紀錄片欄目亮相電視熒屏,這為中國紀錄片進一步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2012年,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甚至引發了全民的紀錄片收視行為。與上世紀90年代紀錄熱潮不同的是,在當下新媒體語境下,紀錄片的制播及審美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同時,呼應新媒體時代受眾的碎片化需求,紀錄片開始了“微轉身”,一種新的紀錄片樣態——“微紀錄片”大批涌現,並以其方便快捷利於傳播的特質,給紀錄片家族增添了一抹別樣的亮色。

一、微紀錄片概念梳理

微紀錄片的概念較為模糊,目前尚無清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在紀錄片概念的基礎上,提出“微紀錄片是用微電影的語言,紀錄現實社會生活的片段或再現真實的歷史。”[1]把微紀錄片和微電影語言混同,顯示出在概念梳理上的迷茫。而大多提及微紀錄片的論文則以直接陳述的方式表述其存在性:“新媒體正在逐步改變著紀錄片的生產、傳播、營銷過程。而微紀錄片在生產方式上,具有制作周期短、個人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手機拍攝、實時傳輸、實時話題等特點。創作者會據此形成不同於傳統紀錄片的新思路,形成新的紀錄片類型。”[2]。同時,又有多處網文提及微紀錄片標明自己為“首創”,如《鳳凰視頻首創微紀錄片概念》、《中國紀錄片加大海外發行 提“微紀錄”概念》等。而此前,以“微型紀錄片”命名的紀錄片在國外已約定俗成:“微型紀錄片是在雜志型節目進一步拓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資小、傳播速度快等優勢大量涌入電視節目。一般情形下,微型紀錄片的時間長度為4-10分鐘。”[3]而微紀錄片則是紀錄片適應新媒體語境的新發展,與之前的微型紀錄片在短時長這一共同特征之外,還具有自身獨有的特征。

一是輕小性。體量輕小是微紀錄片的顯在特征,也是紀錄片適應新媒體時代受眾碎片化需求的調整和轉變。關於微紀錄片的長度,學界業界的看法並未統一,如,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微紀錄片《插旗》僅有4分18秒,而鳳凰視頻紀錄片獎的最佳微紀錄片《花朵》則有29分鐘。維基百科關於紀錄短片的時長認定是40分鐘以下,而關於微紀錄片(即MINI DOCUMENTARY)的時長認定則是2-25分鐘。目前以微紀錄片名之的紀錄片則一般在10分鐘左右,以25分鐘為上限﹔同時,1分多鐘的超微紀錄片大量涌現。1-25分鐘的時長有彈性的包容度,對於紀錄短片來說方顯其微,也比較適合其網絡傳播的傳受途徑。

二是單義性。對紀錄片來說,時間的力量主要體現在長時跟拍中素材的累積以及事情自然變化的時間力量。微紀錄片篇幅的限制使紀錄的時間性受限,但同時,也成就了其單一主題的特征。在短暫的時間內展示單一主題,微紀錄片的單義性更符合現代快節奏的受眾信息需求習慣,其短平快的風格簡潔明了,受眾接受具有明顯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三是大眾性。新媒體為紀錄片提供了廣闊的傳播平台,紀錄片徹底顛覆了一群精英拍給另一群精英看的歷史,而微紀錄片的廣泛參與性更使紀錄片真正從小眾走向大眾。草根原創,參與者眾多﹔創作者、觀眾傳受一體,充分互動。而定制微紀錄片,則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主題和議題,並啟動議程設置。微紀錄片成就新媒體時代又一大眾狂歡的輝煌圖景。

四是當下性。因其體量輕小,微紀錄片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反應敏捷,可以迅速完成對其的關注與記錄,而制作者的草根性也使其區別於傳統媒體而形成對當下的個性表達。從一定程度來看,微紀錄片甚至可以成為現實話題的輕騎兵。即便是歷史題材,微紀錄片也著眼於從當下切入。“在《故宮100》的影像敘事中,故宮不再是與現實割裂開的、封閉的博物館,而是猶如一部往返於歷史與現實的穿梭機,透過‘看得見’的建筑和痕跡,呈現‘看不見’的文化聯想和歷史脈絡。”[4]微紀錄片的當下性成為其鮮活生命力的表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