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9期

報業堅定“試錯”與轉型“水土不服”

張振華

2013年10月10日15:27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報業轉型的路是艱辛的路,轉型是一個需要不斷試錯的過程。它要求報業內部所有的人都來支持“試錯”者的創業創新,減輕他們的經營壓力和效益壓力,同時建立一種試錯機制,包容他們的差錯乃至失敗。隻有形成寬鬆的轉型氛圍,才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推動轉型持續發展。傳統報業發展必須堅定走改革之路,用改革來改變傳統報業的傳播方式,用“勇於試錯”、“堅定容錯”的決心與機制來倒逼報業改革創新,從新聞的最核心價值觀出發,用試錯的低成本不斷獲得寶貴的轉型經驗。

面對拍浪滔天的新媒體潮流,傳統報業節節應對,自救之術層出不窮。先是電子版、報網,繼則手機報、數字化出版等花樣繁多。但花樣多則多,可成功之例卻少之又少。何故?這是因為,報業轉型的路是艱辛的路,轉型是一個需要不斷試錯的過程。它要求報業內部所有的人都來支持“試錯”者的創業創新,減輕他們的經營壓力和效益壓力,同時建立一種試錯機制,包容他們的差錯乃至失敗。隻有形成寬鬆的轉型氛圍,才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推動轉型持續發展。

但是,報業內部傳統觀念盤根錯節,天然缺乏“試錯”及“容錯”的機制,以至傳統報業在轉型中呈現出一種“水土不服”之病態。究其根源,筆者以為是以下幾點沖突造成的。

堅守核心價值與尋求新發展的沖突

由於信息傳播方式途徑更加多元,各種應用終端的勃興更替,使得新媒體對傳統報業的壟斷地位提出了挑戰。而傳統報業在接受挑戰時,未能及時有效應對,還是一味墨守成規,沒有深究細尋新媒體在現代傳播中成功的規律特征,使得核心價值未能通過豐富多彩、真實可信的傳播渠道和手段進入受眾心中。因而,在當今環境下,這種“堅守”就變得不那麼有效,有時甚至顯得“蒼白無力”。

在種種無奈下,傳統報業為其生存著想,也在尋找發展空間。而正是在“堅守”與“發展”之間產生了沖突。事實証明,傳統報業轉型的不順與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了解、不遵循新媒體的運行規律及傳播規律,試圖以新瓶裝老酒,使得二者形同水火。我們要認識到:二者是互補關系,不是趨同關系﹔是互動關系,不是復制關系﹔是交流平台,不是鬧劇舞台。

1. 是互補關系,不是趨同關系

傳統報業與新媒體既有聯系更有區別:傳統報業與新媒體都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兩者不同的是“渠道”。傳統報業依托的是“發行渠道”,而新媒體在應用終端、移動設備不斷升級的掩護下,依托的是“推送渠道”。在現代信息傳播條件下,“推送渠道”有效性比之老套的“發行渠道”要高效得多。從技術角度而言,傳統報業也是能夠運用“推送渠道”的,隻不過新媒體以運用技術見長,運用起來得心應手,更加嫻熟,而傳統報業則是被動、被迫使用新技術而已。但新媒體在“內容”上的短板,使得它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傳統報業。因此,它們是互補關系,不是趨同關系。

傳統報業是做內容的高手,但在向新媒體的轉型中卻往往“折戟沉沙”,這是何故?因為同樣是“內容”,在現代傳播環境中,傳統報業的“內容”在新媒體是“產品”,即是一種更換了外延的“內容”,而不是傳統報業形式上的“內容”。這是作為競爭核心的“產品”外延的變化造成的,而恰恰在這一點上,傳統報業的精英們缺乏“試錯”的過程,更遑論有“堅定的容錯”。

要做好這些外延變化了的“內容產品”,就需要在這方面加大“試錯”力度,不斷累積經驗值。因為新媒體在不斷推出快速變化發展的產品時,經常根據市場反映,進行快速試錯、快速反饋等必要的修正。在這一點上,新媒體是有機制保障的。而傳統報業由於其“堅守價值”的特性,決定其在“堅定的容錯”上的猶豫不決和“天生的遲滯”。因此,傳統報業在轉型時缺乏“堅定的試錯”機制,不能與新媒體運行機制順利對接,產生“水土不服”是必然的。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