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傳播學視角解讀網絡病毒營銷

——以《江南style》為例

黃斐

2013年10月15日14:0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通過用戶口碑宣傳的方式,使得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對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是網絡病毒營銷的基本特征。社交網絡的興起為病毒營銷提供了適宜的培養皿,借助於線上線下的相互配合,病毒的“虛擬繁榮”又會轉化為“現實繁榮”。2012年下半年,韓國歌手朴載相(PSY)的《江南style》風靡全球,而其傳播過程的本質即“網絡病毒營銷”,本文將運用“議程設置”“沉默的螺旋”“使用與滿足”等傳播學理論剖析其演進過程、分析其影響,並對規范網絡病毒營銷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 病毒營銷 社交網絡 傳播學

 

 一、 事件回顧

2012年后半年,韓國歌手朴載相(PSY)的一首《江南style》不可思議地紅遍全球。2012年7月,朴載相的團隊Offical Psy將這支單曲的MV上傳到了YouTube,一開始這首歌點擊率並不理想,但7月底,隨著一輪國際明星,如小甜甜布蘭妮、安妮.海瑟薇、凱蒂.佩裡等的競相分享追捧,強大的名人效應使這首歌的MV被瘋狂轉發。《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Guinness World Records)在2012年09月20日表示,《江南Style》在YouTube上截至西元2012年09月24日得到了超過220萬次網友點擊“喜歡”,成為YouTube歷史上獲得最多網友“喜歡”的MV影片。 2012年11月24日,這首歌曲超越了由加拿大歌星賈斯汀•比伯的《Baby》這首歌所保持的8.03億次點擊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12月21日,《江南style》甚至迎來了在YouTube網站10億次點擊量的裡程碑。隨后,不少主流媒體跟進報道,這個被人昵稱為“鳥叔”的歌手一發不可收拾地成名了。在中國,這首歌也成了大街小巷播放的歌曲,甚至騎馬舞也被設定為中學的課間操。《江南style》的成功傳播成為網絡病毒營銷的經典案例。

網絡傳播情況

表1:《江南style》網絡傳播過程

 圖1:《江南style》在YouTube上的點擊量趨勢圖(藍色曲線表示江南style,來自Channel Meter)

 二、 傳播學視角看其演進方式——病毒營銷的理論支撐

首先我們基於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韋爾的5W傳播模式分析“江南style”這一病毒的傳播演進過程。 5W傳播模式明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構成要素,即:誰(Who),說了什麼(Says what),通過什麼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說(To Whom),取得了什麼效果(With What Effect)。而一個病毒的傳播關鍵要素是病毒本身、培養皿、以及感染目標。下面這幅示意圖展示了《江南style》的演進過程,以及對應的運作機制,下文將一一細述。

 1.新媒體的議程設置

李普曼在《輿論學》中提出了新聞媒介影響“我們頭腦中的圖像”,這成為議程設置理論的雛形。伯納德•科恩(Bernard Cohen)則對“議程設置”理論提出過一段非常有影響力的論述:“在大多數時間裡,報紙在告訴人們該怎樣想時可能並不成功﹔但它在告訴它的讀者該想些什麼時,卻是驚人地成功。” 1968年,麥庫姆斯和肖在北卡羅來納州做了調查,通過比較分析媒體的議程與當地居民的議程,發現兩者高度吻合。(相關系數達0.967),他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大眾媒介的議程安排功能”。 網絡媒體同樣有強大的議程設置功能。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媒體(包括社交網絡)獲取新聞,其議程設置功能已然是對於傳統媒體一支獨大的現象的解構和顛覆。目前看來,很多信息都是在網絡上醞釀發酵,然后傳統媒體進行跟進報道,社交網絡作為一種自媒體,發揮著不可忽視的議程設置作用。當《江南style》在YouTube視頻點擊排行榜上居於榜首時,當自己的好友都分享、評價著這個視頻時,受眾會自然而然地將更多的關注投放於這個主題中,而這種關注是一個持續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媒體的議程設置功能很大部分是基於受眾群體的自主選擇,同時也是通過受眾內部的相互感召與集結在受眾群體內醞釀而成,與權威式的議程設置相比,新媒體環境下設置的議程更易吸附受眾。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