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德語紀錄片《牛仔褲的代價》為研究對象,從敘事隱喻的題材選擇、鏡頭語言、表現手法、價值意識等角度對該片進行敘事分析,最后從敘事角度探討了本片的傳播效果。本文希望借此提供對紀錄片的解讀角度創新。
關鍵詞:紀錄片 敘事分析 敘事隱喻 敘事結構 鏡頭語言 編碼與解碼
如果給你一條牛仔褲,讓你來探尋它的工藝、制作、價格等一切外在標簽背后的東西,你會怎麼做?深入它的產業鏈,去它的生產加工工廠,看它是如何被一步步制作出來並經過訂單、採買、裝載、物流直到上架銷售獲得回款並最后成為一張匯票被存入銀行的?或者你可能會從歷史角度,從它的產生起源、發展再到流行風靡世界,來詮釋牛仔褲所具備的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現在這條牛仔褲在德國人的手上,NDR電視台的記者帶領我們去探求牛仔褲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大自然和人類為了這些便宜的貨物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敘事即隱喻
“德語紀錄片”,這個詞甫一出現就帶有濃厚的象征意味。當我們聽到、看到、提起到“德語”,會自然地聯想起“德國”,和其他相關名詞:足球、啤酒、火腿、柏林牆……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評價:嚴謹細致、發達、好戰、沉悶、獨裁、歐盟中心經濟體等等。可以說,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在尚未被正式解讀之前,它的文化符號已經被觀者進行了初次解碼——一部嚴肅的討論社會問題的紀錄片。觀者尚未觀看之初就已經產生了首因效應。這種對符號的象征性的解碼來源於觀者以往習得的經驗和認知,並且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中被不斷強化,成為刻板印象。然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嚴肅、專業的刻板印象也影響了紀錄片的整體敘事﹔紀錄片的敘事在強化、加深這種印象之外,也在傳播著一種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性的社會責任觀。由此,敘事成為隱喻,它不光詮釋了現象,也提供了一種認識、處理問題的觀念和態度。
敘事結構分析
這部紀錄片所展現的主要內容並不是社會事件,也不是自然領域,而是對一個問題、一種現象的調查。這個調查沒有核心事件的依托,而是由一個點引發的一系列行動,是一種抽絲剝繭的探索性調查。因而它的敘事風格不是當下所流行的故事性敘事。它沒有採用在主觀敘事時間上的華麗剪輯以及時空交錯的敘事方法和包裝手段,相反的,採用了線性敘事結構。鏡頭紀錄了記者從牛仔褲的價格入手,走訪服裝店、品牌經銷商、供應商,在專家伴隨下尋訪牛仔褲生產商,採訪牛仔褲加工工廠的工人、工廠所在流域附近的居民、尋訪環保主義者、直到最后回歸漢堡走訪尋求問題的解決。
在《牛仔褲的代價》裡,記者扮演了調查者的角色。與新聞調查類節目不同的是,紀錄片中的記者往往是不出鏡的,他們是調查者,也是解說者,我們可以跟隨他們的調查走訪、敘述解說和提問來獲得有關主題的各種信息。在查特曼引入的傳播學角度的敘事結構分析1中,紀錄片的導演、攝影師是真正的圖像生產者。而在這部紀錄片中,記者需要向隱含的觀者展示廉價牛仔褲的生產是如何以犧牲自然環境和人工健康為代價的。站在這一傳播立場上,作為隱含的圖像生產者,記者在本片中起到了敘事的承接串聯作用,具體表現形式為解說詞中的發問。可以說,本片是依賴著記者的發問和為了解答問題而進行的調查走訪來推進的。圍繞一開始的問題“這些牛仔褲是怎樣在中國生產的?”,記者試圖詢問一些品牌經銷商,沒能得到答案之后,接著走訪了德國最老的牛仔褲制造商之一MUSTANG,之后又成功從另一家經銷商Kik處獲得了遠在中國的牛仔褲供應商的地址。“這麼說,很多的公司壓根不願意知道他們貨物的來源了?”“這些公司真的是為了改善生產環境嗎,還是說他們只是為了自身形象做一些表面工作?”“我們是否能帶著我們的攝像機設備進入?”“但是制造商們願意聽取一個可持續發展咨詢師的意見嗎?”從德國到香港、再到中國新塘的工廠、洗衣店,以及再次轉到香港、回到德國,記者的提問不僅帶來了敘事空間的轉換,也推進了敘事脈絡。每個問題的提出到尋求原因、企圖解決,都推動著紀錄片的敘事進程,提問起到了起承轉合的銜接作用。我們可以這些承接句為節點,厘清整部紀錄片的敘事邏輯:廉價牛仔褲廉價的原因、生產的方式方法以及生產工藝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超負荷勞動、人工健康狀況問題、居民生活環境污染、政府對居民開設空頭支票。這一系列問題都是由廉價牛仔褲這一個點牽扯出來的龐大而復雜的社會問題網。
鏡頭語言的敘事技巧
本片的敘事技巧也是敘事隱喻的一部分。從鏡頭語言來看,本片在表現牛仔褲工廠老板、咨詢公司專家、德國採購商、交易中間商這類人物的陳述時,往往運用臉部特寫,鏡頭通常截取他們的頭部,配以工廠的背景,並且有時會出現過肩鏡頭。在這些鏡頭裡,陳述者不是目光直視鏡頭,而總是因為鏡頭略微仰拍或側拍而造成陳述者的斜視。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對工廠工人的拍攝角度則更為多變。工人自己進行陳述時,通常以中特寫出現,鏡頭給以胸部以上位置,並且有相距1米左右拍攝距離﹔在展現工人的工作環境、生活場景時,拍攝視角更豐富,有平拍、仰拍、俯拍等,景別也富於變化,有對人物的全景、中景、近景拍攝,還有對日常生活物品和生活習慣的特寫。從這種對比不難看出,記者在對工人的拍攝處理上更為細膩柔和,展現更多的生活環境,對感情的敘述更為寬容溫和,這類敘事甚至充滿人情味,與陳述者的距離保持在1米左右,不過分貼近也不刻意疏遠,陳述主體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其動作、神態和環境,更貼近人際傳播中朋友、伙伴的距離。這種鏡頭語言使得敘事更為溫情,觀者的觀看感受相對來說更舒適。對工廠老板、咨詢專家等人的鏡頭語言就顯得呆板和苛刻,畫面隻展現陳述者的頭部,畫面背景大多選擇工廠車間、辦公室等場景,顯得更為嚴肅單調﹔過肩鏡頭和斜視鏡頭代表態度迂回、觀點不直接,這種鏡頭語言暗含調查者的質疑態度和批判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