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心得
新聞中心 敬一丹:在全媒體時代,主持人的採編播能力也需拓展,在運用新媒體海量資訊時,注重辨別﹔在引用新媒體多樣觀點時,注重思考﹔在運用新媒體方法時,注重嫁接。但不管怎樣變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精髓是不會改變的,黨性原則、為人民服務的原則、真實性原則,將始終滲透到新聞工作的細節中。
新聞中心 孫寶印:用“一分為二”的觀念去思考媒體人的報道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一分為二”的辯証思維,要求我們看到事物當中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看到這兩方面既是對立排斥的,也是聯系統一的。而在新聞採編的過程當中,注意處理熱點與冷點、監督與引導、質疑與尊重等多對關系,正是對這一規律的具體運用。
新聞中心 王端端:主持人的個性化語言一定要符合當時的“語境”。因此,《中國新聞》主持人的個性應體現在:第一,打破公式化的提問,以自己獨特的視角來切入。如果主持人在訪談中僅僅按編導准備好的問題發問,必然體現不出個性特征。第二,注重用語符合對外傳播受眾的思維習慣。避免套用政治名詞和專業術語,比如“全面貫徹”“三農問題”等。
新聞中心 王唐建:作為主持人,應該堅持不懈錘煉語言功力。我們不僅要達到“規范性、庄重性、鼓動性和時代感、分寸感、親切感”的播音主持總要求,還要加強語言的多種修養,能夠因時、因地、因人、因事不斷調整自己話語的表達樣式和體式,有效地把高雅庄重、平實正規、通俗靈動和消閑自在適時地結合運用,努力創造出適合自己的藝術個性和語言風格。
新聞中心 柴璐:初聞要集體組織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有點疑惑。這個我們在學校不都已經聽過課、考過試了麼?學新聞、學電視的人,哪個不是從這條河裡蹚過去才上了岸的?如今工作十幾年了,反要重學一遍,所為何來?但回過頭再想想,對於這條河的樣子,自己真的還記得麼?不得不承認,模糊了。除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八個字,剩下的幾乎一片空白。像個徒步者,帶著巨大的水囊上路,以為萬無一失,可天干氣燥,路途迢迢,倏忽發覺,水囊已經空了。那麼,重新找到這條河,重新下水游一遍,重新裝滿我們的水囊,就顯得必要,因為,它決定著后面的路,我們還能走多遠。
財經頻道 姚振山:主持人這個崗位具有它的特殊性,從業務流程上說,它是播出的最后一個關口,特別是直播節目,主持人的責任重大,播出安全,輿論導向正確,專業正確﹔從社會影響來說,主持人屬於社會公眾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僅代表個人的行為,同時也部分代表了所在單位,他在電視受眾眼中往往是兼具業務評價和道德評價的雙重身份。通過央視這樣一個影響力廣泛的平台,主持人出名的機會是很大的,面對億萬觀眾,即使是個小欄目,主持人也容易有大批的擁躉,因此對於一個主持人,如何看待知名度給帶來的榮譽、影響就至關重要。
綜藝頻道 董卿:對於觀眾,同類型節目尤其是娛樂性較強的節目過多,影響了廣大觀眾的收視選擇空間﹔對於從業者,則形成了一家創新、多家模仿、觀眾厭煩的惡性循環,損害了電視節目原創者的積極性。綜藝節目應該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觀眾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節目服務。綜藝節目主持人應以嚴肅的態度,制作品質精良的綜藝節目,尊重我們透過電視鏡頭說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就是尊重我們的每一個作品,就是尊重我們的每一位觀眾。作為媒體從業者,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改進報道文風。通過電視熒屏真實反映時代精神,全面體現時代特色。
綜藝頻道 張澤群:中央電視台對代表著中央電視台形象和聲音的播音員主持人進行全員培訓,十分必要。這次培訓讓我們在迷茫中清晰辨別我們走過的路和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在慌亂中鎮定,更加明確我們的信念、責任和使命,讓我們從倉促變得沉穩。思想和准則的整裝,不是僅僅讓我們學習了詞匯、句式、論調,讓我們可以在特定的語境中傳道、授業,也是為了讓我們排解困惑,從而激勵著我們再次出發。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這光榮的稱謂有著黨和國家的信任、有著人民群眾的重托,我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
社會與法頻道 路一鳴:先說慚愧。胡佔凡台長在第一講中給我們舉了個對比調查的報告,中美兩國十個名牌欄目的主持人年齡對比,是38.6歲比59.7歲。而我台的主持人中絕大部分是30~40歲的,這裡就包括我。顯然,中國的主持人太年輕了。年輕是因為很多人剛畢業就當了主持人,像我,沒畢業就當上兼職主持人了。再說期待。不知道別人的反應如何,反正我是有一種“重新做主持人”的沖動。重新做,就是把缺了的經歷想辦法補上,實地採訪、外景出鏡,都行。總之,這次培訓我的收獲很大,聽到了很多以前沒聽到的內容,再一次認清了自己的角色和分量,我的目標是:不做表演性的主持人,不做包裝型的主持人,隻做內涵型的主持人。
少兒頻道 鞠萍:人在成長中會不斷地沉澱和思考,通過這次學習,我談一下我對“名”和“利”的認識。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原因,播音員主持人會成為社會的焦點,通過個人努力和節目襯托,我和許許多多的同行成為全國觀眾心目中的明星。但我們自己,決不能把自己當明星,在央視這個平台上,我們是要有“央視范兒”的,不追風、不羨火、富有社會責任感。一個老師可以影響一個班的學生,而一個好的主持人可以影響數以萬計的電視觀眾。在正能量的互相傳遞中,在歲月的積累后,好主持人一定會越來越有名望、有威信,這對主持人本人、所在節目、所在電視機構乃至整個國家都是巨大的財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