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羊城晚報:"喜羊羊""熊出沒"缺點在於過分迎合市場

何晶

2013年10月21日08:25    來源:羊城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國產動畫技術在提高精神追求沒提高

  《貓和老鼠》

  機靈老鼠與笨貓的故事,情節十分熱鬧,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動畫片。從問世以來,一直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動漫之一,更曾在1943年至1952年間先后獲得7項奧斯卡大獎,是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多的動畫片。

    專家視角

  動畫片的批評

  不能隻靠媒體或網民

  羊城晚報:您認為《喜羊羊》和《熊出沒》存在暴力過度和語言粗俗的問題嗎?

  曹小卉:我認為存在。但這個事情應該這麼看,別的動畫片可能也存在這個問題,問題發現得比較晚,但現在提出這個倡議,本身這樣去解決問題的做法是正確的。就好像一個人生病了,要看病,治好了就行,但為什麼現在大家會認為說,哎呀,你怎麼得了病?

  我們現在很容易出現"一邊倒"的現象,缺乏冷靜正確的文藝批評,尤其是對動畫片,總認為它是給孩子看的。其他類型的文藝作品,評論相對而言會比較專業、學術、及時,但對動畫片本身關注的人比較少。動畫片的文藝批評隊伍,不能隻靠媒體或一般網民的評論。

  事實上,涌進來的國外動畫片相對較多,日本的電視、美國的電影,也有部分帶有這類型的情節和動作,長久以來也沒有人關心。有家長、媒體、老師發現了這個問題,不斷提出,但沒有引起重視。現在提出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好的。怎麼去把握娛樂和暴力的區別、粗話和文明語言的區別,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既然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在創作方面要盡量檢查。

  羊城晚報:您認為《喜羊羊》和《熊出沒》是否稱得上是優秀的國產動畫片?

  曹小卉:要肯定的是,這些年來中國動畫逐漸取得了觀眾的認可,《熊出沒》和《喜羊羊》是其中之一,大家都喜歡看,老人、小孩都能接受,這是成功的地方,但並不等於它沒有缺點。從整體上說,《喜羊羊》和《熊出沒》把握了市場的脈絡,知道觀眾喜歡什麼﹔缺點在於過分迎合市場。

  對於動畫片來說,不管是媒體、觀眾還是制作方,這些年在逐漸沉澱、反省,這是進步,應該肯定。但也有不太正常的現象,缺乏正常的、一貫性的文藝批評,批評其實是為了幫助他們做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中國的動畫片需要時間,也需要正確的態度,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面對批評淡然處之。

  對於孩子這一觀眾群,《熊出沒》的問題在:一是缺乏愛心,熊和光頭強隻強調了沖突,有足夠的娛樂性,但因為他們是敵對方,沒有將愛心進行傳遞。二是光頭強和熊大、熊二的形象不夠美,道具帶有很大危險性,給孩子帶來惡劣影響。

  沒有暴力

  也可以做得很有意思

  羊城晚報:您認為廣電總局今年即將出台的《國產動畫片內容標准》會給動畫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曹小卉:這些標准一定是原則性的,不可能規定說打多少次違規、用什麼打合適,制作人員更應該多從積極的角度去想。比如說大家喜歡的《櫻桃小丸子》,沒有追逐,沒有打鬧,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內容。再比如《鼴鼠的故事》,也是沒有任何暴力的,大家都很喜歡。也就是說,沒有暴力的東西也可以做得非常有意思。

  從專業角度說,戲要好看就要有矛盾沖突,但矛盾、沖突不局限於打打殺殺,追追跑跑,不一定要相互傷害。比方說人物內心的沖突、性格的沖突、意志目標不一致造成的沖突,我們可以表現這些東西。

  現在的創作人員存在不少問題,原因是本身的獨創精神比較少,所以才造成追風現象,動畫片表現出來的想象力、創作力比以前的老動畫片要差。加上受日本、美國動畫片的影響,誤以為這是唯一娛樂方式。

  羊城晚報:那您認為動畫需要分級嗎?

  曹小卉:我認為現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動畫電影是在電影院放的,動畫片全都在少兒頻道播放,比如廣東的南方少兒頻道、湖南的金鷹少兒頻道,在這種情況下,無級可分。至於今后能不能分級,要慢慢來。電影都還沒採取分級制度,動畫著什麼急?退一步說,分了級也不一定就能做好。我們沒有正確估計自身能力,總是將責任推卸於"電影限制太死"。事實上,動畫的限制是很少的,現在定一些標准是好的,你不能總把自己做不好的責任推到所謂的限制上。

  動畫產業的春天已經來了

  羊城晚報:您認為目前國產動畫片與歐美動畫、日本動畫的差距在哪?

  曹小卉:我們現在缺乏創造能力、想象能力,都是跟在別人后頭跑。這是幾方面造成的。一是動畫創作人員整體的知識結構有缺陷,對動畫、對市場都有一定了解,但就是對文化不了解,對觀眾心理和社會變革不了解。二是很多人以為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古代故事、服裝、場景等,其實這是不對的,所謂文化其實是在生活中體現的,傳統佳節、家庭道德倫理、禮儀都屬於文化。文化應該傳承而不是繼承。傳承是天天都在流動發展的。

  我們現在的創作人員總是坐在屋裡空想,像以前非常優秀的動畫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當年做這個片子,創作人員去到當地草原考察,一住就是幾個月,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真實。現在有哪個動畫片是這樣創作出來的?我們都是坐在家裡瞎編,把很多經典的、傳統的故事都編得亂七八糟,還覺得自己是在演繹、改編。

  實際上,你要麼就做得更純粹,要麼就自己搞創新。美國、日本對自身文化極有信心,包括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引用,比如《花木蘭》、《功夫熊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題材。我們現在還是缺乏自信,對生活、對觀眾的喜好、對時代發展都了解得不清楚,隻知道要了解動畫革新技術。雖然你技術在提高,但精神、藝術上的追求沒有提高。

  羊城晚報:中國一直沒能出現像宮崎駿那樣的大師,是不是也是您提到的這個原因?創作觀念還是仍然停留在"動畫片就是給小孩子看的"這一層面?

  曹小卉:我們之所以做不好就是缺乏大師,隻關注動畫技術層面,缺乏藝術、精神追求,現在大家都相對浮躁。中國動畫這幾年在技術上逐漸達到了相對成熟的水平。可我們的創作、思維方式,也就是所謂講故事的能力不強。原因就是精神追求不夠,文化感覺很弱。沒有這些作為支撐,很難打動觀眾。

  我們不但要學習國外的創作模式,還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其中文化素質非常重要。哲學、歷史、文學、美學等,隻有綜合地了解,再加上個性化的表現方式,才能成為藝術家。不是說做給孩子看的,就可以很容易,就不需要這些積累,而是要看你本身是否具備這個能力,讓孩子喜歡也是不容易的,老少都喜歡就更不容易。

  2006年國家提出發展動漫產業到現在,不到十年時間,能夠發展成今天這種狀態已經是成績了。現在出現一些問題,我們進行糾正,沒讓這現象泛濫成災,並且不斷約束,這是積極的事情。動畫產業的春天都已經來了,難道還怕等不到百花齊放的時候嗎?

  業界說法

  吳敦[廣東原創動力文化傳播公司公關總監]:

  即使是狼抓羊,最后也是羊取勝

  不少媒體報道稱《喜羊羊》被整改、禁播,這是報道存在一些理解錯誤,字眼也有些誤會。事實上,我們不存在整改,用修改這個詞更合適﹔也不存在停播和禁播,電視台還是正常排播的。

  我們原創動力也是發起倡議的20家單位之一,我們是想從自己做起,做得更好,全面地在內容和質量方面上一個台階。事情本身不是“被點名”,公司也不是被迫修改動畫,而是出於更高的行業制作標准。早在今年年初受到社會輿論壓力后,我們就已經啟動了修改原有動畫的計劃。

  《喜羊羊》系列動畫片的受眾是低幼兒童,創作一開始就很注意規避恐怖、暴力、色情,放入健康積極的東西,本身也不存在語言方面的暴力。即使是狼抓羊,最后也是羊取勝。如果說暴力元素,《貓和老鼠》和《功夫熊貓》也是打打殺殺。這次修改的一個重要契機是想把版權賣到海外去。我們和國際動畫的距離還很大,相應標准也不太一樣,一些容易引起誤會的東西會要進行修改,但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們要達到更高的制作標准。

  我們將從最近的系列開始,以倒推的方式,將所有劇集進行全面修改,修改完之后覆蓋式投入,在修改期間,動畫片還是會正常播出。目前,修改計劃已經基本完成了,我們會按照國際標准來修改,主要涉及細節和具體鏡頭,大的情節不會有太大變化,對一些直接打斗的沖突場面會進行弱化,用聲效或其他方式來表現。

  《喜羊羊》是制作上千集的系列動畫片,這個系統修改的工程浩大,每集的情況都不同,梳理起來很難。修改費用也很大。對於企業來說,各方面的壓力確實很大,但我們一定會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現在我們也考慮向海外知名企業學習,參考他們的標准,並組織專家、家長座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加強創作人員自身的討論。從現在到今后,我們在制作新的動畫時,會用更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

  尚琳琳[深圳華強數字動漫有限公司副總裁]:

  沒有一部動畫片是完美的

  《熊出沒》是從2010年開始制作的,2012年播出,去年底我們已經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對語言更加嚴謹,對有危險性的情節盡量限制,如果實在由於劇情需求無法避免,我們也會做出“危險切勿模仿”的提示。

  在我們新的一些片子中,像《熊出沒之過年》、《叢林總動員》中都可以看到提高和改進。但因為收視率特別好,很多電視台一直在放原來的舊片子。出於對觀眾負責的角度,我們從6、7月就開始提出對舊片做出修改。這次是20家機構聯合倡議做有益無害的動畫片,華強本身也是倡議機構之一。

  拿國內的任何一部動畫片來說,它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最初“笨蛋”這種詞匯我們是可以用的,但后來認為應該有更高要求,這類詞匯也不能出現。這是逐步改進、提高的過程。其實並不是這兩部動畫片有問題,只是觀看的人數最多,關注的人也最多。

  對企業來講,現在做出整改會佔有很多人員、金錢、時間,我們現在的態度是不計成本去做這件事,哪怕它已經延誤了新的項目。

  事實上,給我們足夠的時間、金錢,我們也能做出國外那樣的動畫片,問題是現在整體的社會市場條件下,花兩三年時間做一部接近完美的片子,這個企業很可能活不下去。從現在的成本回收、體制、產業鏈的完善程度來講,都沒有達到這個條件。而且,現在整個中國動畫行業的人才是稀缺的,特別是創意人才,這需要時間不斷積累、完善。中國動畫從2004年才真正起步,產業鏈不完整、創意人才稀缺、知識產權保護不足,都是中國動畫發展存在的難處。

  微觀樣板

  黃偉明[《喜羊羊》系列主創、“喜羊羊之父”]:柔和處理爭斗場景

  羊城晚報:您最初創作喜羊羊時是怎樣的想法?

  黃偉明:當時就是投資人說要做一個以動物為主的動畫片,我們就想到以狼和羊為主角,大家一聽都知道,就是狼和羊斗智斗勇的故事。簡單單純的故事模式,故事內容做得復雜一些,不太低幼,裡面有很多糗事,經常鬧笑話,讓大家看起來有趣味。喜羊羊的目標受眾主要是5歲到1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收視率的主流。我們當時對劇本要求比較嚴,能在公眾電視台播出的,希望家長在陪同孩子看的時候能夠看得下去的,劇情不會太無聊、幼稚,以情景喜劇的方式來表現。我們的風格就是童趣、幽默、好玩,不宣揚暴力、血腥,我們沒有一個流血的鏡頭,用平底鍋拍頭,最多就是冒個包,並不會有更血腥的場面,也沒有罵人和成人笑話。現在看起來,爭斗過程可能還是有一些過激的場景。現實生活中,狼是羊的天敵,適當的爭斗場景是生活的反映,我們在制作動畫片時已經注意處理得柔和一點。

  羊城晚報:這些鏡頭在很多外國的動畫片裡也有,是不是家長也有引導的責任?

  黃偉明:還是要從多方面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做動畫片的,以后肯定會更嚴格,因為導演是有社會責任的。古今中外很多動畫片,比如《貓和老鼠》也會有相對激烈的鏡頭。但出發點還是要童趣、好玩,而不是惡心,讓人不舒服。小朋友可能年紀小,那家長可以陪同小孩一起看,給他們講講,這也是一個親子的過程。

  羊城晚報:相比《貓和老鼠》這種打斗型的動畫片,像國外的《托馬斯和小火車》、《巴布工程師》這些動畫片,裡邊真善美的價值觀似乎更得到家長的認可。

  黃偉明:這其實和喜羊羊的價值觀是一樣的,灰太狼雖然想了很多主意,但他每次都會失敗的。國外可能有分年齡層,三歲以下有《天線寶寶》,三歲以上的可能有《托馬斯和小火車》,《巴布工程師》,年齡再大一點是《貓和老鼠》,他們會針對人群做一些動畫片,在不同的時間段播出。國內現在也有片子的受眾是細分年齡的,也有比較溫和的適合學齡前的片子。

  事實上,國外的動畫片創作還是比較開放,《南方公園》就是比較成人的動畫片,國外也是可以播出的,就是放在比較晚的時間段。黃金時段的動畫片,大致是比如《海綿寶寶》這種適合低幼年齡段的。特別敏感、有暴力的,成人化的動畫片,就放在夜間時段播。我並不知道他們具體怎麼操作,但可能是各方面的引導做得比較好。

  羊城晚報:您怎麼看喜羊羊的走紅呢?跟當時的禁播令是不是有關?

  黃偉明:對,雖然是2006年才出台“禁播令”,下午5點至晚上8點黃金時間段,電視台不得播出境外動畫片,但其實在2004年,就已經影響到電視台了,給了國產動畫市場。喜羊羊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推出的,一下受到市場的歡迎,走紅全國。喜羊羊是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

  羊城晚報:為什麼這一次提出修改會特別提到喜羊羊呢?

  黃偉明:這可能是因為今年初的那次事故吧。喜羊羊播了八九年,一直是國家廣電總局推薦的優秀國產動畫片,也受到大家的歡迎。出了事故后,新聞說小孩子學喜羊羊,我看到消息也覺得挺不開心的,我也疑惑怎麼會這樣,而且是年齡比較大的小孩,但這個我們不去深挖他的社會原因,作為創作人,既然有這個問題,那還是正視問題。現在我會把一些直接斗爭的鏡頭,或比較敏感的鏡頭,減少或是不做。

  羊城晚報:您現在做的開心寶貝系列如何?

  黃偉明:我2008年離開喜羊羊團隊,以前我們的要求是很嚴格的,盡量不在畫面上出現刀、火這些元素。現在做開心寶貝動畫系列,也很謹慎,內容是超人打怪獸,有戰斗的過程,但都以趣味、好玩為主,避免給小孩錯誤的理解。每次都是超人打敗怪獸,不讓反派奸計得逞。我們也加入了很多溫情的元素,除了搞笑好玩之外,也有親情、友情等等。

分享到:
(責編:韓鑫(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