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9期

地方媒體對城市景觀的塑造與想象【5】

鄧庄 江珍珍

2013年11月14日13:57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發揮公眾輿論對景觀變遷的影響力

“誰的文化,誰的城市?”這是美國城市文化研究學者莎朗·祖金在《城市的文化》一書開篇尖銳指出的問題。城市的歷史,是一個不斷競爭的歷史,城市空間不斷被爭奪、佔有、書寫和涂改,對城市空間的佔有和控制,往往是社會權力的最直接映射。﹝12﹞

在各地興起的地標建設熱潮中,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政府行為,一類為商業行為。政府興建的地標建筑多動用政府財政,這就需要嚴格按照程序並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建筑決定權、投資金額、建筑造型等都應由當地民眾參與決策。近年來,株洲媒體通過設置城市標志性景觀設計、公路交通線路規劃等公共性議題和欄目,鼓勵市民開展公共討論,發起對城市地理景觀的媒介批評與公民維權行動,發揮了公眾輿論對地理景觀的影響作用。

湘江風光帶是株洲的標志性景觀,2012年2月1日,《株洲晚報》以《湘江畫卷,邀您添彩》為題,詳細報道了湘江風光帶東岸初步規劃方案,並向市民征求對方案的意見和建議。第二天該報做了題為《河東風光帶要建,不少市民出主意》的封面報道,發表了市民提出的能不能設一個夜貓子場所、可不可以搞個老物件一條街、風光帶四橋能否裝電源等建議。2月2日,《長株潭報》也整版刊發了對處於湘江風光帶規劃范圍內的老煙囪的報道:“240米高的煙囪以后不冒煙也應保留,給和株洲一起成長的人留個念想。”高低林立的煙囪曾是老工業城株洲的一個城市標志,但如今煙囪大多被炸掉,風光帶上這個老煙囪勾起了株洲老市民的懷舊情懷。此后,該報繼續跟進,又刊發了老煙囪被保留后,市民紛紛提建議如何對其再利用的報道。

2013年5月,株洲市規劃局公示,地處湘江風光帶的神農公園西北角將建4棟百米高樓,引起輿論廣泛關注。5月31日,《三湘都市報》以《4棟高樓蠶食城市“綠心”?株洲地產項目遭抵制》為題,廣泛征集市民對該房地產項目的意見,表達了市民維護自身權益的意願。

在城市地理范圍內,對於城市整體形象和各種具體的城市地理要素的信息接觸者主要有公眾、城市媒介、開發商和政府,城市媒介居於中介的地位,不僅能與城市內各方密切互動,而且還可以對外地媒介和外地受眾產生影響,地方媒體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響了一些改變地理景觀的建設項目的命運。﹝13﹞

《株洲晚報》對白石港變遷的跟蹤報道就是一個例子。2012年7月10日,《株洲晚報》刊出報道《白石港河街的夏天 或許隻剩這一季》,以懷舊筆調展現了即將面臨拆遷的老街上人們閑適愜意的生活圖景。報道在民眾中引起反響,7月20日老市民毛健明給株州市委副書記陽衛國寄了一封信,建議盡量保留這條株洲老街。7月25日,陽衛國回信並要求市規劃局對老街進行保護性修復。在這一事件的發展過程中,《株洲晚報》持續跟進,與市民、政府三方形成良性互動,改變了老街的命運。

在國內,房地產開發、城市建設等往往要征地拆遷,牽涉到資本、權力等各方利益的糾葛,很多社會沖突因此被媒體屏蔽和遮掩,弱勢群體成為“沉默的大多數”,傳統媒體的公共功能缺失和弱化。而隨著我國民眾的主體性和參與性的增強,人們自由表達意見、討論公共話題、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不斷增強。新媒體恰好滿足了公民社會的這一需求。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根本挑戰,不是海量、迅速、便捷和廣泛,而是媒體的公共功能,因此,“重塑傳統媒體的公共功能,不僅是傳統媒體的自救之策,同時也是重塑媒體公信力的明智之舉”﹝14﹞。

另外,強化和建構城市歸屬感,實際上是對一個城市認知與認同形成的過程。因此,在地方媒體著力形塑和建構城市文化認同的傳播過程中,處於權利話語體系中心位置的政府,也應該從新聞價值、社會效益等多方著手,爭取媒體的認同,實現權力話語場、媒體話語場以及民間話語場的統一與共振。

結語

城市景觀是城市文化的精髓與象征,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觀,是我們區別和認識不同城市文化最直接的途徑,也被看作地方精神的載體。城市景觀可以作為文化的容器,它承載、凝固的並不僅僅是建筑師的風格,還是不同時代的社會、歷史、民族、地域、政治文化的綜合。地方性報刊正在通過運用文字和圖片等各種符號對地理景觀加以塑造和想象,在我們頭腦中建構起城市圖景。可以說,“城市媒介在地理要素的信息傳播、形象展示、歷史記錄以及喚起集體記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3﹞,它通過不斷參與塑造著城市景觀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建立起自我、集體與城市景觀之間的聯系,使城市景觀不僅成為漂亮的物質實體,更成為人們心中依戀的精神家園。

﹝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2012年優秀青年項目(12B020)、湖南省2013年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計劃項目(291)的成果﹞

(鄧庄為衡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副教授,傳播學博士﹔江珍珍為衡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學生)

參考文獻:

﹝1﹞邵培仁.景觀:媒介對世界的描述與解釋﹝J﹞.當代傳播,2010(4).

﹝2﹞李蕾蕾.媒介——空間辯証法:創意城市理論新解﹝J﹞.人文地理,2012(4).

﹝3﹞孫瑋.作為媒介的城市:傳播意義再闡釋﹝J﹞.新聞大學,2012(2).

﹝4﹞邁克•布朗.文化地理學﹝M﹞.楊淑華,等,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張海燕.城市記憶與文化認同﹝J﹞.城市文化評論,2011(4).

﹝6﹞周劍.傳播學視野下城市與文化的關系﹝J﹞.新聞愛好者,2012(9).

﹝7﹞劉衛東.近現代中西文明交會下的城市文化傳播——“京津滬”城市文化變遷的視角﹝J﹞.新聞愛好者,2013(6).

﹝8﹞徐翔.網絡文化提升城市認同的路徑探析﹝J﹞.城市觀察,2012(2).

﹝9﹞安東尼•奧羅姆,陳向明.城市的世界——對地點的比較分析和歷史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李團勝.景觀生態學中的文化研究﹝J﹞.生態學雜志,1997(2).

﹝11﹞曾一果.想象城市:改革開放30年來大眾媒體的城市敘事﹝M﹞.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12﹞張曉春.文化適應與中心轉移——近現代上海空間變遷的都市人類學研究﹝M﹞.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13﹞廖衛民.媒介地理論:多倫多城市媒介的地理印記與文化認同﹝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14﹞黃斌.功能轉型:傳統媒體的出路﹝J﹞.新聞戰線,2012(11).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