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試論新媒體時代微博新聞評論撰寫者的應有之義

李俊婷

2013年12月09日13:4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開啟了全民記者的時代,微博新聞評論借助多媒體傳播,展示出不同於以往任何新聞評論的特性,評論者的全民化、新聞評論的自主性、交互性、微博評論的海量資訊和實時更新也對微博評論的權威提出了挑戰。微博新聞評論的撰寫和發布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痛斥、呵責式的義憤填膺,短短幾行字的“泄憤”,和極端個案的上綱上線,每一句評論都需要一定的理性和思考。

關鍵詞:微博新聞評論﹔特點﹔素質要求

微博因具有較強的便捷性、互動性、現場感、自由性和非制度化等一系列優點,短小便捷、要求較低,近年來迅速博得大眾的親睞。它能體現普通民眾的情感訴求,體現大眾文化的平民精神。“微博時代”實現了記者“全民化”,越來越多的觀點可以通過博客發布、轉載,公眾在此過程中不再是單純的輿論接收者,更成為輿論的發布者、討論者、收藏者,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每個人都可以是評論者。

新聞評論能夠影響新聞事態進展,引導大眾輿論方向,是最直接的干預現實的信息傳播方式。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其評論話題具有強烈的時效性和廣泛性,傳播具有連續性和動態性,評論參與者具有前所未有的廣泛性和自由性。微博時代的新聞評論有著不同於傳統媒體主導時代的特點,同時也對新形勢下新聞評論撰寫者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微博作為新媒體的代表,不同於傳統媒體的議題,微博上的評論議題是鮮活的、貼近大眾的、生動的,因此更能博得受眾的親睞,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中,微博上有海量的議題,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行選擇喜歡的議題發表評論,因此微博評論議題的群眾參與熱烈程度遠遠高於傳統媒體。

一、全民性和自主性特征要求微博新聞評論撰寫者更具理性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時代營造了全新的傳播環境,相比傳統媒體時代,公眾有了獲得平等話語權的機會,表達權得到充分尊重,實現了個人言論的自主表達、評論話題的自由選擇、思想觀念的自我整合 ,微博新聞評論突破了傳統媒體的束縛,因其一些列優點迅速獲得受眾親睞,沒有眾多把關人的層層篩選和過濾,微博完全由用戶本人自己選擇喜歡的話題和新聞事件發表評論,並且基本擁有百分之百的評論發布權。

“在博客上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制作者和參與者,書寫和表達的自由讓這種文化烙上了非中心文化的印痕,書寫和表達的自由讓它在內容上更接近了個性自由的抒發。因此自由是博客最大的樂趣,也是博客之魂” 。正是這種高度的自由性受到了不同層次公眾的追捧,從而微博用戶在年齡、知識結構、價值體系、思辨能力、邏輯分析能力上有著很大差異,微博評論真正成為“全民參與”,同時博客的自主性和其自身固有的特性也使得微博評論呈現“碎片化”媒體評論態勢,微博評論的可信度、權威性受到了挑戰,話語權的擴大有可能使公信力降低。

因此在全民記者時代,微博評論的撰寫者大多之前沒有太多的機會參與媒體專業的採寫、評論訓練,而現在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評論,這就使得微博新聞評論多了隨意性,少了把關人,從媒介的“把關”到“自我把關”,更需要評論發布者對自己言論的負責人和審核。由於微博受眾文化水平和認識能力層次不一,暫且不談評論撰寫對知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但人人都應做到的是評論前需冷靜思考、提高警惕,評論時理性判斷,為言論負責。微博受眾處於隱匿而流動的傳播環境,這容易使人們喪失自我約束力,最大程度的言論自由也可能導致言論的肆無忌憚。不理性、情緒化、偏激的觀點充斥微博評論,新聞評論撰寫者應當有著堅定的理性,避免被輿論的情緒沖昏頭腦,踏入情感洪流。

在微博新聞評論撰寫中,議題選擇要理性、評論寫作要理性。不能僅憑個人興趣愛好參與話題討論,而疏於對話題本身真假性的區分,理性並不意味著四平八穩,而是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不能停留在簡單的痛斥、呵責式的義憤填膺,短短幾行字的“泄憤”,和極端個案的上綱上線,要避免陷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誤區。我們要避免先入為主地在微博新聞評論中加入個人情緒立場。 用情緒化的發泄取代有內涵的“評論”,冷靜思考、全面了解后再出發寫評論,“有備而來”的微博評論才能有力量。

二、時效性和交互性特征要求微博評論撰寫者有敏銳的視角

時效性是新聞的根本原則,同樣新聞評論也講求時效性,微博的便捷為評論的時效性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借助網絡,新聞評論甚至有可能先於新聞報道產生,在恰當的時機針對某一公共事件發出評論,有著引導輿論的作用。

微博評論的素材來源廣泛,除了傳統媒體提供的新聞報道之外,評論本身還可能進一步成為新聞,引發進一步的評論,例如幾年前公眾對於“故宮裡的星巴克”的討論,就是來源於央視主持人個人博客的評論。微博新技術的出現,將新聞的時效性發揮地淋漓盡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事件是通過微博首先發布,從而引起大眾和媒體的注意,第一時間傳播訊息。例如前幾日山西省委門口爆炸案件,就是首先在微博上曝光,之后幾家媒體都發布了“據微博網友稱”的報道,進而核查后跟進后續報道。

微博評論的交互性與時效性相輔相成,傳授互動是網絡傳播的一大特點,因此參與者要有敏銳的視角發現身邊的新聞,做一個及時的“傳者”。微博中傳播者和接受者對於傳播和接受的內容以及傳播或接受本身有著極大的自主選擇權,微博中更多的是人們的評論和反饋,這些評論和反饋可以是針對新聞事件本身,也可以針對其他人的評論和觀點,同時這些反饋和評論十分迅速,相同興趣愛好者便可以通過微博進行互訪、互評,共同探討、一起分享資訊,具有極大的互動性,從而在互動中實時更新評論,刷新觀點,拓展自己對某一新聞事件認識的深度和廣度。

微博新聞評論撰寫者應是一個積極的傳播者和主動的接受者,傳統媒體受地域、時間的限制,信息傳達方面可能落后於微博,因此在理性的前提下,微博評論撰寫者可以通過微博及時傳遞訊息、發表正確的、引導性評論,有敏銳的、方向正確的視角,才能促進微博評論環境良性發展。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