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結果與發現
1報道頻道:研究發現(圖表1),新華網報道新生代農民工最多的頻道是地方頻道,佔所有報道36%﹔其次則為時政頻道,佔所有報道22%。其它頻道涉及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則相對顯得較少和零散。鑒於地方頻道又細化為不同的頻道,可以認為將新生代農民工報道視為時政報道內容是新華網最經常地選擇。
2報道時間 以年份為分析單位,可以發現(圖表2),直到2010年新生代農民工才成為新華網關注的顯性議題,之前9年只是零散出現一些相關報道。2001到2006年僅出現兩篇相關報道。2007到2009年分別有13、6、16篇報道,其中2007年的13篇報道中5篇是以當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作為由頭和報道主要內容的。可見,2009年以前。新生代農民工基本沒有成為新華網的報道對象。
圖表 2報道時間之年份
以月份為分析單位,可以發現(圖表3),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的相關報道最多出現於每年的2、3月份,佔到報道總篇數的48%﹔其次為6、7月份,佔到報道總篇數的21%。其它時間則較少出現相關報道。
可以發現,盡管2001年新生代農民工問題就開始受到學界的關注,但直到2010年1號文件提出要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才成為新華網的顯性報道議題。報道最為集中的2、3月份是新生代農民工回家過年和外出求職的集中月份,也是政府對其關注最多的月份。可以認為,新華網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議程和政府議程具有相當的契合性。
3報道主題 236篇報道中,依據主題分類,可以發現綜合類最多,達69篇,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類次之,56篇,求職就業類和觀念變化類各23篇,戶籍類和住房類則分別僅有9篇、7篇。(圖表4)。可以看出,新華網有關新生代農民工的報道,除綜合類報道外,最為關注的三項報道主題為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新生代農民工求職就業和新生代農民工相對父輩在觀念上的變化。
4新聞媒體來源 研究發現(圖表5)在媒體來源上,新華網採用最多的是新華網自身採編的報道,達到42%﹔第二大新聞來源媒體則是黨報,佔比29%﹔新華社系統內其它媒體也是新華網重要的新聞來源媒體,佔17%﹔都市報媒體文章被新華網轉載的新聞報道最少,僅佔10%。
可以看到,新華網的報道在媒體來源上有著明顯的偏向。新華社系統媒體和黨報是其新聞報道最主要的媒體來源,兩者加起來佔到所有報道的近九成。其中新華網自採的報道加上新華社系統內其它媒體的新聞報道佔所有報道近六成。
5報道引用來源 研究發現(圖表6),236篇文字報道中,以專家權威為消息來源的最多,達62篇﹔其次為民工個人和政府機構,分別為58篇和50篇﹔企業和網民所佔比例最小,分別為13篇和9篇。
五 結論與討論
新華網關於新生代農民工的相關報道和政府議題呈現出了高度契合性,表現出較高的“政治化”傾向和特征,這主要表現在:1.在報道頻道上,新生代農民工的相關報道最經常出現在時政頻道中﹔2.在報道時間上,隻有當執政黨和政府高度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月份和年份時,相關報道才會經常出現﹔3.在報道主題選擇上,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新生代農民工求職就業等政府最為關注的主題也是新華網報道最多的主題﹔4在新聞媒體來源上,新華網傾向於自採自編和轉載黨報新聞,較少將都市報類媒體作為新聞來源媒體。5在報道引用消息源時,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是相關報道最經常引用的來源之一。
新華網作為國家通訊社主辦的網絡媒體,表現出一定的“政治化”特征無可非議。但也要注意到報道的平衡性,注意“去政治化”。網絡媒體出現對新聞工作帶來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解構了媒體權威。一味注重“政治化”反而可能導致受眾群的流失。這是網絡時代的官方網絡媒體必須正視的。
全黨辦報、群眾辦報是我們黨的新聞工作的重要傳統,開門辦新聞也是黨中央對當下新聞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契合政府議題之外,新華網也理應更多從農民工自身視角進行報道。例如,在報道引用來源上,應適當減少把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作為報道的主要引用來源,增加新生代農民工個體作為報道引用的來源。從報道時間上,不能局限於政府關注的新年前后的有限月份,而應把涉及一億人的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作為自己的常態報道對象﹔除了政府部門關注的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等議題外,對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住房、戶籍和婚戀等問題給以更多關注。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農村司(2013),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0),關於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
3.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1947),一個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展江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 (2013),第3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5.沃爾特•李普曼(1922),公眾輿論,(閻克文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 楊菊華,對新生代流動人口的認識誤區,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7王春光,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與城鄉融合的關系,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