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動意義
互動意義表示功能語言學中人際純理功能的含義,建立在圖像制作者、圖像表征事物與圖像觀看者三者之間的關系上,以提示觀看者對表征事物應持的態度。互動意義由接觸、距離、態度和情態四要素組成[8]。
圖像中的參與者通過目光指向與觀看者建立想象接觸。當參與者目光指向觀看者時,此類圖像為“索取”類圖像,當參與者目光不指向觀看者,或參與者本身為非生命體時,此類圖像為“提供”類圖像[9]。在《東邪西毒終極版》的國際版海報中,西毒歐陽鋒劍指受眾,目光冷冽,逼人心魄,屬“索取”類圖像,向受眾暗示人物因愛生恨的情感變化,及其暗藏殺氣的“掮客”身份背景。而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的國際版海報中,狄仁杰左手緊握劍鞘,張大嘴巴,驚恐地注視著海報右側畫面外,且周圍環境陰森恐怖,屬“提供”類圖像,向受眾提示人物時刻面臨生命危險。
Fig.8 Poster of Detective Dee and the Mystery of the Phantem Flame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與身體距離成正比”,故海報設計所產生的距離感可被解讀為受眾與圖像之間的社會距離或情感距離。親近距離:隻見臉部或頭部﹔個人近距離:頭部、肩部﹔個人遠距離:腰部以上﹔社會近距離:人物整體﹔社會遠距離:人物整體與周邊環境﹔公共距離:至少相隔四到五個人[10]。在《龍門飛甲》的國際版海報二中,趙懷安以個人遠距離示人,展示了其左手握鏈、右手持劍的決斗身姿,伴隨劍身虛影,給人以急迫迅猛之感,暗示武俠動作的神乎其神。而在《一代宗師》的國際版海報中,宗師葉問以公共距離示人,截取其雨中武打的某一場景,襯托其武功蓋世,難以比肩,暗示中國功夫的博大精深。
Fig.9 Poster 2 of Flying Swords of Dragon Gate
態度是通過海報中人物的視角體現出來的。視角不同,可導致受眾心理感知差異。從水平視角看,面對受眾表示願意交流(尤其是眼神交流),而背對受眾表示不願意交流﹔從垂直視角看,參與者面對觀看者時,俯視意味參與者強勢,平視意味雙方平等,仰視意味觀看者強勢。在《英雄》的國際版海報中,從垂直視角看,位於海報正上方的秦王俯視受眾,給人以居高臨下的壓迫感,提示其至高無上的帝王身份﹔位於海報左側的長空仰視上空,暗示其忠肝義膽、舍己為人的俠義情懷﹔而位於海報中下方的無名平視受眾,表現出凜然大氣的一面,與片中其舍己之命以求天下太平的夙願交相輝映。再從水平視角看,分別位於海報正上方和中下方的秦王和無名均正面示人,向受眾暗示刺殺行動是圍繞二人展開的﹔而位於海報左側的長空側面示人,仿佛與本次刺殺行動無關,暗示其最終為友棄武的結局。
情態指我們對關注的世界所做出的陳述的真實度或可信度。可以從八個視覺標記探討圖像情態的現實主義量值高低,即色彩飽和度、色彩區分度、色彩調諧度、語境化、再現、深度、照明以及亮度[11]。編碼取向是一系列抽象的現實原則,說明圖像在特定的體制情境中編碼。編碼取向分為四種:技術的、感官的、抽象的和常識性自然主義的。在《十面埋伏》的國際版海報一中,色彩的飽和度和純度極高,色彩調諧度較低,這些屬高情態感官編碼取向,而再現抽象,無深度,無光影照明,明暗分明,背景語境簡約,這些則採用高情態抽象編碼取向。而在《太極1:從零開始》的國際版海報一中,色彩飽和度和純度較低,色彩協調度較高,這些屬高情態技術編碼取向,而細節再現較高,透視深度較大,光影照明程度較高,明暗亮度層次豐富,背景語境符合肉眼視效,這些屬高情態自然主義編碼取向。
(三)構圖意義
視覺語法的構圖意義對應功能語法的組篇意義,由信息值、顯著性和取景三要素構成。構圖元素在圖像中的位置決定著信息值的差異。基於受眾的閱讀習慣,從左到右,意味著從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過渡﹔基於高處難及、低處易得的普遍心理,從上至下,意味著從理想信息到真實信息的過渡[12]。在《英雄》的國際版海報中,秦王居於海報最上方,暗示其將一統天下的遠大理想,及其與電影主題思想的關聯之緊密﹔而無名居於海報中下方,暗示其為影片敘事走向的關鍵點,同時表明故事原委終會由無名揭開。在《武俠》的國際版海報中,劉金喜,居於海報左側,右手持刀,一副武林高手的架勢,符合武俠電影主角一貫特征﹔而徐百九居於海報右側,右臂夾傘,打破常規捕快形象,暗示其以獨特辦案手法,揭露事實真相。
圖像構圖元素在吸引觀看者注意力時的程度有別,由此便構成了顯著性的差異,可從圖像構圖元素被放置在前景或背景、相對尺寸、色調值的對比(或色彩)、鮮明度的不同等方面來分析。在《十面埋伏》的國際版海報二中,小妹位於海報正中,服飾妝容色彩明艷,而位於其身后一左一右的劉金二位捕頭,不但軀體被小妹遮蓋,且其面部色調灰暗,線條虛化,驟然間將小妹凸現出來。而在《太極1:從零開始》的國際版海報二中,“鐵怪物”佔據了海報絕大一部分面積,而楊露禪僅佔據了海報下方一小部分面積,海報設計者從尺寸角度突出了“鐵怪物”的顯著性。但是“鐵怪物”與灰暗的背景色調融為一體,而楊露禪身穿紅衣,在整體的灰暗色調中顯得尤為突出,因此在色調值顯著性的對比上,楊露禪更勝一籌。
Fig.11 Poster 2 of House of Flying Daggers
Fig.12 Poster 2 of Tai Chi 0
取景手段分明暗分割線兩種,其作用是切斷或聯接語篇的成份。切斷的成份可以解讀為與總體分離、獨立或對立﹔而聯接的成份則可以解讀為相近、連續或互補。在《武俠》的國際版海報中,片名“DRAGON”將劉金喜與徐百九分割開來,表明二人實際關系勢不兩立,互為對手﹔在《太極1:從零開始》的國際版海報一中,分割線化身為太極陰陽分割線,表面分割的是“鐵怪物”內外部構造,實則將正邪黑白勢力劃分開來,形成對立局面,暗示影片主題與正邪勢力的對抗角逐相關。而在《太極1:從零開始》的國際版海報二中,分割線線條並不分明,“鐵怪物”和楊露禪二者是由楊露禪發功時揚起的塵土分離開來的,此分割線佔據了一定的海報面積,且是由楊露禪制造的,意味著在現代化的龐然大物面前,形單影隻的男主角勢不可擋。
三、武俠電影海報的跨文化傳播
通過對武俠電影國際版海報的視覺分析,筆者從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三個維度總結了其跨文化傳播的編碼特征及推廣策略。就再現意義而言,首先,海報通常以刀槍棍棒構成矢量,表現兩種勢力的相持對抗,致使觀眾對影片內容的理解向“動作片”靠攏,以“武”字裡蘊含的武術概念實現多元文化的普遍性交融。而少部分海報以“非兵器”構成矢量,以相對“靜態”圖像元素表達“俠”字蘊含的倫理概念,揭開西式娛樂至上的形式外殼,展現中式道德倫理的文化內核,以此實現中國武俠文化“強語境”的普世意義轉化。其次,在不同的海報中人物的目光矢量方向千變萬化,將反應過程與信息值結合分析,可以發現目光矢量可以反映影片人物的階級立場和氣度胸懷,以此來表現全球化語境下,集群主義與個人主義的中西文化價值取向的交流對融。第三,海報通常以區域情景和陪伴情景呈現,以便於西方觀眾了解故事背景與預測情節發展,營造“東方鏡像”文化氛圍的同時,避免“他者”形象意義誤讀。
就互動意義而言,首先,“索取”類圖像好比提出問題,等待受眾解答,而“提供”類圖像則直接向受眾提供答案。無論呈現哪一種圖像,問答皆圍繞“武俠”藝術的地域性展開,故促進了民族藝術走出國門后的身份獨立。其次,六種社會距離的應用頻率相當,其意義延伸受具體情境限制,受眾出於心理慣性容易與相近地域民族文化產生共鳴,但出於好奇求異的心理特征,也向往蘊含“異域風情”的文化作品,故應大力培養受眾的獨特審美規律,為打造“中國式審美標准”埋下伏筆。第三,人物裝扮帶有明顯時代印記和地域特色,但人物視角卻可反映其在片中的身份地位與人生觀、世界觀,通過地域影像符號闡釋全球普遍接受的敘事邏輯。第四,四種情態編碼取向雖現實原則有別,但其作用均服務於海報的互動意義構建,刺激受眾的感官神經。選取本土電影元素中可轉化為國際元素的部分,加以情態編碼處理,可以達到異質文化的趨同與融合。
就構圖意義而言,首先,中國文化中存在繁復費解的倫理道德價值取向,而西方文化是多元文化經過長期的沖突和妥協之后熔煉凝結而生的,想要改變自言自語的狀態,必須將構圖意義下的信息值標准納入海報設計的創作構思中,以實現特殊意義向普遍意義的轉化。其次,一部分追求自然主義的寫實風格,色彩表現的豐富性較為突出,而另一部分的圖像表現手法與電影“特殊符碼”表現手法想呼應,突破自然主義視覺局限,營造“好萊塢”式奇觀美學的視覺感受。第三,人物關系構成通常採用二元對立的價值觀,簡化人物關系的同時,增強了戲劇沖突感,巧妙地將中國文化提倡的含蓄內斂轉化為西方文化宣揚的直截了當,實現了“族意識”向“類意識”的過渡。
總之,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武俠電影國際版海報本著“同中求異”的原則,通過“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雙重編碼,保証了地域文化特色,同時又開拓了中國武俠電影的國際市場。但是由於話語分析缺乏嚴格語法意義上的標記和線性關系,故本文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依靠筆者本人對視覺文化和圖像意義的雙層解讀能力,帶有一定意義的主觀色彩。
(作者系: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 邱寶林.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影文化傳播策略檢討[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0(4):49.
[2]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56.
[3] 張德祿.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J].中國外語,2009(1):1.
[4] 李戰子,陸丹雲.多模態符號學:理論基礎,研究途徑與發展前景[J].外語研究,2012(2):1-2.
[5] 楊信彰.多模態語篇分析與系統功能語言學[J].外語教學,2009,30(4):13.
[6]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78.
[7] 李戰子.多模態話語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研究,2003(5):3.
[8] 王紅陽.多模態廣告語篇的互動意義的構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7,23(6):32.
[9] 馮德正.多模態隱喻的構建與分類——系統功能視角[J].外語研究,2011(1):27.
[10] 洪崗,張振.多模態視頻語篇《我和你(You And Me)》的構成意義分析[J].外語電化教學,2010(6):21.
[11] 葉起昌.超文本多語式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38(6):439.
[12] 朱永生.多模態話語分析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J].外語學刊,200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