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小龍:“中華大丈夫”的形象顛覆
除了邵氏的武俠功夫片之外,20世紀60、70年代在全球范圍內引發轟動效應的就是由李小龍主演的一系列功夫動作電影。李小龍的電影作品跨越了種族、國家、地域的界限,不僅成為世界電影史上不能被忽視的一筆,更成為了值得被深層討論和研究的跨文化傳播現象。由李小龍塑造的“中華大丈夫”的形象,顛覆了以歐美國家為主的國際上對於中華民族的認知,塑造出勇武、堅韌的中國人形象。
1.陽剛肌肉男形象:對陰柔氣質的顛覆。在李小龍的一系列動作影片中,首先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的,是他充滿男性魅力的健美身體。在李小龍之前的好萊塢影片中,以陳查理和傅滿楚為代表的華人形象,尤其是華人男性通常都被塑造成為了懦弱、瘦小,手無縛雞之力的“病態者”形象,或是沒有被賦予明顯的男性特質。而李小龍在影片中對於肌肉線條的刻意展示,以及對於拳腳功夫的大力表現,其最終目的就是在塑造符合好萊塢審美觀念的男性角色的同時,向西方文化中對於華人男性的刻板印象宣戰。從中國傳統的文學、戲劇類作品中可以總結出,在傳統的中國文化審美裡,“面如中秋之月”,玉樹臨風的公子形象更為符合大眾對於“俠客”、“君子”的定義。早期的武俠電影中也著力塑造風度翩翩的俠士形象。而直到20世紀60、70年代,邵氏銀幕肌肉男的出現才表明了邵氏影片從重視陰柔美到凸顯陽剛的藝術創作轉型。而“不同於張徹、劉家良等人展示男性身體的目的回復中國的陽剛傳統以修正自身審美傾向的需要”[4]。李小龍對身體的刻意展示在一方面迎合以美國好萊塢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袒胸露膊顯示肌肉的男性審美趨向的同時,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反擊以往好萊塢對於華人男性“被閹割”形象的偏見,以帶有傳統東方氣質的“肌肉男”形象提高華人男性的民族氣質,並使得“中國英雄”的形象得到西方文化的認同。曾筱霞和翁君怡在《消解與重構——李小龍自塑形象的傳播學意義》中提到,“李小龍將體魄問題提升到民族尊嚴的高度,將軀體與個人命運及民族榮譽聯系起來,通過畫面強有力地回擊了好萊塢對華人男性懦弱無能的偏見,同時也重建了中華民族陽剛自信心。”
2.國際化現代英雄:對封建傳統的顛覆。李小龍有長期赴美留學的經歷,因此他所塑造的中華大丈夫形象,不再單純是武俠電影中“家國天下”的俠客,而是在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被注入了現代文明的氣息。李小龍的電影角色雖然身懷絕技,但從來不會主動出手。李小龍的每次出手不是個人技能的一種炫耀,而是使用暴力的方式維護正義與和平,以個人行為維護國家和名族的尊嚴——在這一方面,李小龍繼承了以邵氏為代表的武俠功夫片中對於“武德”的極力推崇。在另一方面,電影中孤軍奮戰,以一敵十的李小龍被明顯地賦予了好萊塢式“孤膽英雄”的特質。李小龍的影片背景多為現代社會,而李小龍個人所塑造的英雄形象也不再是“黃飛鴻”式的道德楷模,而具備的現代社會青年人追求個性解放的張揚色彩。好萊塢式個人英雄主義與傳統民族精神的雙重體現,使李小龍不僅被視為華人世界的精神象征,更成為國際化的世界英雄。
四、結 語
20世紀60、70年代,以邵氏、李小龍為代表的影片在向好萊塢展示了華麗多元的東方功夫奇觀的同時,更突破了好萊塢以往對於中國形象的刻板化塑造。這一時期歐美市場的中國功夫片為“功夫”作為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元素進入好萊塢影片奠定了基礎。並向世界傳達出中國以“忠、義、勇”為核心的武術思想。第一次大范圍全球化地樹立了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正面英雄形象。這一時期的華語功夫片在打破了好萊塢對於中國人偏見的同時,為隨后以徐克為代表的香港“新武俠”導演提供了借鑒的參考范本,更為21世紀好萊塢的整體中國元素呈現以及以成龍、李連杰、甄子丹為代表的中國動作片明星走向國際影壇奠定了基礎。
(作者系: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 包燕.當代華語功夫電影“中國想象”之嬗變——從《精武門》、《黃飛鴻》到《葉問》[M].百年中國文學與“中國形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省:浙江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所,2010.
[2] 翁君怡.邵氏開啟的海外中國功夫熱[J].電影文學,2011(5).
[3] 陳飛寶.胡金銓的武俠電影美學及其對中國電影的貢獻[J].當代電影,2011(8).
[4] 曾筱霞,翁君怡.消解與重構——李小龍自塑形象的傳播學意義[J].東南傳播,2011(6).
[5] 高翔.淺論西方視野下中國形象的變遷[J].南昌高專學報,2011(3).
[6] 張燕.刀光劍影三英雄——張徹、胡金銓和楚原[J].電影新作,2003(5).
[7] 楊磊.共享意義的構建——中華功夫電影傳播與中國形象塑造[D].成都理工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2011.
[8] 嚴峰.中國電影的跨文化傳播研究[D].西北大學碩士生畢業論文,2010.
[9] 王曉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功夫電影之審美特點及風格嬗變[J].電影文學,2008(9).
[10] 陳清僑.當代香港武俠電影中的希望喻象及江湖想象[J].電影藝術,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