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學者專欄>>蔡尚偉>>學術研究

“美麗中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建設水平(2013)研究報告【2】

蔡尚偉

2013年12月30日09:0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1、生態之美——生態建設指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19次提及“生態”,強調生態文明建設在“五位一體”中的突出地位,要求地方各級政府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在指標體系中突出了生態指標的分量,更加科學地評價生態建設情況。該項評價的二級指標設置為生態質量與環境治理。生態質量設置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含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森林覆蓋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個三級指標,環境治理設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空氣質量優良率4個三級指標。生態建設指標主要反映生態環境現狀和環境治理程度,體現保護生態和環境治理的要求。

2、發展之美——經濟建設指標

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指出: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加大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產能過剩等指標的權重。

根據十八大三中全會提出的經濟建設理念和習近平“美好生活”思想的基本要求,經濟指標包涵了環境友好、經濟結構以及發展績效。其中,環境友好設置為單位GDP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單位GDP主要廢氣污染物(SO2、NO2、煙粉塵)排放量、單位GDP廢水排放量3個三級指標﹔經濟結構設置為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城鎮化率2個三級指標﹔發展績效設置為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5個三級指標。

經濟建設指標主要反映優化經濟結構、化解產能過剩、體現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的要求,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

3、治理之美——政治建設指標

政治建設指標設置為環保作為與政治進步兩個二級指標,三級指標設置為節能環保支出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重、是否制訂市級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近一年內是否發生重大環境事件、是否能夠通過網絡途徑查詢環評項目的詳細內容、是否設有面向社會公眾的政府信息公開網絡平台、是否推行和試點官員財產公示、是否實施差額選舉。

政治建設指標主要反映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調要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及時公布環境信息,重視環境損害,體現生態文明融入政治建設的要求。

4、文化之美——文化建設指標

文化建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也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文化指標設置為文化傳承、文化投入和文化消費三個二級指標。在3個二級指標文化傳承下設置世界文化遺產地數量、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文化體育支出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等10個三級指標。

文化建設指標反映了文化生產經營、公共文化投入建設情況,要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體現生態文明融入文化建設的要求。

5、和諧之美——社會建設指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等綜合改革,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持續努力保障改善民生。社會建設指標分為民生投入和生活質量兩個二級指標:民生投入有3個三級指標,包括教育支出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重、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重、醫療衛生支出佔公共財政預算支出比重﹔生活質量包括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量、城鎮登記失業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積6個三級指標。

社會建設指標根據習近平提出的“美好生活”設計,全面反映民生基本問題,體現生態文明融入社會建設的要求。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