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1期

觀念、體制、商業模式:城市台轉型路徑探析

李彤路 柳長盛

2014年11月21日16:3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要】:在新媒體特別是移動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的電視媒體遭遇到生存危機。其中,以城市台為代表的地方電視台受到的生存壓力更為明顯。在危機面前,央視、湖南衛視等電視大佬們紛紛擁抱互聯網,走上轉型之路。而城市台轉型艱難,普遍感到焦慮。本文試圖從電視大佬轉型的成功經驗中,梳理可供城市台借鑒的經驗和做法。城市台要轉型,首先要從觀念著手,樹立創新的觀念、產品的理念和互聯網思維﹔其次,要有轉型的機制,特別是獨立制片人制度、制播分離制度和節目運營制度﹔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轉變“內容加廣告”的運營模式,建立全新的盈利模式,延伸節目的產業鏈,引入電商模式等。

關鍵詞】:城市台﹔轉型路徑﹔盈利模式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地市級電視台競爭力持續走弱。廣告出現負增長,今年一季度,地市台廣告收入47.62億元,同比減少7.06%[1]。收視市場份額逐年下降,據央視—索福瑞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國市級頻道市場份額10.1%,為近4年來最低[2]。

轉型,是當下廣電行業的主題詞。誰轉型快,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在轉型的大潮中,走在前列的依然是央視、一線衛視等行業大佬。而數量更大、從業人員更多的地市台淪為看客。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城市的電視台,轉型的焦慮更加強烈,看到大佬們正在積極轉身,“曾經也闊過”的城市台五味雜陳。

城市台受制於資源、覆蓋、體制、人才等多方面的制約,平台和影響力都沒法與大佬們相比。轉型的路徑方面,有些是城市台沒法學的。衛視季播節目動輒投入上億,城市台沒法承受這樣的大制作、大投入﹔城市台的節目在網絡上點擊量太小,無商業價值,網絡版權收入不高﹔城市台旗下沒有資本資源,無法像上海文廣那樣,通過東方明珠、百視通等撬動資本市場﹔湖南衛視收回綜藝節目的互聯網版權,打造芒果TV,進而推出芒果派等盒子,進軍互聯網電視(OTT),從內容商進入渠道和終端,這也是城市台沒法仿效的。

但城市台的轉型也是勢在必行。從電視大佬們轉型實踐中,城市台可以學習的仍然有不少。

一、學觀念

觀念決定境界和出路。湖南衛視當年新聞干不過央視,投入比不了上海、廣東,但靠先進的電視理念,逐步確立了衛視老大的江湖地位。

一是創新的觀念。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衛視大佬們的發展史,創新一以貫之。當眾多衛視節目雷同時,湖南衛視選擇“快樂中國”這條路子,此后一騎絕塵。當選秀節目泛濫時,湖南衛視又推出《爸爸去哪兒》,打親子、家庭牌,獲得巨大成功。當觀眾對娛樂節目審美疲勞時,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又讓人眼前一亮。當大家還在模仿、克隆時,大佬們又從國外引進版權節目。創新,讓大佬們永遠領先。有些城市台,一檔節目播出十多年,制作理念、方法卻不更新,甚至連片頭和片尾都懶得變換。城市台雖然受制於平台,但創新的理念應該有。立足本地,根植本土,時刻有危機感,大膽求新求變,城市台才能在轉型中找到自己的路徑。

二是產品理念。將節目視作產品,這是電視大佬們從互聯網企業那裡學來的。從節目研發、制作、推廣到播出以及增值開發,都有一套操作流程,即節目制作寶典。一個節目的生產,儼然是工業化的流水作業,全程有質量控制,制作前有受眾需求調研,節目播出后有觀眾反饋,節目迭代有改進。這是節目制作理念的一次飛躍。優秀的內容產品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節目的競爭力取決於內容對觀眾的粘性。而很多城市台的節目理念還很傳統、粗放,有的新節目上馬基本就是拍腦袋決策,對觀眾的需求,只是憑感覺,節目制作流程並無質量控制。對觀眾的反饋僅僅停留在收視率,而忽視社交媒體的作用。

三是互聯網思維。當下是互聯網時代,電視大佬們積極向新媒體學習,並將互聯網思維運用到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學習互聯網企業的草根情懷是轉變的開始。電視媒體放下身段,拋棄傳統的傲慢的“我播你看”思維,取而代之的是用戶至上。從這點出發,注重觀眾體驗,進而引入觀眾參與、分享、互動機制。湖南衛視推出的綜藝節目,始終把用戶價值放在第一位,觀眾參與到節目當中,甚至決定節目走向,決定誰能奪得冠軍。一線衛視重視觀眾反饋,除傳統的收視率之外,也注重新媒體收視率,從社交媒體中獲得節目評價。《爸爸去哪兒》節目有專門的字幕組,成員多是90后,很多字幕就是互聯網語言,為節目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學機制

先進的機制是推動事業發展的最好動力,是執行力的保障。沒有好的機制,再好的創意,也不能變成產品。電視大佬們在轉型機制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城市台學習。

一是獨立制片人制。上海文廣建立了20個獨立制片人團隊,獨立制片人擁有創意自主權、項目競標權、團隊組建權、經費支配權等多項權利,專注於內容產品的創新和研發。台不再向節目組“撥”經費,改為對節目產品的收購。湖南衛視推行的是制片人負責制,制片人就是項目經理。正是這種機制,洪濤、謝滌葵們推出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一批優秀的節目。

二是制播分離。制播分離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機制,是讓市場發揮配置節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是面向未來的機制。《中國好聲音》開啟了電視行業真正的制播分離。央視2014年也動了真格,成立了央視創造和央視紀錄兩家公司,引入民營資本,主營節目制作與發行,邁出了制播分離的步子。6月推出的《喜樂街》節目,就是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進行。節目經費不是台裡下撥,而是自籌。播放的渠道,也是市場化的運作。城市台目前的節目制作現狀是,小成本,自產自銷,自娛自樂,投入產出比低下。以《中國好聲音》為開端,一線衛視制播分離的步伐加快。城市台方面,長沙電視台的制播分離走在城市台前列,旗下的中廣天擇傳媒,每天生產10多個小時的節目,銷往全國100多家電視台。《超級女兵》甚至在江蘇衛視這樣的一線衛視台播出。目前中廣天擇傳媒年營業額達2億多元[3]。

三是運營機制。不進行運營的節目沒有價值,這是當下電視大佬們成功的秘訣之一。傳統的思維片面理解“內容為王”,認為做好了節目,就會有牛奶和面包。在互聯網時代,視頻傳輸渠道變得多樣,如果節目不能便捷地到達觀眾,制作精良就無意義。《舌尖上的中國》屬於意外爆紅的神作。對比第一季和第二季,重要的區別就在於運營。《舌尖1》播出時,還屬於按傳統套路出牌。《舌尖2》的運營團隊則開創了“將內容變現”的新路徑,即與天貓網上商城、豆果網等合作。比如《舌尖2》提前將食材、菜譜透露給天貓,天貓組織貨源,節目播出之際,觀眾就可以在網上購買,節目組從銷售收入中提成。播出的第5天,已有2005萬人瀏覽過相關美食頁面,成交729萬余件[4]。

傳統的城市台的廣告部,很多是在賣時段,圍繞某個節目進行深度開發的比較少。

三、學盈利模式

傳統的廣告經營模式已遇到增長的天花板。在廣告之外,多元化發展,做大文化產業是新的選擇。湖南台、江蘇台、浙江台的總收入中,廣告佔比均在50%以下。從僅依賴廣告經營的方式,轉向新模型、新渠道,創造出“線上到線下”相結合的盈利模式。簡言之,就是線上播出節目,打造品牌,線下圍繞節目開展增值運營。節目,只是包裝品牌、吸附用戶、推廣增值的介質。節目的成本,會在線下的增值項目中成倍地賺回來。

一是延伸節目的產業鏈。燦星制作(星空傳媒)節目研發總監徐帆曾表示,“哪怕是像《爸爸去哪兒》這樣節目收視率再火再高,沒有產業鏈的節目我們也不做”[5]。《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可以看作是“從線上到線下”完美案例。線上,節目賺足了人氣,線下,延伸出了圖書出版、網絡游戲、電影等相關產業鏈,僅電影的票房就將近7個億。湖北荊州市電視台開辦的《壟上行》節目很受農民歡迎,后以此為基礎開辦了壟上頻道。線上,頻道做好欄目,2013年廣告創收6500萬。線下,以頻道為依托,開辦農資超市,搞農資銷售、信息咨詢、保險代理,全年創收4.2億元[6]。

二是引入電商模式。媒體電商化成為了當下傳統媒體變革轉型的新方向。《新京報》等10多家報紙與阿裡巴巴合作,推出“碼上淘”產品。讀者通過手機掃描報紙上刊登的商品二維碼,就可以網購[7]。這是將媒體公信力通過網絡變現的方式之一。《舌尖2》與天貓合作,涉足電商,東方衛視緊隨其后。6月10日,東方衛視與阿裡聯合召開發布會,開展戰略合作。東方衛視會在天貓開旗艦店,電視劇裡女星的同款衣服,美食節目裡介紹的各種人氣美食,旅游節目裡的各種旅行線路,藝術人文頻道的藝術品、瓷器、繪畫等等,都可以在天貓進行購買[8]。旅游衛視也較早涉足電商。5月,與淘寶網合作,開拓“T2O”(TV to ONLINE)商業模式,共同探索旅游電視節目電商化。以新推出的明星真人秀《魯豫的禮物》為例,節目中,主持人陳魯豫會與旅行結婚中的明星夫妻一同前往各地,並送上神秘的禮物。節目播出期間,有關的旅游線路、蜜月產品就會在淘寶網同步推出,觀眾可以邊看明星夫婦,邊下訂單[9]。

四、結 語

在目前四級辦台的體制下,城市台仍然有生存的空間,但轉型是繞不開的。城市台現在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沒有跟上互聯網的時代,應時而變。互聯網帶來最大的變化是觀眾。觀眾的欣賞口味變了,選擇更加多元化了,看電視的方式變了,更多地參與、分享、交流。依然沿襲“我播你看”思維方式,導致觀眾遠離城市台。城市台要想獲得更強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必須在觀念、體制、商業模式上,向電視大佬學習,向新媒體學習,真正地擁抱互聯網,將節目變成可以連接用戶、商家的平台,滿足互聯網時代觀眾的需求。(李彤路為武漢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柳長盛為武漢廣播電視台監播部主任)

 

參考文獻:

[1] 一季度全國廣播電視行業創收675.80億 同比增7.79%[N].綜藝報,2014-05-25.

[2] 杜宇宸.2013年中國電視收視市場觀察[J].現代傳播,2014(4).

[3] 中廣天擇傳媒:2014火力全開[N].綜藝報,2014-01-15.

[4] 鈦媒體.無心插柳柳成蔭:電視節目“花邊”更值錢[EB/OL].http://www.tmtpost.com/114623.html.

[5] 黃小河.“電影容易被新媒體推動 電視不變則會很快落伍”[N].東方早報,2014-04-23.

[6] 李海昌.壟上模式——電視媒體產業鏈價值發現》[J].中國廣播影視年(上半月),2014(4).

[7] 手機淘寶拓展“碼上淘” 試水“媒體電商”新模式[N].東方早報,2014-04-01.

[8] 娛樂資本論.全面擁抱阿裡,東方衛視想要做什麼?[EB/OL].http://news.sina.com.cn/zl/zatan/2014-06-11/09241588.shtml.

[9] 國際在線.旅游衛視聯合淘寶 探索電視和電子商務結合的T2O旅行新模式[EB/OL].http://gb.cri.cn/42071/2014/05/19/3245s45 46881.htm.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