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媒體賦權與城市反噪聲行動【2】

——以杭州德勝快速路西延工程為例

王 潤

2014年12月01日13:59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四、研究結論與討論

首先,從該事件中,可以感覺到公眾不斷提高的公民意識。維權者在遭遇到權利受到侵害時,通過線上和線下各種途徑進行自我賦權,保障自身利益不受侵害,體現出正在提高的公民意識。在表達權利意識時,公民盡量採用不太過激的方式進行,通過上訪投訴的制度性賦權,與網絡社區發帖的非制度性賦權結合起來,並運用挂橫幅的形式引發更多公眾的關注,盡最大可能爭奪權力,維護自身權益。此外,網民在微博圍觀過程中,基本以客觀的方式呈現沿線居民抗議的呼聲,盡量避免過激的語言和反對的標語,並結合居民與政府雙方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是微博帖子沒有被大面積刪除的重要原因。畢竟政府需要給予網民適度的言論自由權以維護公民基本的公民權益,因而微博中理性、相對溫和的言辭就不太會被“和諧”。當然,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與議題的性質有關,環境、噪聲等多為涉及環境保護和綠色生態等的公共性議題,事件本身的敏感性程度比其他政治議題要低很多,不會直接威脅到政府的威信。

其次,可以感覺到“圍觀改變中國”的力量。盡管微博提供了網民傳播與意見交流的平台,但從微博上所呈現的網民“德勝橫幅”賦權行動來看,微博並沒有成為維權者個體賦權的主戰場。而是其他網民對事件的圍觀互動,使微博內容得以在互聯網范圍內擴散,增進社會公眾對議題的了解。這是一種借助於“網絡圍觀”的外部力量進行的組織賦權和社區賦權,微博提供了網絡圍觀的重要陣地。網絡圍觀成為一種特殊的力量,通過間接非嚴密的聯系向社會施壓,倒逼政府,給政府帶來壓力。這種互動使網絡參與者通過圍觀彰顯了社會權力﹔新媒體的賦權行動可以不是維權者個體的行動,而是通過間接圍觀而產生的賦權作用。這是傳統媒體時代缺乏微博互動的情況下公眾難以想象的。

第三,網民試圖在新媒體賦權過程中借用媒體資源。媒體資源是一種外部資源,微博為網民調動外部資源賦權提供了便利性。在該事件中,網民通過微博的@功能求助於當地媒體部門和知名媒體人,試圖獲取傳統媒體的報道和支持。盡管已有的公共新聞理論認為互聯網時代,網絡新媒體為公民參與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本研究卻說明在中國公眾更願意爭取傳統媒體的報道與關注,也即說明中國公眾並不把互聯網與傳統媒體同等看待,而是賦予了傳統媒體更多的權威性與官方性的認識。這也証實了部分學者的觀點,沒有媒體報道的社會運動就等於沒有發生。

第四,無論從德勝高架建設的最終方案,還是從微博圍觀的熱度看,微博圍觀賦權行動的力量仍是微弱的。從2010年8月設計方案公示到2013年12月底正式通車,三年來公眾的抗議行動和網民圍觀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有關部門對事件的關注,回應了公眾的上訪和網絡論壇的投訴反映,但仍然沒有改變高架建設的進行和原有的拆遷原則﹔傳統媒體也沒有報道高架周邊的“橫幅抗議”事件。此外,從微博帖子的轉發和評論量來看,除個別有少量(10以下)轉發和評論外,其余絕大多數無人轉發和評論,可見微博圍觀熱度之低。因此,盡管微博新媒體提供了圍觀和爭取外部資源的可能性,但在利益訴求面前,制度性的缺失仍然無法徹底改變國家與社會的關系。

總之,維權者在維權事件中日益表現出強烈的公民意識和自我賦權意識﹔在Web2.0時代,微博的自媒體傳播使公眾可逐步感受到“圍觀改變中國”的力量,但在缺乏制度性力量的情況下,這種力量終究是微弱的。

五、研究的局限與不足

首先,由於該事件持續的時間較長,對微博數據的採集提出了挑戰。目前通過關鍵詞搜索的方式,仍可能有關鍵詞不合適影響到對事件整體的分析。后期將採用更有效的軟件抓取技術,對事件進行更為全面的分析。

其次,本研究採用的是案例分析和網絡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方法。賦權研究可以進一步從個體層面的心理賦權層面進行定量測量﹔由於研究時間所限,研究還尚未對沿線居民進行深度訪談。這些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完善。(作者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

注釋

[1]弱勢群體是指由於先天或者后天條件制約,缺乏較強的競爭力,不能或隻能很少佔有社會資源,缺乏抵抗種種風險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來改善其境遇的可能性,並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處於社會邊緣。(沈立人,2005)

[2]舒中勝、涂磊、小強(王志強)都是浙江電視台中知名的媒體人士,分別主播新聞深呼吸、九點半、小強熱線等新聞評論類欄目,節目在社會中具有很強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鄧正來:《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2]曾繁旭:《表達的力量:當中國公益組織遇上媒體》,上海三聯書店,2012

[3]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師曾志、金錦萍:《新媒體賦權:國家與社會的協同演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5]潘聰平、趙雅婷:《新媒介賦權視角下表達與行動的力量——以“免費午餐”為例》,師曾志、金錦萍編:《新媒體賦權:國家與社會的協同演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6]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7]蔡文之:《網絡傳播革命:權力和規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3

[8]沈立人:《中國弱勢群體》,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5:24

[9]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179

[10]程玲:《互助與增權:艾滋病患者互助小組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1]吉特林:《新左派運動的媒介鏡像》,華夏出版社,2009

[12]張淑華:《網絡民意與公共決策:權利與權力的對話》,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13]童志鋒:《互聯網、社會媒體與中國民間環境運動的發展(2003-2012)》,《社會學評論》,2013(4):52-62

[14]王小章:《從“生存”到“承認”:公民權視野下的農民工問題》,《社會學研究》,2009(1):121-138

[15]韓升,謝麗威:《弱勢群體公民權的失落和回歸》,《黨政論壇》,2009(10):31-33

[16]謝進川:《試論傳播學中的增權研究》,《國際新聞界》,2008(4):33-37

[17]丁未:《新媒體與賦權:一種實踐性的社會研究》,《國際新聞界》,2009(10):76-81

[18]王慧娟:《增權:一個理論綜述》,《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4):20-23

[19]周林剛:《激發權能理論:一個文獻的綜述》,《深圳大學學報》,2005(6):45-50

[20]張時飛:《上海癌症自助組織研究:組員參與、社會支持和社會學習的增權效果》,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2001 轉引自(周林剛,2005)

[21]范斌:《弱勢群體的增權及其模式選擇》,《學術研究》,2004(12)

[22]陳樹強:《增權: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新視角》,《社會學研究》,2003(5)

[23]呂世倫,宋光明:《權利與權力關系研究》,《學習與探索》,2007(4):99-106

[24]梁頤,劉華:《互聯網賦權研究:進程與問題》,《東南傳播》,2013(4):14-17

[25]匡文波:《到底什麼是新媒體》,《新聞與寫作》,2012(7):24-27

[26]黃榮貴:《互聯網與抗爭行動:理論模型、中國經驗及研究進展》,《社會》,2010(2):178-197

[27]黃榮貴、桂勇:《互聯網與業主集體抗爭:一項基於定性比較分析方法的研究》,《社會學研究》,2009(5):29-56

[28]黃榮貴:《抗爭信息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結構及其影響因素:基於業主論壇的經驗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2):89-97

[29]肖堯中:《國家—社會關系與輿論引導的相關性探析》,《當代傳播》,2013(1):36-38

[30]童星、張樂:《國內社會抗爭研究范式的探討:基於本體論與方法論視角》,《學術界》2013(2):44-59

[31]汪明峰:《互聯網使用與中國城市化》,《社會學研究》,2005(6):112-135

[32]黃冬婭:《人們如何卷入公共參與事件:基於廣州市恩寧路改造中公民行動的分析》,《社會》,2013(3):131-158

[33]劉秀秀:《網絡動員中的國家與社會——以“免費午餐”為例》,《江海學刊》,2013(2):105-110

[34]陳映芳:《行動力與制度限制:都市運動中的中產階層》,《社會學研究》,2006(4): 1-20

[35]魏偉:《都市運動研究:理論傳統的界定和中國經驗的嵌入》,《社會》,2008(1):77-96

[36]張曉嫻:《廈門PX危機中的新媒體力量》,《國際公關》,2007(5):46-47

[37]周志家:《環境保護、群體壓力還是利益波及:廈門居民PX環境運動參與行為的動機分析》,《社會》,2011(1):1-34

[38]周葆華:《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媒體接觸、公眾參與預政治效能——以“廈門PX事件”為例的經驗研究》,《開放時代》, 2011(5):123-140

[39]張永忠:《信息社會的傳播權——基於傳播關系構造變動的理論思考》,《清華大學學報》, 2012(3):107-114

[40]何艷玲:《后單位制時期街區集體抗爭的產生及其邏輯———對一次街區集體抗爭事件的實証分析》,《公共管理學報》,2005(3)

[41]孟偉:《建構公民政治:業主集體行動策略及其邏輯》,《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5(5)

[42]馮月季:《微博客的崛起對媒介近用權的影響》,《新聞愛好者》,2011(5下):6-7

[43]靜恩英:《網絡圍觀的界定及特征分析》,《新聞愛好者》,2011(16)

[44]方玲玲:《新聞理想的艱難追尋_公共新聞學在實踐中的困境》,《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6(5):48-51

[45]孫立平:《邁向實踐的社會學》,《江海學刊》,2002(3)

[46]劉銳:《互聯網對城市“蟻族”的增權作用:以“京蟻”為例》,《中國青年研究》,2010(7):87-92

[47]潘新光:《論互聯網對中國弱勢群體公共話語權的影響》,《法制與經濟》,2010(5):79-81

[48]王全權、陳相雨:《網絡賦權與環境抗爭》,《江海學刊》, 2013(4):101-107

[49]陳浩、吳世文:《新媒體事件中網絡社群的自我賦權》,《新聞前哨》,2008(12):41-44

[2]曾繁旭、黃廣生、李艷紅:《媒體抗爭的階級化:農民與中產的比較》,《東南學術》,2012(2):80-85

[50]丁未:《新媒體賦權:理論建構與個案分析——以中國稀有血型群體網絡自組織為例》,《開放時代》,2011(1):124-145

[51]孫瑋:《“我們是誰”:大眾媒介對於新社會運動的集體認同感建構》,《新聞大學》,2003(3)

[52]劉建軍,沈逸:《網絡政治形態:國際比較與中國意義》,《晉陽學刊》,2013(4):94-106

[53]Garrett,R.K.(2006).Prote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 2006(2),202-224

[54]Hirayama, H. & Cetingok, M. (1986). Empowerment: A Social Work Approach for Asian Immigra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ian American Symposium.

[55]Parsons, R. J. , Jorgensen, J. D. & Hernndez, S. H. (1994), The Integration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56]Gutierrez,L. M., (1990).Working with Women of Color. An Empowermen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57]Cornell Empowerment Group, (1989). Empowerment and Family Support. Networking bulletin,1(2),1-23

[58]Zimmerman,M. A., (1990).Taking Aim on Empowerment Research: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sychological Concep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8,169-177

[59]Zimmerman, M. A. , Israel, B. A. , Schulz, A. & Barry, C.(1992).Further Explorations in Empowerment Theo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6):707-727

[60]Perkins,D. D. (1995). Speaking Truth to Power:Empowerment Ideology as Social Intervention and Polic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765-794

[61]Conger,J. A., Kanungo,R. N., (1988).The empowerment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3(3)

[62]Rappaport, J., (1984).Studies in Empowerment: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s. 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3,1-7

[63]Rappaport, J., (1987).Terms of empowerment/exemplars of prevention: Toward a theory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5,121-148

[64]Perkins,D. D., Zimmerman,M. A., (1995). Empowerment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3(5), 569-579

[65]Swift, C., & Levin, G. (1987). Empowerment: An emerging mental health technology. Journal of Primary Prevention, 8, 71-94.

[66]Thomas, K. W., &Velthouse, B. A, (1987).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 An “interpretive” model on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5:666-681

[67]Mehra, B., Merkel,C.,&Bishop, A, (2004).The Internet for Empowerment of Minority and Marginalized Users. New Media﹠Society ,6(6),781-802

[68]Siddiquee, A. &Kagan, C. (2006). The internet, Empowerment, and Identity: an Exploration of Participation by Refugee Women in a Community Internet Projectin the United Kingdom (UK). 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6,189-206

[69]Rucht, D. (2004). The Quadruple-A: Media Strategies of Protest Movements since the 1960s in Cyberprotest: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W.V.D.Donk: Routledge

[70]Graber, D. A. (1996). The ‘New’ Media and Politics: 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9(1),33-36

[71]Erstad, O. (2003). Electracy as Empowerment: Student activities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using Technology. Young, 11(1):11-28

[72]Gill, R. (2012). Media, Empowerment and the‘Sexualization of Culture’Debates. Sex Roles, 66,736-745

[73]Bucy, E. P. &Gregson, K. S. (2001). Media Participation:A Legitimizing Mechanism of Mass Democracy. New Media & Society, 3,357-380

[74]Lemire, M. & Sicotte, C &Pare, G. (2008).Internet Use and the Logics of Personal Empowerment in Health, Health Policy,88,130-140

[75]Ayres, J. M. (1999).From the Street to the Internet: the Cyber-Diffusion of Contentio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566,132-143

[76]Amichai-Hamburger,Y., McKenna,K.Y.A. &Tal,S.(2008). E-empowerment: Empowerment by the Interne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4,1776-1789

[77]Stavrositu, C. &Sundar,S.S.(2012). Does Blogging Empower Women? Exploring the Role Agency and Community.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7,369-386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