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的寫作創新研究

呂珊珊 江德洲 徐莉 王潔 殷學玲

2014年12月08日17:26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全媒體時代是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步入了時時事事評論的網絡論壇,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渠道,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最佳傳播效果。在全媒體背景下傳媒產業和新聞評論寫作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媒介融合的多元化、受眾需求的差異化與新聞評論形式的豐富化等問題時刻挑戰傳統媒體下的新聞評論寫作。通過創新研究,更好的探求在政治宣傳性弱化下更有味道的評論,前瞻性選題和生動性標題、新聞評論寫作群體草根化也是本文主要的創新研究。通過本文研究充分挖掘新聞評論在傳媒系統中的真實力量與意義,為專業掌握與傳媒事業尤其是新聞事業做出真正的前景預判和充分的准備。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新聞評論寫作﹔創新

一、全媒體時代傳媒技術變遷對新聞評論的影響研究

以互聯網、移動類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發展的傳媒生態環境--“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傳媒技術的變遷給新聞評論帶來了突破,不斷的影響著媒體業態的變化與新聞評論實踐的發展。

全媒體時代是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步入了時時事事評論的網絡論壇,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渠道,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最佳傳播效果。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媒介融合”和“三網融合”有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正是這種緊密聯系我們從媒介融合中看到新聞評論寫作的機遇。三網融合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術背景和產業支撐,是媒介融合的必經過程,這使得我國傳媒業發現了媒介融合的新機遇。而媒介融合的新機遇 [1 ],也就為新聞評論寫作創新創造了條件。

隨著媒體技術和方式的不斷更新,新聞評論也在突破其固定的寫作模式,以求新求變來“寄生”於新的媒體平台,給受眾准備豐盛的精神和思想的“盛宴”,由此保存自己鮮活的競爭力,使其在快節奏的媒體業態變化中能給受眾帶去一些社會思考,在變化中仍不失力量,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仍舊蓄勢待發。

二、 當前媒體新聞評論寫作形態與傳播模式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傳遞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經歷了符號、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作為媒介的傳播階段后,當今時代的信息傳播更是進入了以報紙、電視、網絡、PC終端等多媒介融合的全媒體時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評論無論從寫作形態還是傳播模式上也都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媒體作為“黨的喉舌”,為樹立黨政機關的形象,經常發揮著重要的宣傳功能,在寫作題材上政論則是一種主要的方向,宣傳國家政策對黨政機關的決策作出分析和評論。然而隨著當前形勢下媒介方式的漸趨多樣,評論的新聞性變得更加強烈,它不再單單側重於對黨和國家政策的分析,而且針對當前值得評論的新聞事件和問題發表更多的意見,涵蓋了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娛樂等等方面,寫作范圍的更加廣泛成為寫作形態多元化的重要表現。

其次,全媒體時代下的評論寫作手法也趨多變,評論寫作一般以說理為主,大多在新聞事件的基礎上進行議論,寫作語言嚴肅、刻板,然而如今的評論則變得慣用修辭,語言也更輕鬆活潑。並且媒體在進行評論寫作時也更加注意以情動人,盡量削弱說教式的語言,少些大話、空話、套話轉而針對新聞事件注入更多理性的感情色彩,真誠表達作者甚至所代表媒體的觀點。這些變化都使得評論更容易加強新聞事件的傳播效果,為大眾所接受。

再者,以全媒體時代下的微博為例,從評論寫作的篇幅上來說,變得更加短小精悍,並且不再局限於“上傳下達”式的傳播方式,比在微博傳播過程中,微博使用者通過手機或電腦將信息上傳到網站,其跟隨者可以通過網絡再第一時間收到“博主”的信息,同時發表自己的評論,微博這一傳播過程給了每一位用戶同樣的評論自由與空間,充分體現了互動性、能動性、多向性和時效性。 [2]從點到面、點對點式的互動轉而到面對面的全方位互動,這種評論的自由化使得新聞評論在保持了原有的權威性的基礎上多了平民化,平民化隨之帶來的便是與受眾距離的拉近,最終帶來的就是媒體新聞傳播力的增強。

而對於新聞評論的傳播模式除了前面說到的從點對點、點對面的定向互動轉而到面對面的全方位互動外,還有傳播途徑的變化,比如一篇評論在報紙上發刊之后可能沒有其他途徑的傳播,然而全媒體時代則可以通過多途徑聯合刊發,線上線下齊頭並進,除了有報紙版還有在線電子版同時媒體還會運營一些自媒體平台,如:微博、微信等,這樣多途徑的傳播模式對新聞評論觀點的傳播無疑起到了重要的深化作用。而提起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傳播平台的應用不得不提起另一改變,由於受制於這些媒體平台的某些限制,也許在一篇報紙上需要上千字的評論寫作要在數百字之內精煉准確的表達作者思想甚至是媒體立場,這樣的傳播模式對於媒體從業者或者媒體來說勢必會帶來某些挑戰,也更加考驗媒體人的職業素質。

新媒體寫作呈現出區別於傳統文學的許多新的特質:第一,寫作的自由性﹔第二,發表的快捷自由﹔第三,寫作的互動性﹔第四,寫作的多媒體性。[3]自由性從寫作題材范圍的廣泛就可以體現,互動性更是表現明顯,多種媒介相互結合本就是全媒體時代下的重要特點。其次全媒體時代下的評論寫作還有一特點,就是“百字左右的短評”,有時要將在一篇報紙上發表的上千字評論以數百字的形式精煉准確的表達作者思想甚至是媒體立場發表在自媒體平台上,以“人民微評”為例,這樣的傳播模式對於媒體從業者或者媒體來說勢必會帶來某些挑戰,也更加考驗媒體人的職業能力以及對新媒體的適應性。

全媒體時代下的新聞評論在寫作形態和傳播模式上的種種改變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新聞傳播學的進步,這些改變具有創新性和挑戰性,同時改變所帶來的不止體現出公民參與社會事件能力主動性的增強和公民言論自由空間的擴大,還體現出新聞傳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

三、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的寫作創新研究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寫作如果還是以往的形式與態度出現在受眾的視野裡,那麼它很有可能會逐漸淡出受眾的視線。所以,新聞評論寫作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以下為本次研究所思考的幾個反面:

(一)政治宣傳性的弱化:

全媒體時代到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也在不斷深化,當下新聞評論的寫作也充分反映著這一現象:評論內容的政治宣傳性不斷弱化,並在寫作思想上更加開放與自由。

我國的新聞評論發展擁有漫長的歷史軌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歷了許多錯綜復雜的發展階段。長久以來,我國的新聞評論一直在政論本位的?繩下徘徊,政治色彩濃厚,這與其脫胎於古代論說文的先天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雖然“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的洗禮讓這條?繩出現些許鬆馳,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政論本位的傾向在新聞評論中依然存在。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騰飛,自然而然地為上層建筑帶來了許多良性變化。政治開明化與言論自由化進程不斷深入,社會變革力度不斷加大, 民生、文化藝術等社會問題日趨多元化與復雜化,新聞界從“獨家新聞報道之爭”向“獨家評論之爭”轉變的態勢日趨明顯[4],受眾對於新聞評論的閱讀需求也不再僅限於“被宣傳”和“被引導”,而是需要借助新聞評論這一輿論窗口更好地認識客觀事物,判斷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並進一步指導自身的社會實踐。這種受眾需求的上升迫使新聞評論中的政論內容做出一定程度的讓步,政治宣傳性不得不被適度弱化,而新聞評論的內容更多地聚焦於人民大眾,這與當代新聞評論的社會功能也是相契合的。

作者個人風格的引入也是新聞評論的政治宣傳性被一定程度削弱以及寫作思想自由開放的重要表現。從當年魯迅筆下的“匕首和投槍”到今天《人民日報》的時評專版,凌厲的政治批判性與針對性可能已然不再,但在更紛繁復雜的、更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社會焦點問題中,這種指向鮮明、立場明確的寫作精神並沒有被時間洪流磨滅,而是被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繼承並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政治宣傳性的弱化允許了評論作者在文字間加入自身的主觀認識與寫作特點,這種現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聞評論走入同質化的死胡同,每位作者截然不同的個人風格也有利於新聞評論樹立差異化特征,給了受眾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既是時代精神的回歸,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訴求。

(二)追求標題生動和新穎:

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的標題更加多樣化,不僅數量越來越多,質量也呈現著良莠不齊之勢。追求標題的生動與新穎無疑是吸引受眾關注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閱讀量以達到評論傳播效果的必由之路。

標題是新聞評論的半條生命,是評論主題內容和精神的濃縮與升華。好的評論標題“以目傳神”,有著吸引讀者閱讀的藝術魅力﹔反之,文章雖好,標題卻一般化,這樣的標題對讀者就會產生擋駕的負面效應。[5]在當今信息爆炸的全媒體時代,受眾對於新聞評論的閱讀呈現出很強的“快餐色彩”,許多在內容方面達到高水准的文章由於沒有一個吸引眼球的標題而在浩如煙海的信息圍攻下被受眾忽略,失去了其應有的傳播價值。而如何最大限度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當今許多評論作者都選擇在標題上追求生動與新穎,爭取贏在與受眾眼球的第一次接觸上。

生動與新穎並不是相區別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許多新聞評論標題在保証新聞性的前提下,靈活運用修辭手法與各種句式,力求語言的精妙與生動,往往能在第一時間抓人眼球,取得意想不到的社會效果﹔反之,一些新聞評論標題巧妙地突破了既有規則的限制,以嶄新姿態呈現給受眾,那我們基本上也可以說這個標題是足夠生動的。

全媒體時代的新聞評論標題正在向生動和新穎的道路上快速前進,主要體現在非典型句式的應用、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內涵典故的引用以及在受眾立場上表達鮮明觀點等幾個方面。

(三)選題具有前瞻性

時代在變,但是新聞評論的題材源頭不變,新聞評論的選題來源於現實生活。全媒體時代下,各種信息瞬息萬變、稍縱即逝,受眾在逐漸適應這種快速收集、瞬間篩選信息的節奏,所以新聞評論寫作不可以隻將目光局限於眼前,而是應該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理清新聞事件的發展脈絡,分析新聞事件的發展規律,並對新聞事件的發展趨勢做出一定預測。該要求具象到新聞評論的主體上就是新聞評論選題必須具有一定前瞻性,能夠在新聞事件發生之時甚至發生之前以標題形式獲得受眾關注,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公眾的實踐活動進行積極有益的指導。

評論作為發言者思想的表達,其前瞻性思維的流露不亞於國家領導人對國家戰略的部署。所以擁有前瞻性的思維確定選題的對於一個表達者來說完全可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四)新聞評論寫作草根化

隨著博客、論壇、微博等新型傳播形式的出現,新聞評論的寫作也日趨大眾化、草根化和普及化。這種來自民間的文章,雖然魚龍混雜,但不可否認的是,也為我們帶來了大眾的聲音,帶來了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對於新聞評論界思想的繁榮、文風的進步有促進作用。這些草根評論文章,形式多樣,有的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有的奮筆疾書淋漓酣暢,有的幽默生動談笑風生﹔其中雖然不乏恨鐵不成鋼的批評之聲,更多的是拳拳的愛國愛民之心和伸張正義的吶喊﹔有立於高山遠眺大海的從容,也有從平凡入手,於點滴看深遠,以小見大的睿智﹔讓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風,也從內容和形式上印証著人民群眾有無限的創造力。我們主流媒體應該放下架子,重視、學習這種清新自然、生動活潑的寫作風格,並加以創新,而不是一味排斥、否定。也隻有這樣,我們寫出的新聞評論,才能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而不是令人生厭的官樣文章和八股文章。

隨著這種草根化的出現使得意見領袖的來源也呈現草根化的特點,而意見領袖的出現打破了沉默的螺旋的旋轉機制,使其旋轉的力度逐漸減弱。而隨著新媒體時代下這種草根化的出現,出現一種“反沉默的螺旋”的現象 [6 ]。隨著“反沉默螺旋”現象的出現這種草根化的意見領袖也越普遍。所以我們在新聞評論寫作創新中重視意見領袖,尤其是草根領袖,會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說出不一樣的道理。

(五)評述融合化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傳播媒介為大眾獲取信息帶來許多便利,各類新聞報道與新聞評論都以各種途徑出現在受眾的視野中,而兩者的界定也在日趨模糊化:許多新聞報道中夾雜著評論意味,而許多評論中也穿插著對新聞事件的敘述。寫作新聞評論,不可以太過拘泥於形式的束縛,而是應該跳脫出來,將敘述與評論加以有機的雜糅與融合,追求筆法的生動活潑,在夾敘夾議中完成總起、過渡與總結的過程,充分揭示新聞事件的內涵,深化受眾對新聞事件的認識。

由於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動靜結合、深淺互補”等特點的影響,新時代下新聞事件的媒體表達為應對新的時代機遇和各種新媒體表達方式的挑戰,新聞評論在其表現方式和媒體的運營方式上都產生了微妙且符合時宜的變化。為了適應全媒體傳播重新架構傳媒形式的實際意義要求,新時期的新聞評論針對即時交互的信息傳播特點與參與互動式的新型受眾類型,踐行全媒體採編實踐,使信息形式與結構發生變化,將新聞內容細分為新聞事實與評論觀點等多種形式,並按其區別形式進行內容的梳理,實現新時期評論內容的變革、新聞資訊的整合與自採內容和自發內容的有效豐富、傳播。

在全媒體時代,一篇可以產生足夠傳播效率的評論文章不再是單純的作者立場與觀點的堆砌,在更多數情況下,評論會向著更加“寬大”的方向前進,評中有述,述中點評,使受眾減少對評論事件報道的依賴,既提高了傳播效率也使新聞事件與觀點思考結合,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以互聯網、移動類媒體為代表的新媒體迅速發展的傳媒生態環境--“全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傳媒技術的變遷給新聞評論帶來了突破,不斷的影響著媒體業態的變化與新聞評論實踐的發展。由此,新聞評論寫作形態更加多樣化,傳播模式更加年輕化。所以,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評論寫作創新之路雖坎坷但是會很精彩。(作者系臨沂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夏虹“三網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研究[D].南昌大學 2012

[2]楊曉茹. 傳播學視域中的微博研究[J]. 當代傳播,2010-03-15

[3]袁立庠. 微博的傳播模式與傳播效果[J].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30

[4]王穎.新時期《人民日報》新聞評論研究[D].湖南大學 2008

[5]胡文龍.毛澤東怎樣做新聞評論標題[J].新聞與寫作,2005(12):36-37

[6]楊立月.新媒體語境下的反沉默螺旋現象—以網絡傳播為例[D].吉林大學 2012

分享到:
(責編:謝琳(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