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好编辑 致敬图书出版人【4】--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出版

聚焦中国好编辑 致敬图书出版人【4】

2013年03月25日11:24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编辑的养成之道

金马洛主持“编辑养成之道”沙龙的环节,他借刘瑞林的三个故事发挥,请现场的几位编辑讲他们的“养成“的经历与经验。

大百科出版社的学术编辑郭银星说:我们讲养成,我的感受是这个“养”字。这个“养”字大概就是涵养、润养、温养,就是一种浸泡在一个文化环境里这样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编辑,作为一个做书人,你自己要首先喜欢读书,你首先就是一个读书人。她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故事,学文学出身的她喜欢历史,自己在八十年代末把当时台湾中研院160多种口述历史都读过了。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概念,就是做一个好的历史工作,实际上在于史料,不在于后面的人怎么样论,因为论总是在一个阶段对这个历史阶段的一个评价。2005年的时候,她去台湾中研院引进这套书。台湾中研院所长很吃惊,没想到她对这套书居然熟悉到这种程度,他说他自己都没有全看,她第一批把他们的20本书签下后,没有一分钱支助,这些书没有亏本,但也没有赚大钱,但在业界和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谭永平是人教社的编辑,他谈到人教社是一个编研一体、学术立社的文化氛围,在这里比较重视科研的工作,所以很多的编辑都是要写教育科研类的论文,编辑必须要适应这种环境。教材编辑更多是要融入团队。每一本教材的编写,都依靠几十个人的一个团队一起研讨问题。做出一个样章后,要拿到团队里面去讨论。这样一个深度参与的团队合作方式,对一个教材编辑的成长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环境。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曾健说:每一个编辑手里有一个好稿子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珍惜的感情,要把它的美表现出来。如何才能做到,需要编辑有四心:要开心、要用心、有好奇心和爱美之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沈元勤先生在演讲中讲到了编辑的十种能力和培养编辑的五个方面。他举例说:“我们原来有一个编辑,带他去见吴良镛院士,他后来参加一些院士的大会,觉得非常兴奋,因为他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多高端的作者,从他们的讲话里面可以受到很多的教育,而且在书的品牌意识方面也得到好的评奖。”建工社实行导师制已经十几年了,用这种方式对新编辑进行传帮带,使编辑能够迅速地成长。国家的出版项目尤其是重大的项目,建工社会要求主任和编辑以项目管理的办法带一批年轻编辑参与,参与进来让他能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重要的作者, 从而使年轻编辑快速成长。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胡守文、中国青年出版社前社长胡守文在沈元勤提出的十种能力之上,又增加了一种能力。他说:“好编辑要培养云思维习惯”。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社长于国华先生认为,成为好编辑有“三做”:一是严肃做人,诚信笃实。人做不好,不可能做好后面的东西,所以是严肃做人,诚信笃实。二是严谨做书,就是做学问,执着求真。做编辑的如果没有这个精神,不可能成为好编辑。三是要严格做事,精益求精。

分享到:
(责任编辑:宋心蕊、燕帅)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