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9期

论舆论多元化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的影响

张举玺

2013年11月14日13:24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摘要】舆论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苏联新闻改革的措施之一,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舆论多元化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新闻自由,而是为了配合戈氏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允许媒体多元化揭露所有阻碍全面改革的缺点和不正当现象,以争取群众“自下而上”的支持,避开苏共保守派势力的阻挠,推进改革。然而,舆论多元化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偏离了原定目标,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造成了严重影响。重新回顾与厘清舆论多元化的内涵与性质,有助于我们立体观察它在实施过程中的嬗变,以及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造成的严重危害。

【关键词】舆论多元化;新闻思想;苏联晚期

戈尔巴乔夫当年倡导和实施的舆论多元化,一直备受俄罗斯新闻学界的关注和争议,至今未休。有学者认为,“舆论多元化”本身是个政治术语,它由“政治多元化”演变而来,即各反对党派借助媒介舆论,各抒己见,形成多元化政治观点,以影响和动摇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地位。也有学者认为,舆论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为了借助媒介力量,构建多元化舆论场,以分散苏共保守势力的注意力,推进政治经济改革而提出来的。这里,笔者试图从新闻传播学角度来考察舆论多元化,并探讨它对苏联晚期新闻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一、舆论多元化的含义

“舆论多元化”是由“舆论”和“多元化”组合而成的。

1.舆论

关于舆论的概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人们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都认识到了舆论的重要性,然而,对于舆论的定义,至今没有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共同意见即舆论。但是,学界对这种定义并不看好,原因在于舆论的核心本体是“意见”还是“态度”,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消除分歧,学界不再仅仅停留在舆论是什么的争论上,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舆论应该包含的若干要素,比如“议题”“公众”和“共同意见”等,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找出其间的共性含义。但是,学者们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侧重点不同,不管怎样去分析和揭示舆论要素,都无法找到舆论的普遍特性,因此对舆论所下定义,都存在学科的局限性。

虽然让多学科普遍接受的舆论定义没有找到,但是学者们在大争论中却发现,不管从什么角度去定义舆论,“意见”始终是舆论研究的核心。也就是说,舆论的本体是“意见”。意见的流动问题始终是舆论传播所关注的核心。这里的意见是指对某一事情的一定看法或想法,通常是通过态度、信念和价值来表现的。若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意见概念,意见即对某种态度、信念或者价值的言语表现。换而言之,意见也可以用行为去表达,比如用服从或者抗议等方式表现出来。

这样说来,态度与意见之间也存在差别,具体地说,态度是对事物的一种基本倾向,是一种直接和直观的感性定向。意见则是对某种时局的理性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舆论形成过程有两个要素密不可分:一是自发地产生于群众的议题,二是被利益集团有目的地引导。社会一旦发生什么新问题,就会有相应的议题或思潮出现,一些人会敏锐地把握时机,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经济基础上,用既有的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达对该问题的意见和态度。随着持有类似意见和态度的人群在一定时期内逐步聚集,在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内不断传播,最后凝聚成令人注目的社会议题或群体意见。在这种语境下,某些政治团体领袖或权威人物,会根据社会群体的意愿,有目的地迎合需求,积极设置议程,提出相应主张或号召,以引起社会广泛共鸣,最后形成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意见或态度先从群众中来,经权威人士有目的地设置,再传播到群众中去。[1]

新闻媒介在反映社会舆论,积极推动、促成和引导社会舆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一种社会舆论若只停留在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中,它所发挥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的广泛传播,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所以新闻界又被公认为“舆论界”。有的政治集团利用新闻传播工具放出“政治空气”,以试探社会舆论反应,这是对新闻工具舆论作用的进一步扩张。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方式,舆论与新闻关系密切。[2]

新闻媒介不时介入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中,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并代表舆论,二是引发舆论,三是引导舆论。[3]

由此可见,舆论即群众的言论,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针对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以言语、情感、行为等方式表达出来的大体一致的信念和态度,通过新闻媒介,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以唤起民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注意力,最后凝练成社会舆论,以达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目的。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