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九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学子论文]从自我表达到公共讨论:城市社区论坛与公民社会建构

——基于“宁波新北仑”社区论坛的分析

洪燕

2013年11月21日14:36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本文在概要回顾公民社会理论以及媒体与公民社会建构之复杂关系的基础之上,重点分析城市社区论坛用户在其中对社区事务的公共讨论的实现方式,以及这种公共讨论对于公民社会建构本身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我表达是社区论坛用户在论坛中发起环境议题讨论的主要方式,而共同的地域空间和共有的生活经验促成了论坛用户对环境议题的公共讨论。在此过程中,社区论坛为社区居民参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区事务提供了一层全新的公共空间,也为在地的公民社会建构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论坛; 社区; 公民社会

引言

近年来,城市社区的网络论坛得以兴起与发展,不断成为社区居民获取社区信息和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和平台,与此同时,社区论坛这一形式为我们探讨网络的政治和社会功能提供了全新的面向。作为城市社区的网络论坛,它以特定范围的居住区域为界限,主要使用对象和传播对象为同一个居住区域的市民,存在一定的地域界限;但同时它又在既有的居住空间里植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这个空间使本来互相陌生的社区居民建立社区认同和参与社区事务成为可能,并进而为在地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了空间。从这个面向来看,以居住地为基础的社区确乎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织单位”、“社会合作与自治的具体场所”以及“民主生长的基础和空间”(林尚立,2003)。这个过程中,网络论坛用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从而间接型塑并巩固了这一基于共同地域空间而形成的社区共同体,这里的社区共同体更接近于安德森(2002)所述的“想象的共同体”,此种共同体的形成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黄杰,2002)。

“宁波新北仑”网是北仑地区提供生活资讯类等服务信息的社区论坛,下设“阿拉宁波·民生”、“阿拉宁波·生活”、“阿拉宁波·对话”、“阿拉宁波·文化”“和阿拉宁波·休闲娱乐”等分栏目,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新北仑本地最具影响力的网上社区,是北仑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媒体之一。具体到社区论坛上的主题讨论,帖子内容涵盖了当前诸多社会关注焦点——环境危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管理体制、腐败和地方治理危机、贫富两极分化等。在帖子讲述中,网友普遍引述自身的生活经历引发众网友对相关社区事务的关注,而共有的生活地域和相似的生活经历也为其进入公共讨论提供了可能。北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大量问题,在民众公共参与意识高涨的今天显然不可能成为一种沉默的存在,而社区论坛所提供的就是民众发声、实现自我赋权的载体。在此过程中,民众对于实际存在的北仑大社区多了一种基于虚拟社区而生发的认同,而在地公民社会的建构也因此多了一种可能。本文着重探讨城市社区论坛用户在其中对社区事务的公共讨论的实现方式,以及这种公共讨论对于公民社会建构本身所带来的影响。

一、公民社会理论及其调试

公民社会(经常又叫作市民社会)这一概念以及在这个概念基础上所形成的公民社会理论本身,在中国语境下是很难找到其原初论述的形态的。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当时它所指称的对象是“政治共同体或城邦国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组成城邦是“为了追求自足而且至善生活”(亚里士多德,1997)。后来,以黑格尔和马克思为代表的近代思想家将公民“从生产和交换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定义为市民社会,认为它们“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而也就是在形式普遍性中的联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通过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黑格尔,1982)。”

“公民社会”概念亦吸引了我国不同学科的学者投入思考与研究。比如,历史学家关注民间社会组织——乡村士绅集团、城市商业协会、市井社会聚集场所的发展,他们试图证明,传统中国存在有组织的公共空间及其活动,或称“第三域”(Philip C.,1998)。政治学者挖掘社会力量及组织形式——社会参与和选举的增长,他们试图证明社会多元力量的组织进展(Cordon White,1993;Baogan He,2004);社会学者则观察社会连带(Ties)组织,特别是集聚公共利益的次级组织——公民团体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以证明这些组织不同于官方的、构建公民社会的作用(Victor Nee,1992,转引自蔡晓莉,2006)。

然而,上述分析范式在中国现实层面却甚少得到回应。简而言之,中国诸多社会组织在公民社会意义上的特征——公共角色、独立性、推进公民社会成长等含义——并不十分明晰,这也提醒我们公民社会这一社会形态在中国的运行和发展尤其需要全面审视。鉴于上述文献回顾,本研究将关注点置于城市社区论坛与公民社会建构之关联,一来是为探讨这一全新的社区形态在现实层面的运作样态,二来也是为避免陷入上述针对现实社会组织所开展的研究所陷入的困境。本文接下来部分将就社区网络与公民社会的重要衡量要素——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关联展开论述。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