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毕淑敏谈综艺首秀:上节目只为报答文字(图)

李夏至

2014年06月12日11:25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毕淑敏谈综艺首秀:上节目只为报答文字(图)

  本报记者 李夏至

  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简称“汉听”)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简称“成语大会”)在今年春天的开局明显有些慢热。相同班底制作,节目形态大有创新,但“成语大会”的收视率却难敌“汉听”,直到播出后期,才逐渐吸引了一批忠实观众。对在节目中担任嘉宾的毕淑敏、郦波和蒙曼来说,“成语大会”面临的处境,折射出的虽是传统文化危机这一老问题,但也亟待得到社会关注。

  谈起参与节目的初衷,三位嘉宾不约而同地表示,是因为看到了“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缺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曾专门翻阅过近几十年来有关成语的研究论文,发现“相比于其他语言学研究领域,资料少的可怜”。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则看到,成语一方面受到网络语言的冲击,另一方面出现被误用的情况。“比如七月流火,原指天凉了,现在被很多人用来描述酷暑。”她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媒体应承担一定责任。

  “有文化缺失与价值缺失,才会产生相应的呼唤,才会有文化类节目的回归与最终形成的热潮。”郦波直言,去年以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形成了一股热潮,多少反映出当下的母语文化危机,或者说母语文化正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他把文化类电视节目比作当今时代的“民学”,“它使得教育走出象牙塔,真正地面向最广泛的大众,实在是一件功莫大焉、善莫大焉的事情。”毕淑敏也认为,电视通过自己的传播力量来宣扬文化,“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文化类电视节目必须兼顾观众,要在传播方式上下足功夫,这也是三位嘉宾的共识。蒙曼直言道,“节目必须做好设计,做到娱乐与文化的统一。从外在形式上看,必须有趣;从内在意蕴上看,还要有意义。结合好了,节目好看了,文化担当也就在里面了。”对郦波来说,他表示虽然个人不太关注收视率,但学者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考虑观众的接受度,“我想告诉他们什么,引导他们什么,和他们想听什么,想了解什么,这之间一定要有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如果只是投其所好,有时未免下里巴人;如果只是阳春白雪,又难免曲高和寡,失去沟通与交流。”

  “文化节目可以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文化与今天人们的生活、情感、情趣对接,让传统文化为今天和明天服务。”蒙曼透露,在节目中她尽可能“不掉书袋,用通俗一点的故事把典故表达出来。”她认为这样的参与方式,确保了节目的准确性和权威感,呈现效果应该也还不错,“至少我的家人,包括退休的老人和念中学的晚辈,都听懂了。”

  深度对话

  毕淑敏谈综艺首秀:

  上节目只为报答文字

  问:此次参加《中国成语大会》,被外界称为您的“综艺首秀”,是什么促使您接受节目邀请?

  答:我对文字的感情,就像一个老农对于他的锄头和耕牛的感情。语言文字于我恩重如山,看到成语被误用、滥用、肢解甚至破坏,心中痛惜。我觉得自己要为成语的健康传承和发扬光大,尽一点绵薄的力量。接到成语大会的邀请,感谢他们的信任,就欣然接受了。

  问:您觉得成语对于您的生活和文学创作有什么作用?您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使用成语有什么样的心得?

  答:我喜欢成语,觉得成语源远流长,有的成语本身就是一则故事、一幅画、一个警句,我对成语抱有敬畏之心。我以前有时成语用得不太多,是怕自己用错了,理解不准确,怠慢了成语。参加这次“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对我自己也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频率不由自主地就比以前要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问:相比于传统文学的遣词造句,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语言更倾向玄虚,很少使用成语,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答:网络小说是一个品种。一些人喜欢这种方式写作,一些人喜欢阅读这种作品,我觉得都是正常的。成语并不会因为在某些场合不被应用,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光彩。我相信成语的光芒将穿透时光。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