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

(行进中国)福建“造福工程”向贫困宣战

张金川 钟旖 吕巧琴

2014年12月25日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行进中国)福建“造福工程”向贫困宣战

坐在自家的实木沙发上,82岁的许锡邦老人一边为客人添茶,一边感慨,“我在泥墙屋子里生活了五六十年,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住进新房子。”

许锡邦老人的新居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南阳镇的宏福小区。小区内,清一色白墙灰瓦,客家建筑风格明显,既有农民别墅,也有公寓式套房。

从30里之外、山沟沟里的南阳镇朱斜村搬到宏福小区,许锡邦老人一下子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老人的生活也改变不少,“每天在小区里溜达晒太阳,带曾孙,赶集买菜又很方便,孩子在外打拼也放心。”

带给许锡邦老人新生活的,是“造福工程”的实施。从1994年开始,福建在中国率先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将长期散居偏远山村或偏僻海岛的村民,整体搬迁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教育、文化、就医、就业等条件,从而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宏福小区就是当地政府在集镇规划建设的一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环境优美,农家书屋、篮球场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该小区第一期安置56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涉及15个偏远行政村的村民,多为2010年6月一场特大洪灾的受灾户。

“受灾那年,我全家14口人分散居住在临时帐篷、村委会、学校、亲戚家。”住在宏福小区的黄同珍提起旧事,仍不胜唏嘘。2011年开春,黄同珍和许多受灾民众一起搬进了新房,过了一个团圆年。

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许锡邦老人算了一笔账:房屋占地面积100平方米,造价17.9万元(人民币,下同);得到政府5.7万元的补助,自家花只费13.2万元就住进了三户一单元、两层半的新村式农民别墅,“受灾之后政府帮助建新房,真是想都不敢想。”

距离上杭县几十公里的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觉川村里,第一户迁入育秀小区的村民谢宝珍在人均6000元的政策补助下,也从原先的地质灾害点搬进了3层半320平方米的新家,“现在,白天干活,晚上跳广场舞,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走进觉川村,记者看到农田里,村民们正在为刚种下的火龙果苗搭温室棚架。“新家安好后,觉川村大力发展香菇、红菇、珍贵苗木等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让村民能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下洋镇副镇长徐永招满怀期待。

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下党新村内,一栋栋新建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电网、电视信号、手机信号全覆盖,中小学、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下党新村是一个“造福工程”安居点。

“以前和丈夫的弟弟一家人住在一起,10个人挤在100多平方米的木头房子里。房子还漏水,每逢下雨天,都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如今,王菊芝入住下党新村的小洋楼,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也买进了家,还种了两三亩的茶叶,“交通方便多了,钱也多赚了。”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曾先后三次前往调研帮扶的下党这个昔日贫困乡,已是旧貌换新颜。当年“披荆斩棘、跋山涉水”徒步行走的“羊肠小道”,现已变成水泥硬化公路和正在改造中的沥青混凝土道路。说起23年前的通电,刘明华感慨不已,“从一片漆黑到灯火通明,你想想该多激动,很多事情可以做了,不像以前都是点火篾。”

在龙岩市扶贫办负责人眼里,实施“造福工程”是贫困山区农民摆脱贫困、提高发展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更是贫困乡村农民走出大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助推器”。

迄今,龙岩市已整村搬迁行政村30个、自然村1134个,新建集中安置点375个,其中今年完成搬迁安置危房改造8300户、35553人。21年来,“造福工程”每年都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造福了千家万户。(完)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