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 集体
采编过程
1.事件报道:抢时间、重引导;追进展,重思考。
杭州7·5公交车纵火事件事发休息日下午,浙江在线采编人员坚持 “大事不缺位”原则,网站领导、记者编辑第一时间全员赶回单位、赶赴现场。18:04:13,事发后一小时即发出报道《杭州西湖边K7路公交车爆燃 多人被送往医院》,短短236字,时间落点及时,信息传达准确,是省内官方媒体发出的第一篇权威报道;18:50:48,从杭州市一医院发回第二篇报道,也是首篇关于救援伤者的报道;连夜采写的综合报道《为正能量点赞!杭城公交燃烧现场市民纷纷施以援手》,敏锐抓住事件中英勇救人的杭州市民,人物刻画客观,为舆论引导申发造势。此后10天,浙江在线发出配图文字报道60余篇约5万字,视频20余组时长约50分钟。
整组报道始终坚持不断跟进,不断扩展,纵向关注事件救援、调查进展、后续安排,横向关注伤员伤情、嫌犯动因、救人英雄、安全防范等方方面面,没有错过任何重点节点的报道。报道从表象描述深入本质思考,关注事件,关注事因,更关注事件中的人,走向对人性扬善、社会治理等问题的思索和追问。
2.原创评论:抢落点、重时效;深延伸,大策划。
事发后浙江在线评论员几次亲历现场,推出《烈火之下,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等系列评论,首推“杭州力量”,引导正能量。浙江在线不仅刊发了评论,抢到了第一时间落点,更捕捉到了新闻事件的线下延伸,成功举办和组织了“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主题座谈会。座谈会邀请到省社科院副院长毛悦、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先春、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健儿、7·5公交事件见义勇为者刘鹏涛、王磊等14人,就“如何延续‘杭州力量’”、“杭州城市文明如何进一步彰显”、“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如何不做冷漠的围观者”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邀请这些人物时,浙江在线也是深思熟虑,多方商讨,做到了新闻事件面面观,线上线下立体式呈现。同时,浙江在线对这次座谈会做了深入的报道和总结。
3.事件+观点:正能量,重舆论;广扩散,大影响。
无论是新闻还是评论,都要有持续性、影响力,做到读者、网民、新闻媒体全互动,浙江在线在新闻实践上确实是这样做的。
无论是新闻报道、原创评论还是线下座谈会,浙江在线的报道和活动都被广泛传播,同时编辑坚守渠道、坚持推送,第一时间通过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弹窗等积极宣传正能量,呼吁整个社会为救人的平民英雄点赞。新浪微博“微直播”栏目全程关注主题座谈会,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周范才、香港文汇报执行主编彭凯雷、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张国栋等近50名知名媒体人纷纷在微博、微信上转发评论、专题、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整个线上线下互动,全国累计超过60万网民积极参与讨论,浙江在线同时展开了“微互动”与网友讨论,积极引导,创新了媒体传播新途径,造就了新闻评论的新篇章。
社会效果
1.报道及评论传播量大,转载量高。
杭州7·5公交纵火事件发生后,浙江在线新闻报道速度快,第一时间告知信息,首发报道被广泛转载;引导准,对救人英雄的采写几乎无一遗漏,英雄群像综合报道为后续评论申发造势;内容全,全媒体进现场,多角度做呈现,讯息传达与舆论引导并举,严谨客观与人文关怀俱在,专题中10多篇作品因翔实、准确和专业被广泛转载。
原创评论“烈火下,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刊发后迅速升温,新华网、人民网、大江网、东北新闻网、红网、南方网、海南网、四川新闻网、重庆新闻网等门户网站纷纷首页转载,全国网站累计转载100多篇,引起较大反响。浙江在线总点击量超过80万次。
2.线下座谈会影响力大,舆论引导强。
“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专题座谈会,积极联系有关专家、公众人物、媒体人士、意见领袖。座谈会召开后,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迅速推出了“线上参与”活动,座谈会迅速跻身当日微博十大热点话题,参与网民一度高达60万人次,点赞分享及评论转发超过10万次,参与话题的线上专家学者近百余名。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坚、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主笔周范才、香港文汇报执行主编彭凯雷、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张国栋等近50名知名媒体人纷纷在微博、微信上转发评论、专题、活动,形成了可观的社会影响力。
3.首提“杭州力量”成舆论焦点,关键词效应深。
“烈火之下,凡人善举铸‘杭州力量’”之后,“‘杭州力量’让生活更有勇气”一文再次引发舆论阵地的热议。浙江在线率先提出的“杭州力量”也作为一个专属名词成为新闻和舆论的“焦点”。 浙江日报数采中心、钱江晚报、杭州日报、浙江手机报等纷纷引用“杭州力量”这一关键词,社会影响力急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