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 集体
采编过程
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升级,这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这个中国梦的,正是千千万万被誉为“当代鲁班”的蓝领人才。为加快蓝领人才培养,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也由此被称为“职教年”。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背景下,北方网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一直着手策划相关选题。
2014年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七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将一只象征中德合作的鲁班锁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而这把鲁班锁恰恰是由坐落在天津的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的。近年来,天津的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李克强总理送出的这把鲁班锁,让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扬名,更让天津职业教育的成果站上了国际舞台。契合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大背景,结合李克强总理赠送鲁班锁,再加上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正是设在教育部和天津市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内,三项与天津相关的热点叠加,北方网敏锐地意识到这就是职教选题的抓手,立即开展策划,决定采用新闻访谈的报道方式阐述该主题,并将访谈题目定为《“当代鲁班”的中国梦》。
主题和思路确定之后,北方网成立由记者、编辑、美编、摄影、视频、主持人组成的报道小组,深入调研了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制作鲁班锁的全过程和引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还了解了天津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的现状以及在津企业招聘高职学生用工等情况。在访谈嘉宾的选择上,也花费了一番心思,邀请了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的专家和天津市教委、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鲁班锁制作团队代表。
此次访谈以李克强总理赠送鲁班锁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对中国职业教育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天津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分析,从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角度全方位剖析成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提出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从“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的希望与要求。
1.内容丰富,观点明晰。访谈中,职教专家评议职教“天津模式”对全国职教发展的示范意义,详解发展职教对制造业实现“中国梦”发挥的作用。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师及学生代表从自身角度讲述职业教育发展的特色办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出彩的机会,让千千万万个“当代鲁班”成就“中国梦”。天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全面介绍天津在职教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新政策背景下天津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蓝图。
2.传递职教发展正能量。“次等生才上职业教育院校”、“宁愿上三本也不上职业院校”……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此次访谈中,嘉宾及时解答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疑惑,畅谈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职业院校毕业生现身说法,表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职业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新途径,增加了学生及家长对教育改革的理解,消除其以往的偏见,使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充满希望,传递了职教发展的正能量。
3.手段创新,形式创新。该新闻访谈在网络视频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新媒体的特点,增加了微直播和即时互动,在微博上进行访谈的图文直播,嘉宾现场与网友即时互动,网友纷纷转发、回复、点赞,形成了良好互动效果。此外,访谈现场由演播间搬到了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制作鲁班锁的车间,采用多讯道、多机位等视频技术,不仅穿插回放李克强总理当时赠送鲁班锁的视频,更全程演示鲁班锁的拆解过程,突显鲁班锁的精密制造工艺,使访谈更具贴近性和立体感,也让观看访谈的网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4.内容丰富、采访全面。该新闻访谈除了现场访谈的内容展示外,还增加了访谈前期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家和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负责人的采访,介绍了天津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发展成果。记者还走访了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和部分职教毕业生,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角度介绍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情况,畅谈职业教育就业前景,让网友更加全面地了解访谈的背景。此外,还通过数据新闻的形式,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解读,设计新颖,可读性强。
5.设计简洁,逻辑清晰。该新闻访谈在页面设计上,除全程访谈视频及文字实录等内容的展示之外,为方便网友观看,将访谈全程按照逻辑顺序分为4个区块依次排布,并将每个分区根据其内容特点进行设计,提炼嘉宾观点、突出网友问答,并采取多种图文展示方式,让网友一目了然。此外,运用高清图、轮显图等多媒体手段增强现场感。
社会效果
该新闻访谈在媒体融合方面,北方网首次启用天津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专业的主持能力、娴熟的现场操控以及巧妙的沟通引导,为此次访谈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网络媒体与广电媒体融合报道的成功范例。
该新闻访谈充分应用新媒体的特点,在微博上对访谈进行图文直播,嘉宾现场与微博网友即时互动,网友纷纷转发、回复、点赞,形成了良好互动效果。同时,为了适应网友在移动端的阅读需求,访谈页面中加入二维码扫描功能,实现“一云多屏”(访谈内容同步在PC屏、IPAD屏、手机屏展示)的阅读效果,并且增加了“一键分享”按钮,让网友能够即时在微博、微信、QQ空间等移动平台分享,扩大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微传播的裂变效应,使访谈的舆论引导效果倍增。
该访谈不仅在本市和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更是吸引了不少供职海外的高职毕业生和企业的关注。网友留言表示,通过访谈对职业教育有了全面了解与认识,很多人消除了以往的偏见,看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该访谈内容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纷纷来电咨询,希望以此主题继续进行采访报道。截至目前,访谈作品页面总访问量突破63万人次,微博互动留言近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