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傳媒頻道
|
人民網研究院
——2019年復旦大學篇
獎學金簡介
2019年頒獎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大學
|
清華新聞學院
|
中國傳媒大學
|
武漢大學
|
復旦大學
|
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
廈門大學
|
四川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清華計算機系
|
哈工大
|
陝西師大
|
人民網
>>
傳媒
>>
傳媒專題
>>
人民網獎學金
>>
復旦2019
歷年獲獎名單
2019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范佳秋、周源、王雅琪、何敏君、郭奕諶、文燦
2019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
一等獎:梁方圓、王風范
二等獎:李泓、王崟欣、俞宏浩、許凱豪、王躍
三等獎:趙知樂、鄒凱欣、馮文麗、陳禹潛、張鈺杰、程欣然
往年獎學金獲獎論文回顧:
2018復旦大學篇
2017復旦大學篇
2016復旦大學篇
2015復旦大學篇
2014復旦大學篇
2013復旦大學篇
2012復旦大學篇
優秀論文一等獎
(1)
插入文字代碼如下
梁方圓、王風范
網絡環境下自媒體“洗稿”的版權問題探究——以新聞版權模糊性為視角
長期以來,對於新聞版權(又稱著作權)的爭論一直存在,從大眾媒介時代關注時事新聞的界定,到數字化媒介時代提出聚合類新聞平台的轉載鏈接問題,再到自媒體井噴式發展的當下,“洗稿”行為層出不窮,對此是否侵權的討論也未曾休止。而本文旨在基於新聞版權的模糊性來探討“洗稿”行為究竟是否造成對版權的侵犯,結合現有的網絡環境,分析法律在著作權客體、歸屬問題以及合理使用的邊界問題上存在的不確定性,並進一步探究該爭議背后的價值理念傾向,探索在互聯網環境下新聞版權保護的必要性與可能性,並為新聞業和我國法律的發展提供一點思考。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
(3)
李泓
社交語言新變體對社會互動機制的承繼與重構——試析社交媒體中的字母縮寫應用,以微信為例
通過對復旦大學不同院系學生關於微信聊天中字母縮寫使用的質性訪談,可以發現,字母縮寫作為社會交往形式的新變體,在互聯網新語境下重構了群體身份和信息獲取的區隔。實用主義、游戲性質、社交慣習及參考群體於多個層面推助了字母縮寫的衍化與擴展。探討這一后現代“語用游戲”對理解新媒體場景中社會如何展開互動有一定裨益。
詳細 >>
王崟欣、俞宏浩、許凱豪
試論媒介融合的組織框架建構——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媒介融合實踐為例
隨著網絡技術在世界范圍內的日益普及和滲透,我國學者從20世紀末便開始關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互動、整合與融合的問題,直至2004年蔡雯教授將“媒介融合”[1]從國外引入,學術界才開始出現對於“媒介融合”的學理性研究。2010年“三網融合”試點和2011年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我國媒介融合的學術研究才得以取得重大進展。目前,我國學界圍繞媒介融合所開展的研究呈現多角度、多方面的全方位態勢,但其中基於媒體組織框架建構的媒介融合研究卻相對缺乏。
詳細 >>
王躍
人民網《三評》專題評論話語特色研究
網絡專題評論是新聞網站強化內容競爭力、提升輿論影響力的重要內容。本文綜合運用內容分析法和話語分析法,以人民網《三評》專題網頁的所有文章為研究樣本(N=24),分析主流媒體網絡專題評論的話語特色,探討其提升信息傳播力和輿論影響力的方式。研究發現,《三評》系列評論在文本上具有篇幅短小、標題論辯色彩強、大量使用隱喻等特點﹔在語境層面通過聚焦批評企業問題、建構法治價值認同等方式來引導輿論,進而發揮主流媒體評論的社會價值。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
(6)
趙知樂
上海大學生微信朋友圈“點贊”行為對其社會資本的影響研究
“點贊”是一種低成本的網絡互動形式,廣泛運用於各社交媒體平台。本研究以微信朋友圈為主要研究平台,以上海市高校大學生為主要人群,探討點贊對其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本的影響。研究以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學生為對象進行分層隨機抽樣后發放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209份。通過SPSS數據處理后發現,點贊個數與個體的橋梁型(弱關系)社會資本和線下(基於現實生活而形成關系)社會資本呈現正相關。給同一類型對象點贊有助於個體獲得多種不同類型的社會資本。“點贊黨”(又名“贊美黨”)行為不利於社會資本的獲得。本研究充實了“社會資本”與“網絡互動行為”領域研究,對如何通過社交媒體構建更強大的個體社會資本,發展更有強大的人際關系網絡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詳細 >>
鄒凱欣
用數據講好新聞:基於財新網“數字說”數據新聞特點分析
大數據時代推動了新聞業的變革,數據新聞是在此背景下興起的一種新型新聞報道樣式。本文以財新網“數字說”頻道為研究對象,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探究其數據新聞的特點,找尋可供其他媒體學習借鑒之處。 目前國內的數據新聞尚處於探索階段,“數字說”數據新聞呈現出的特點值得業內參考,為學者提供研究案例,有助於豐富理論體系,而它存在的不足也會對自身和其他媒體有所啟發,推動我國數據新聞領域的整體發展。
詳細 >>
馮文麗
數據驅動的新聞業——美國的媒介轉型
數據的獲取、搜集、存儲、處理,必然與計算機技術有關。大量數據的交互、傳播與互聯網相關。互聯網海量的信息需要搜索引擎,開放、交互的網絡環境催生了社交媒體,它們留存了大量數據,新聞傳播成為了全新的實踐。數據蘊含了無窮豐富的意義,大數據成為傳媒業新的內驅力。
詳細 >>
陳禹潛
人民日報新媒體新聞評論話語分析——以微信訂閱號為例
本文以“人民日報評論”這一影響力較大微信訂閱號作為研究對象。使用梵·迪克的新聞話語分析的理論,對這一公眾號的文本、語境做深入的剖析。在研究后,我們可以發現相對於人民日報原本的語言風格,其新媒體評論訂閱號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在“文本”視角中,其表現為風格口語化、主題社會化、句式網絡化、修辭文學化等特征。在“語境”視角中,在生產過程中表現為嚴格把關、評論員專業化等特征,在內容輸出過程中表現為具有公信力、塑造“對話式”情境、內容與形式脫節等特征。
詳細 >>
張鈺杰
淺析短視頻 APP 的市場傳播策略——以騰訊微視為例
2019年2月起,在競爭激烈的短視頻APP市場,騰訊微視默默實現著自己的“逆襲”。從2017年回歸至今,微視的用戶規模在2019年近幾個月內實現了突破式增長,本文基於“微視何以成功實現用戶增長的突破”這個問題,從開辟粉絲經濟新市場、多樣化互動模式、內容創作升級等各環節出發探討其成功的經驗與存在的不足。最后,運用 SWOT 模型分析騰訊微視在全球化發展中的優勢與不足、威脅與機遇,提出對未來的策略性展望,亦可為短視頻APP開拓市場做策略借鑒。
詳細 >>
程欣然
試論媒介融合對媒介品牌形象建設的作用——以“浙江新聞”移動客戶端媒介融合實踐為例
面臨全新的媒介環境,無論新老媒體都漸漸認識到,媒體品牌才是媒體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浙江新聞”作為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的一款新聞客戶端,在2017年發布了5.0版本以及自己全新的品牌形象“更見價值,浙就是我”,這一品牌形象針對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深度融合背景,三端內容呈現全面升級提出。本研究通過質化研究,使用個案研究的方法探究分析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新聞”移動客戶端的媒介融合實踐,得到媒介融合對於“浙江新聞”移動客戶端從公信力、傳播力、美譽度三方面建設自身品牌形象的作用,並對此類實踐提出反思和建議。
詳細 >>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0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