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傳媒頻道|人民網研究院

--2019中國人民大學篇

歷年獲獎名單

2019人民網獎學金獲獎名單:
彭美琪、呂軒昂、趙國寧、王睿路
2019人民網優秀論文獲獎者名單:
一等獎:何京蔚、馮韻潔
二等獎:田德豐、李靜、王泱、翟旭瑾
三等獎:張雪、付曉雅、張緒延、蔣雨彤、趙國寧、馮雯璐、楊石華、樊向宇、童桐、劉楠、朱珍珍

往年獎學金獲獎論文回顧:

2018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7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6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5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4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3中國人民大學篇
2012中國人民大學篇

優秀論文一等獎(2)

何京蔚

數據新聞生產的流程再造與敘事創新——以財新網“數字說”·數字專題為例分析
數據新聞的本質是充分運用收集、處理和呈現數據的技術,對某個公共議題或社會事件的發展情況、原因和背景等信息進行量化分析,為受眾提供中宏觀層面的認識。數據新聞的生產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精煉數據,二是可視化敘事與傳播,迥然相異於傳統的新聞生產流程,在新聞理念、技術操作和傳播方式各方面都存在較明顯的差異。就數據新聞產品的內容制成來看,尤其是它的敘事方式顛覆了以往的文本敘事和微觀敘事,整體架構不完全拘泥於傳統報道結構和新聞事件要素的要求,在新聞敘事的實踐層面上具有較強的創新意義。
詳細 >>

馮韻潔

健康傳播視角下對於HPV疫苗信息受眾認知與媒介呈現的實証研究
在社交媒體日益發展及HPV疫苗進入中國的背景下,本研究綜合運用個案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內容分析法,對HPV疫苗信息在微博、微信、知乎、小紅書的媒介呈現和女性本科生對HPV疫苗的認知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本研究發現:女性本科生對HPV疫苗的認知不全面﹔目前女性本科生主要從社交媒體上獲取HPV疫苗信息,但期待在未來更多從醫院等專業信息來源了解信息﹔媒介發布的HPV疫苗信息同樣不全面﹔在不同的媒介上,健康信息的發布者和內容各有特征﹔多媒體信息更受青睞。基於此發現,本研究為更好地傳播HPV及其他新引進疫苗信息提出建議。
詳細 >>

優秀論文二等獎(4)

田德豐,李靜

短視頻背景下我國對外傳播策略研究——以YouTube用戶“李子柒”為例
短視頻是一種融合了文字、聲音、圖像,能夠滿足用戶碎片化的使用習慣的一種內容呈現形式,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短視頻都成為信息傳遞和接收中極其重要的途徑,可以說,短視頻時代已經來臨。在海外視頻平台YouTube上大火的國內短視頻內容創作者李子柒,無疑成為利用短視頻對外傳播我國形象的先驅,本文以李子柒為研究對象,從符號學角度對李子柒短視頻進行解構,為如何利用短視頻來優化外我國對外傳播提供經驗。
詳細 >>

王泱

社交媒體虛假信息及其辟謠信息的特征研究——以2018年微博虛假信息為例
本研究是對微博2018年的虛假信息及其辟謠信息進行的內容分析。在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后,研究者設計了研究方法,提取了2018年在微博上發布的99組虛假信息及其對應的辟謠信息,並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虛假信息的主題、新舊程度、多媒體呈現方式等特征項,以及對應的辟謠信息的辟謠者、辟謠時間差、多媒體呈現形式等特征項。通過這些分析,得出了一些結論,並為未來的學界研究和業界實踐提出了一些建議。
詳細 >>

李靜 田德豐

主流媒體微視頻內容生產創新研究——以《人民日報》微視頻為例
大隨著第五次媒介革命的爆發,媒介技術進行了新一輪革新,推動著新聞業態的發展,帶來內容生產方式、傳播方式的迭代更新。微視頻以其創新性、直觀性、觀賞性、輕量性等個性化特征迅速成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形態。主流媒體抓住這一機會,布局微視頻領域。《人民日報》從敘事手法、內容分發等多方面著手,創新性開展微視頻生產傳播,打造了多則具有信息價值、創新價值及審美價值的現象級精品微視頻。《人民日報》的微視頻生產創新實踐也蘊含了主流媒體微視頻生產傳播的一般邏輯,即必須將注意力放在“導向,內容,技術,用戶”上。
詳細 >>

翟旭瑾

媒介融合進程中我國傳媒市場商業模式的發展創新路徑分析
商業模式問題對於傳媒市場上的傳媒機構或個人等主體而言地位至關重要。新創立的傳媒機構或個人,籌備之初首先面臨和應當解決的就是商業模式的選擇問題。而在新的傳媒環境下,已有傳媒機構需要不斷根據傳媒業的變動和趨勢,隨時調整、重新選擇或改換商業模式。
詳細 >>

優秀論文三等獎(11)

張雪

認知、互動與使用:邊界工作視角下對新聞評論生產的研究
智媒環境下新聞評論的生產者與讀者的溝通與互動變得更加便捷、即時、高效。本文在邊界工作的視角下,通過訪談與文本分析的方法,從新聞評論生產者對網民評論的態度、雙方的互動關系、新聞評論生產者對網民評論內容的使用情況三個角度,研究了新媒體環境中網民評論對新聞評論生產者的影響。研究發現:新聞評論的生產呈現“半開放”式特征。新聞評論生產者對用戶評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在多數網絡平台上,新聞評論生產者與用戶的互動較少,但也有個別新媒體評論類媒體重視與用戶的互動,其原因在於提升用戶的忠誠度而非將其應用於評論生產﹔新聞評論生產者對用戶評論的使用比較有限,其只是根據用戶的評論訂正事實性錯誤、調整文字表達與說服方式,而對於新聞評論生產的核心部分即觀點的生產來說,其受用戶評論的影響比較有限。以上事實反映出,隨著新聞評論的邊界逐漸擴大,新聞評論生產者也在通過劃定管轄權、加強對核心環節控制的方式,保護其自主性,從而實現維護邊界,樹立職業權威的目的。
詳細 >>

付曉雅

社交媒體中情緒傳播與事實傳播的關系——以新浪微博“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為例
2018年10月28日“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后,網絡輿論隨著事故真相的新聞報道幾度發生反轉,期間,網民群體的關注焦點與情緒也受到新聞報道的影響在短時間內發生多次轉變。本文以該事件為例,分析在新浪微博這一社交媒體平台上,情緒傳播與事實傳播之間的關系,並由此得出應對策略,即強化個體公共輿論意識、重塑網絡場域意見領袖及建立官方審核機制。
詳細 >>

張緒延 蔣雨彤

突圍與建構:商業媒體數據新聞可視化特征分析——基於國內四家媒體數據新聞專欄的比較研究
本文以國內四家媒體數據新聞專欄為例,選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的數據新聞作品進行可視化特征分析。研究發現,商業媒體在數據新聞可視化上表現出色。本文認為,缺乏信息採編權的商業媒體面臨新聞業發展的困境,選擇在數據新聞領域進行突圍和建構,這極大地發展了國內新聞業界的數據新聞水平。
詳細 >>

趙國寧

技術驅動下新聞理想的實現與困境
本文認為,新聞理想對“時效”、“客觀”、“真實”、“公眾參與”等的追求不僅僅是新聞作為一門職業在信息場域的追求,更是對“民主”實現的終極追求,其背后的邏輯是以信息的對稱擁有作為人們彼此平等自由交往之前提。因為附加了諸多利益,新聞理想在實現過程中遇到諸多阻礙,道德規范作用有限之時,技術以顛覆性帶來改變,它促進了新聞“時效”、“客觀”、“真實”和“公眾參與”的實現。但與此同時技術也為新聞理想實現帶來諸多困境,如“時空錯亂”,“真實”、“客觀”悖論和“民主”悖論等。但從歷史發展眼光來看,新聞理想實現空間的邊界在不斷擴展,新聞在多因作用下演進,我們也在不斷朝向新聞理想趨近。
詳細 >>

馮雯璐

論主流媒體的數據化發展策略
大數據技術正在使基於互聯網連接的媒體平台成為各類原生數據的源發地和匯聚中心。對大數據進行整合及應用的能力,將成為未來媒體平台運營的核心能力。建構在互聯網平台之上的主流媒體必然要經歷從信息總匯向數據總匯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媒體的業態、社會功能都將發生重大變化。順應時代發展要求,主流媒體應不斷進行數據化的探索和創新,通過數據庫建設,改變內容生產和分發方式,以數據綜合業務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並將信息技術作為內容監管的有力武器。
詳細 >>

蔣雨彤 張緒延

基於新聞領域非虛構寫作的實踐結果分析其與新聞真實間的關系
植根於報告文學與寫實主義傳統的非虛構寫作在二十一世紀初逐漸進入中國國民的視野,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則使得這一兼具文學性與真實性的文體日益流行,新聞領域積極開展實踐,使其成為“流量為王”時代新聞作品新的發展方向。然而該文體與新聞真實間的關系也一直備受質疑,許多學者認為其對文學敘事的追求有違新聞真實的客觀真實原則。基於該文體的實踐結果,本文通過對新聞領域非虛構寫作與新聞真實間的矛盾進行梳理分析,試圖探尋創作者的創作底線與該文體未來的發展之路。
詳細 >>

楊石華

算法新聞:模仿、影響及其使用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中的模仿特性在算法新聞中有著充分地運用,這種智能化的模仿特性及其作為技術的本質屬性,使得立足於算法機制的算法新聞為傳媒融合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技術社會和人工智能領域中,算法新聞在模仿律作用下存在著引領傳統新聞業框架革新性發展的“風俗”走向和超越傳統新聞業框架顛覆性發展的“時尚”走向。在不確定性的未來前景中,算法新聞在創業與創新的驅動下會得到進一步開發與應用,並試圖以人機協同的方式共同推動新聞業向前發展。
詳細 >>

樊向宇

短視頻+扶貧的應用邏輯與關鍵路徑
本文擬研究的問題就是短視頻等平台在扶貧事業中的何以可能與何以可為。以抖音為例,通過剖析其在扶貧工作中的應用邏輯和關鍵路徑,為互聯網扶貧的未來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詳細 >>

童桐

行動者與構成網絡:平台媒體視角下的環境參與——以螞蟻森林為例
本文以螞蟻森林為例,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 network theory)為分析視角,探討平台媒體下的環境傳播所呈現出的特點與變化。本文認為,相比於傳統的“環境新聞”時代的平行化環境傳播網絡,基於平台媒體所建立的環境傳播網絡有效地聚合了各行動主體,提高了環境傳播的社會效率。但在促進用戶參與環保行動與維持現有的環境傳播網絡方面,以螞蟻森林為代表的平台媒體應充分考慮各行動者的能動性,尤其不能忽視“非人”行動者如自然及“漂綠”現象的反制作用,充分協調各方利益並對網絡不斷更新。
詳細 >>

劉楠

扶貧語境下媒體傳播的多元主體和參與式行動
本在社會協同扶貧格局中,主流媒體、商業機構、農民自媒體等多元主體,發揮互聯網時代的視覺文化傳播優勢,開拓了參與式扶貧行動的多種模式。在“儀式召喚”、“賦權賦能”、“地方再造”的行動機制下,多元主體有競爭博弈,也可以通過資源共享、整合配置、價值鏈接,打造扶貧的價值共同體,形成公共領域的協商對話。要促進農民主體建構與話語空間拓展,建構鄉土文化的有機共同體,實現多維資本整合並打通輿論場,同時也要警惕媒體儀式表演和資本邏輯侵襲,從而構建合理有序的扶貧輿論場域。
詳細 >>

朱珍珍

大數據在融合新聞生產中的應用——以美國大選報道為例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人類社會迅速引入信息時代,新聞生產的方式隨之更新,媒介開始呈現融合發展態勢。在信息過剩的今天,大數據的出現與發展顛覆了傳統新聞生產模式,為融合新聞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形式,在內容和表現形態上擴寬了新聞的深度與廣度。本文以2016年美國大選的融合新聞報道為例,具體分析大數據在融合新聞生產中的具體應用與呈現方式,總結其區別於傳統新聞報道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