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人民網獎學金>>中國人民大學

大學生自我表露現狀和變遷【5】

——以人人網大學生狀態為例

倪瑋

2012年11月06日16:35    來源:人民網研究院    手機看新聞

(二)自我表露的個人性明顯,且男女差別較大

表6、不同性別在進行自我表露時的平台選擇

在自我表露的概念裡,“個人性”(即主體分享的是個人的私人事務和想法)在人人網上得到了繼續沿用,而且不同方式也加強了不同自我表露的交叉互行。但是,這其中男女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展現出兩個性別在自我表露和“鏡中我”社會期望值上的不同。

表6顯示,男性使用自我表露的首選方式是通過發送人人狀態,在上面披露關於自身的個人的信息和想法﹔但女性在使用狀態的同時,也同等程度上依賴照片,而且使用照片進行自我表露得到的回復數(平均每條得到28.5條評論)大大多於使用狀態獲得的評論(19.5條)。這種“自拍現象”與互聯網時代的“讀圖心理”不謀而合。青年男女、特別是青年女性,在“鏡中我”中把“外貌”一欄視作不可或缺的表露部分,所以用照片進行自我表露成為了一種極有可能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男女的差異化使用方法體現出了青年男女在對“鏡中我”的認知差異——男性更喜歡發表觀點,試圖營造“知識淵博、成熟理性”的鏡中我狀態﹔而女性更喜歡塑造“美麗可愛、內外兼修”的形象特征。

此外,女性也比男性明顯寫的日志更多,男性更傾向於用相對簡短的語言,對已經存在的內容進行分享來進行自我表露,更體現出了“惜字如金”的特征。

(三)自我表露的真誠性在新媒體時代得到挑戰

表7、不同年級在“是否發布不真誠信息”一問題上的作答情況

在訪談裡,一項重要問題即詢問受訪對象是否發布過不真誠,以及發布的頻率(從未、偶爾、經常、其他),其中,回答“不願意作答”、“沒有印象”等等被歸入了“其他”一欄。在操作定義上,將不真誠信息定義為“非自己真實想法,或者非自己想要明確表達的態度等”。

表7數據顯示,不同年級的差別不大,總體而言,從未發布過不真誠信息的,隻佔全部受訪人數的15%。也就是說,在人人網這個以“真實”標榜的社交媒體上,大部分關於自我表露的信息並不完全真實和真誠。

在訪談的后續詢問中,80%的受訪者表示目的是為了構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個人形象或者避免可能造成的沖突——比如,受訪者A稱,自己從沒去過普吉島旅游,但是有一個暑假看著其他小伙伴們都在出游,自己就轉發了普吉島的照片,並將照片處理成自己親歷過那裡一樣﹔受訪者B稱,自己並不覺得學校職業發展部的一個講座有趣,但是因為加了其他老師和同學,所以違心夸贊部門的講座非常有意思﹔受訪者C稱,自己很厭煩另外一個經常發狀態的同學,但是不敢拉黑,反而為了維持表面的好友關系去給對方點贊﹔受訪者D稱,自己有一天過得很不開心,有一些糟糕的想法,但是在別人詢問她心情的時候,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麼。

在大部分訪談者的回復中可以看到不真誠信息的產生緣由。比如,普遍認為網絡媒體的開放性和留存性是他們在自我表露過程中被迫不真誠的首因。雖然人人網有好友權限的限制,但是在所有的好友中並沒有等級區分的設置,所以,一條狀態原則上是面向了所有好友公布,這樣造成了信息接收方和發送方的認知不均等﹔其次,人人媒體的狀態可查也讓本來是稍縱即逝的情緒留存了更久的時間和空間,在微觀上真實卻未必在宏觀上真實。

總體而言,數據表明,網絡時代自我表露的條數從數量上比之從前更多、且可到達的范圍更廣﹔但是從質量上來說,其真誠性得到了極大的挑戰。

分享到:
(責編:李曉越、趙光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