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八路軍軍政雜志》補白對“論持久戰”思想的傳播【2】--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八路軍軍政雜志》補白對“論持久戰”思想的傳播【2】

金鴻浩

2012年11月27日14:0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 傳播國際動態,重視大國力量的對比與對華態度

中國的抗日戰爭屬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毛澤東主席在答美國記者斯諾的問題“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並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時,就已經提到“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主席更是清晰的闡述道“日本雖能得到國際法西斯國家的援助,但同時,卻又不能不遇到一個超過其國際援助力量的國際反對力量。這后一種力量將逐漸地增長,終究不但將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並將施其壓力於日本自身。這是失道寡助的規律。”[6]因此,傳播國際反法西斯國家的動態就成了《八路軍軍政雜志》的一個重要工作,雜志主編蕭向榮曾經寫道“國際上對我之同情與援助,對敵之制裁與譴責等等,都是群眾所要求了解,而我們負責宣傳工作的同志應給群眾以了解的。” [7]

故而雜志一方面用數字的形式將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綜合國力與德意日相比較,在1939年9月刊插注了《英蘇法三國面積人口比較表》、《美意德三國面積人口比較表》的補白,同年11月刊登了《各國常備陸軍實力比較》、《各國海軍實力比較》的補白,如表1所示,讀者很容易得出德、意、日同盟無論在人口、面積、陸軍兵力、海軍噸數上均遠遠落后於美國、蘇聯、英國與法國。戰爭在開始之前最終的勝負已經注定。同時,雜志努力將中國戰場與世界戰爭的聯系展露於讀者,曾刊登《美國人民同情我國》、《美國民意測驗——多數主張制日》等補白,表明美國國民中同情中國者佔到74%,同情日本者僅為2%。在珍珠港事件暴發后,雜志在1942年2月刊、3月刊陸續插注了《美日海軍比較》、《美日海軍比較(二)》《日本船艦損失》與《一百億與五千億(日美戰費比較)》等補白,如《日寇船艦損失》記錄了“日本自太平洋戰爭爆發(至二月底),主力艦沉沒1艘損傷3艘,巡洋艦沉沒7艘損傷21艘,驅逐艦沉沒12艘損傷11艘,潛水艇沉沒9艘損傷2艘,運輸艦沉沒79艘損傷47艘”,意在向讀者傳遞“美軍的參戰會加速日本滅亡”的觀念。雜志還摘錄了歐洲戰場與蘇聯戰場的一些勝利消息,如《開展來英毀德機七千余架》、《蘇德戰爭第一個月德傷亡一百五十萬》、《蘇聯紅軍的戰績》等補白,使毛澤東主席“國際的條件,使得中國在戰爭中不是孤立的”論斷深入人心。而事實也証明,“國際力量必將逐漸增強地援助中國。這種希望不是空的”。

結語

仔細分析《八路軍軍政雜志》的這些補白,不難發覺雜志編輯的諸多技巧,使簡短的補白卻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筆者僅列舉其中幾點,略作闡述。

其一、善於用事實說話,雜志主編認為“(宣傳干部要)注意收集各種活的,具體的事實,加以整理分析,並使之與原則聯系起來,避免單純的,枯燥無味的說教。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宣傳能夠打動人家,使人感到興趣,使人感到滿足。”因此,在補白中,往往為了得出一個結論,則使用多個事例加以証明。如1940年7月刊中的補白《日寇統治下的東北同胞》,雖然隻有約250字,但仍採用“總—分”形式,開門見山的指出“日寇加於我東北同胞身上的災害,到現在是日趨嚴重了”。隨后又舉了三個例子“日寇為了節省煤,在東北實行了‘強調低溫生活,實行縮短採暖期’﹔為了節省棉布,實行了‘棉布配合制度’,即十人以下准每戶購買六尺,十人以上二十人以下,准每戶購買十三尺,二十人以上准每人購一尺”,為了節省糧食,“(日寇)將面粉及其他必要食物加以統制,所定標准如下:成人每人每月准購面粉十磅(約合九斤),三歲至十二歲之兒童,可購六磅(約合五斤半),年在六十歲以上者,可購八磅(約合七斤)”。這些事實使補白的結論雖然隻有短短一句,卻讓人感同身受,其遠比空洞的抗日口號更容易激發百姓對日寇的仇恨,從而加入到抗日隊伍之中。

其二、努力做到淺顯易懂,充分考慮受眾的文化水平。因為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許多干部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所以蕭向榮提出“用通俗化、大眾化(的語言),不要咬文嚼字,不要專門玩弄名詞,使群眾聽得頭痛。”為了在之后1942年2月刊通報美日太平洋海戰的戰況,雜志先在1942年1月刊插入了《海軍常識(一)》、《海軍常識(二)》兩篇補白,以作鋪墊,詳細闡述了戰斗艦、巡洋艦、航空母艦、驅逐艦、潛水艇、輔助艦的定義。在解釋時也十分直白,沒有使用專業術語,如潛水艇在當時而言,了解之人並不很多,雜志將其解釋為“潛水艇是一種又能在水面上走,又能在水底下走的軍艦,主要的武器是魚雷,用來破壞敵人的軍艦最有力量”。這樣在之后雜志通過補白介紹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海戰損失多少戰斗艦、巡洋艦、潛水艇時,就顯得不是十分突兀,並且較好理解。

其三、使用高可信度的消息。霍夫蘭等人曾提出“可信性效果”概念,一般來說,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說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說服效果越小。《八路軍軍政雜志》所刊登的這些補白中,就十分重視使用高可信度的消息。一類其信息來源為國際知名通訊社與報刊,如《日寇船艦損失》一文引自泰晤士報海軍記者,《帝國人民反戰日烈》引自香港電文,《敵閣殘酷榨取無孔不入,又擬發行公債六億余元》摘自同盟社訊,《日寇統治下的東北同胞》一文中偽滿洲國糧食政策摘自哈瓦斯通訊社駐長春記者電文。另一類消息來源於日本與偽軍報刊、繳獲文件,如《日寇統治下的東北同胞》一文中的煤炭管制與棉布管制消息分別來自於偽《大同報》與偽《開源消息》。《杉山的哀鳴》則來源於日本司令官杉山元的訓話,《敵國永佔我土,大量移民來華》的數字則來自於日本外務省的官方統計。此外,雜志編輯還巧妙地將補白與正文聯系起來,如《敵國人民反戰愈烈》這篇補白置於《日本的煤荒及其原因》的文章末尾,補白《帝國內發生槍迷暴動,警察大捕貧民數百名》放置在《日軍的政治情況之檢討》之后,編輯都暗示了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

總而言之,從《八路軍軍政雜志》的補白可以看出,在編輯的辛勤努力與巧妙編排下,“補白”的作用被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從多個角度為“論持久戰”的思想提供了事例、數據的支持。不僅僅使雜志空白版面“變廢為寶”,並且在潛移默化中貫徹了雜志社的立場與觀點,加強了雜志的傳播效果。筆者認為,在抗日困難時期,《八路軍軍政雜志》利用補白傳播“論持久戰”思想的例子,時至今日,對編輯如何編排期刊補白都有很強的啟示作用。“編刊物當然不可能一篇緊接一篇地排版,總會留下空白”,那為什麼不寫點補白呢?黃修己教授曾撰文提議大家寫點補白,“有時三言兩語也有真知灼見,既利用了版面,又有一定的思想、學術的價值”[8],故此筆者寫作此文與諸位編輯、讀者共享。(作者系國際關系學院文化與傳播系學生)

【參考文獻】

[1]金偉、朱誠,學術期刊補白的設置[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8(9):278-279

[2]毛澤東,發刊詞[J],八路軍軍政雜志,1939(1):1

[3][5][6]毛澤東,論持久戰(一九三八年五月)[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30/content_1557356.htm

[4]蕭向榮,抗戰來八路軍宣傳工作的檢討[J],八路軍軍政雜志,1939(7):25

[7]蕭向榮,部隊中的宣傳鼓動工作[J],八路軍軍政雜志,1939(2):26

[8]黃修己,提倡寫《補白》[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2):27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