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媒介偏倚論視角下的微博傳播研究--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媒介偏倚論視角下的微博傳播研究

王 潤

2012年11月27日16:32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以伊尼斯的媒介偏倚論作為微博傳播研究的視角,探討微博的時空傳播特征。微博傳播在全球性傳播的基礎上,實現了信息隨時隨地的傳播,具有時間和空間碎片化、流動性、去神聖化等特征,但也帶來了閱讀的淺層化、微博控、微博謠言傳播等現象。微博使用者隻有合理地運用微博,減少新媒介帶來的信息異化,建立起媒介、人與文化三者之間的互動,達到時間和空間調適的平衡,才能更好地為人類和社會服務。

關鍵詞:媒介偏倚﹔微博傳播﹔時間﹔空間

一、作為媒介偏倚的微博傳播

媒介偏倚論是加拿大學者伊尼斯在其《傳播的偏向》一書中最早提出的。他從傳播媒介的不同偏倚性出發,分析了傳播媒介性質與帝國權力、邊疆鞏固之間的關系。伊尼斯認為,“媒介或倚重時間或倚重空間,其涵義是:對於它所在的文化,它的重要性有這樣或那樣的偏向” 。媒介偏倚論正是指傳播媒介本身的不同特性所帶來的時間或空間的偏向,進而對文明與帝國產生影響。“傳播媒介的性質往往在文明中產生一種偏向,這種偏向或有利於時間觀念,或有利於空間觀念。隻有在很罕見的間歇期,另一種媒介的影響才能抵消其偏向,從而達到平衡。” 他深入分析了傳播的偏倚與文明和文化的關聯,這種以媒介自身的性質展開分析的視角開創了媒介分析研究的先河。伊尼斯的學術繼承者麥克盧漢,就是“媒介即訊息”、“媒介即人體的延伸”等論斷的提出者。麥克盧漢繼承了伊尼斯關於媒介分析的思路,提出“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對個人和社會的任何影響,都是由於新的尺度產生的﹔我們的任何一種延伸(或曰任何一種新的技術),都要在我們的事務中引進一種新的尺度。” “媒介即訊息”,這個驚人的論斷將媒介不僅理解為常規意義上媒介傳遞的信息內容,而是把媒介本身作為改變社會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研究對象。縱觀媒介的變化,人類傳播經歷了口語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等四大階段,無不體現出各階段各有的特點,並且也反映出時間狀態和空間范圍的變化,所以麥克盧漢聲稱“每一種新的傳播媒介都以獨特的方式操控著時空。”

對於人類傳播歷史而言,“人類的傳播史就是一部不斷提高傳播速度、擺脫時空束縛的歷史。” ,微博傳播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傳播方式,不斷地征服時間和空間,在全球范圍內一觸即發,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落。這種新媒介的傳播,以獨特的時空傳播方式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和人類對信息的感知方式。在麥克盧漢看來,“萬物皆媒介”,哪怕是作為時間度量的時鐘也是一種媒介。他認為,“作為一項技術,鐘表是一種機器,它按照裝配線模式生產統一的秒、分、時等時間單位。經過這樣統一的加工,時間就從人的經驗節律中分離出來了。” 時鐘作為工業文明時代的一項重要發明,體現出人類對時間的度量和感知。時間是一種特殊的媒介載體,同時技術的革新不斷對時間進行改造。“不同的社會培養不同的時間觀念,人類的時間觀念在經歷了自然時間、鐘表時間兩個階段后,正在向新型的‘媒介時間’過渡” 。不同的時間類型對人類時間的感知產生不同的影響,“微博將世界各地的人連接起來,具有不容質疑的空間偏向。這種空間的傾向使人們能夠突破束縛自主地參與討論,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網民通過意見和知識的碰撞、交匯,使社會熱點事件最快最廣地傳播”。 微博傳播所具有的新的媒介時間表現方式,給微博用戶不同的心靈體驗。

二、微博傳播的時空特征分析

媒介時間是“媒介技術與大眾傳播媒介內容共同作用的結果”,具有“瞬間性、零散化和無序性”的特點。 微博作為網絡的一種延伸和變形,與網絡傳播一樣,在本質上都屬於電子傳播。微博具有電子傳播所具有的傳播速度快、遠距離傳播、跨越時間和空間、去中心等的傳播特點,但區別於嚴格意義上的專業化的大眾傳播媒介,因而具有更加隨意的靈活性和草根化特點。微博傳播建立在原有網絡傳播的基礎上,同時表現出微博傳播自身的特點:

第一,微博傳播具有時間和空間的碎片化。微博傳播的突出優勢不僅在於傳統網絡傳播的跨地域和全球化傳播的特點,還在於時間和空間的任意性。不拘泥於傳統媒介“定時、定量、定點”的專業化制作模式,徹底改變了專業機構對內容固定化的時間和特定空間的安排,微博傳播實現了隨時隨地的自由傳播。但與此同時,這種不拘束於空間和時間的傳播方式,形成了時間的碎片化、空間的碎片化和情境的碎片化。微博傳播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不需要再用整塊時間進行,可以在等車、乘電梯等時間,形成時間上的碎片﹔選擇的地點也不再是固定的辦公室、住所,可以是街道、電影院、廣場等任意場所,形成空間上的碎片。在任意的時間和空間內所思所想,不同的情景和狀況,形成情境的碎片化。微博的內容往往是七嘴八舌的言論,或是自言自語,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時間和空間的碎片化引起的。發微博的網民往往根據當時當地的情形,隨性地描述或議論,前后的內容可以是沒有因果關系、缺乏前后邏輯的,具有斷點式和膚淺的特點。同時,這種隨性狀態的傳播和信息獲取,勢必造成內容提供者發布即興化以及富有娛樂精神的內容,信息內容也部分存在娛樂化的特點﹔信息接收者零碎、淺層次的瀏覽式閱讀,屬於“快餐化”的閱讀方式,很難助於知識的增長。

第二,微博傳播具有流動的現代性特征。現代生活和現代背景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也是區別於傳統社會的一個關鍵特性是“空間和時間之間的變動關系。” 吉登斯把現代社會生活的特征概況為“制度性反思、時空的重組和抽離化機制” 可見,時間和空間的變化成為社會學家認識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維度。鮑曼以“流體”來比喻“現在”這一狀態。他認為,“流體不像固體,能夠容易地控制和保持它們的外在形狀。流體既沒有固定的空間外形,也沒有時間上的持久性”。 流體與固體的比喻,形象地說明了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差異。因此,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時空上的差異,進而影響到人們的心理體驗。在鮑曼看來,“固態的現代性是一個相互承諾的時代。液態的現代性卻是一個解除承諾、捉摸不定、熟練地逃避和沒有希望的追求的時代”,,“瞬時時間是一個不連貫的、不合邏輯的時間。瞬時意味著直接的、立即的枯竭和衰減。” 瞬時時間在微博傳播過程中的體現,就是在發送微博的一剎那,用戶逐漸在即時發送的過程中成為一種體驗,一種片段式的不連貫方式。這種媒介時間是“時間向人格化的一種回歸,它將鐘表時間獨立的時間體系瓦解,使時間再次與人緊密相連。媒介時間帶來的‘瞬間時間’的感覺,加劇了人們對事物‘即時滿足’的需求”。 使用微博和玩微博的人,是在刷微博的過程中感覺到時間的流逝,通過電子媒介感知到跨越物理空間外的信息內容﹔刷微博的過程給受眾以一種心靈的體驗,深刻感受到“當下”時間這種狀態,體會到現代性的流動感和快節奏。

第三,微博傳播具有去神聖化的特征。微博傳播由於傳播的流動性,時間的瞬時性,空間的任意性,使得傳播過程可以隨時隨地任意進行,這就體現出傳播的去神聖化特征。凱瑞把傳播的定義分為兩大類:傳播的傳遞觀和傳播的儀式觀。傳播的傳遞觀旨在訊息傳送的速度和效率,通過傳播時間去消滅空間范圍,強調“訊息得以在空間傳遞和發布的過程,以達到對距離和人的控制。” 微博傳播運用電子傳播方式,深刻改變了物理距離上的限制,對速度的追求達到了極致。而傳播的儀式觀,卻不突出傳播的速度,強調“在時間上對一個社會的維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傳播的儀式觀,從宗教起源和文化淵源入手,以文化的符號體系來認識傳播,使過往對傳播的認識由空間的轉移向文化的傳承與記憶過渡。“傳播可以忽略時間的歷史縱向發展,通過文化內容的整合與維系,實現跨時空的信息共享”。 這種傳播的儀式觀,提高了對傳播過程神聖性、文化繼承性的認識。微博傳播由於技術本身帶來的便捷,使傳播的空間范圍內快速傳遞成為可能,但正是傳播的無限迅速,使得對傳播儀式觀的認識會日漸淡薄。通過微博發布內容,一觸即發,瞬間可將信息傳播到別處,甚至是全球性的傳播﹔微博的傳播特性,決定了其傳播的方式過分地追求傳播的傳遞觀,而逐漸忽視了傳播的共享觀,呈現去神聖化的特點。微博的信息發送迅速而便捷,加之對傳播過程缺乏審慎的考慮和細致的核實,很容易造成微博謠言的大量傳播、“以謠傳謠”事件的不斷發生,以此加劇了微博網絡傳播環境的混亂。作為微博使用者,不僅要具備信息快速傳送的“傳播傳遞觀”,還應該考慮信息傳播過程中文化符號因素和社會維系的“傳播儀式觀”,從而建構良性和諧的微博傳播秩序。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