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式微昭示新聞生命力所在--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新聞周刊》式微昭示新聞生命力所在

張興慧

2013年01月04日07: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從2013年開始,世界新聞界的知名品牌——美國《新聞周刊》放棄了紙質印刷,隻出網絡版,“轉世”到數字化世界謀求新生。

  我對《新聞周刊》是有一定感情的。

  2000年一到華盛頓工作,我便開始閱讀《新聞周刊》,幾乎每期不落。它出的一些專刊,如布什與戈爾的2000年總統競選、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等,都給我留下難以抹去的記憶。后來到布魯塞爾工作,《新聞周刊(歐洲版)》仍是我經常閱讀的對象。

  2012年12月31日,《新聞周刊》出版了最后一期紙質雜志。我捧著它,仔細閱讀文字,凝神端詳照片,仿佛在告別一位知面又知心的老友,傷感萬分。

  《新聞周刊》創刊於1933年2月17日,當年發行量就上了5萬份。1961年,它被華盛頓郵報公司以1500萬美元收購。近80年間,在新聞類周刊中,它與《時代》、《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等一直在美國及世界各地爭搶風頭。

  在2008年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不斷蔓延的大背景下,同時由於紙質媒體不斷受到基於互聯網而興起的電子媒體的蠶食與鯨吞,《新聞周刊》發行量大幅下降,從當年300萬份的峰值降到了150萬份,最大年虧損額達4000萬美元。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公司的手頭也越來越緊。不得已,《新聞周刊》於2010年被轉賣給音響大亨悉尼·哈曼,價格僅為象征性的1美元。

  終於,從2013年1月開始,《新聞周刊》隻發行電子版了,雖然還是每周一期,但名字已改成《全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

  近80年歷程中,《新聞周刊》刊發過眾多開創性報道,也因此成了美國內外許多人喜聞樂見的雜志……這裡暫且不表。我想說的是,它之所以曾經很成功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卻是因為在發掘新聞上舍得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

  有兩個很有名的案例。

  1963年,《新聞周刊》派出40名記者和研究人員,採訪1250名黑人后,出版了一期特刊,名為《黑人在美國》。這期特刊第一次借美國黑人之口淋漓控訴了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在全國引發民權旋風,進而導致美國頒布了著名的1964年《民權法案》。

  4年一回的美國總統大選,是美國各家媒體的報道重頭戲,而《新聞周刊》的做法與眾不同。在總統大選的前一年,《新聞周刊》精選四五名記者,別的事都不干,隻專注於游歷全國各地、尋找各種線索,為總統選舉特刊“秘密探尋素材”。這樣,總統選舉投票結束后第二天,《新聞周刊》即可刊發長達5萬字的專題報道。這一期,一般都要加印5萬冊。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這一期專題報道,錢花的相當多,光是那四五名記者的差旅費就超過百萬美元。

  2006年,喬恩·米查姆就任《新聞周刊》的主編。這一年也是該雜志走下坡路的開端,原因是米查姆改變了該雜志原來珍視“新聞性”的編輯思想。米查姆認為,“分析、觀點和評論”可以提高雜志的嚴肅性和讀者的層次。從此,《新聞周刊》從“新聞雜志”變成了“觀點雜志”。

  寫新聞與寫評論、造觀點相比,前者看易行難,而后者正好相反。因為,要想報道好一條別人都沒抓住的新聞,不僅要花時間、用精力、使銀子,而且,即使這些招都使到了,獨家新聞的水平與效應也不一定能達到。而寫評論和造觀點,隻要你多讀書、腦子活、關在屋裡時間長,總能搞出些名堂來。

  正是看到了這一變化,《新聞周刊》的現任主編蒂娜·布朗曾嘲笑過她的前任“閉門造車”。

  近年來,許多紙質媒體關門大吉,其中原因大致相同,不外乎讀者流向網絡媒體、廣告費大幅下降等。《新聞周刊》也是如此。然而,從全球傳媒業角度看,《新聞周刊》是迄今為止停止紙質印刷的最大媒體。因此,它的辭世給新聞從業人員敲響了警鐘:新聞媒體的生命是為讀者提供獨家新聞,否則將無法安身立命。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