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受眾感受的交集點--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6期

尋找受眾感受的交集點

陳俊

2013年01月16日14:34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主流媒體承載著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重任,主題性報道是其日常報道中的重要內容。面對這些“規定動作”,一些媒體報道模式老套,行文僵化,為宣傳而宣傳,效果不佳。做好主題報道,必須研究受眾心理,找到受眾與主題報道的交集之處,讓主題報道形成影響力。

一、從平民視角切入

每年的“兩會”報道,是主流媒體的重頭戲,會前的氣氛烘托、會中的進程報道、會后的反響,都是要做的題目。2010年《新華日報》的“兩會”報道,在官方微博上開展江蘇“民生十問”的網絡投票,由網民在《新華日報》提供的20個問題中票選出10個最關心的問題,通過記者帶上大會,採訪代表委員為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的思路和建議,形成“兩會”報道的一大亮點。

用平民的視角採寫報道,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不應讓問題放大或回避問題。在2012年的“兩會”報道中,很多主流媒體直面民生難點,重視解決問題的辦法,尋找溝通點。比如很多老百姓認為工資漲幅趕不上GDP的速度。對此,新華社報道了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會議間隙到北京西絨線菜市場進行調研,發現10元可買到21個雞蛋、或5根黃瓜、或3個蘋果、或5張地鐵票、或7個番茄,報道一出,引發各地晒物價的熱潮。通過橫向比較,人們能夠發現政府在公共交通等民生領域的投入,讓老百姓在回憶過去平價時光的同時,也感受到這些年的發展。

主題報道創新思路很重要,不要寫成工作總結,視角一變就能找到了宣傳主題和百姓關注的交匯點。

二、以記者體驗的方式採寫

很多主題報道,往往採訪記者規模很大,但採訪卻是蜻蜓點水,報道的內容和材料上文字沒有多大區別。特別是典型人物的報道往往臉譜化、抽象化。

體驗式報道何以打動人?真實。記者帶著情感去感受生活,筆下的現實才能充滿人情味,打動受眾。去年央視4套推出的《邊疆行》,12路記者翻越400余座崇山峻嶺,跨過15條滾滾江流,採訪對象涵蓋30多個少數民族、3000多基層群眾。節目播出后,平均收視率上升至0.24%, 觀眾好評如潮。

“走轉改” 不是一種創新,而是一種回歸。記者隻有每天行走在真實的社會中,才能觸摸到民生的脈搏。體驗式報道是一種職業洗禮,帶著責任去思考,帶著情感去觀察,不管有沒有“走基層”的標識,稿件都能產生震撼人心的效果。

三、用片段的方式展示

主題報道多是配合重大的政治任務或者經濟成就展示,因為主題重大,往往結構龐大、洋洋洒洒、濃墨重彩,效果未必好。不妨把成就分解為老百姓可以理解、感受的片段。

今年十八大成就報道的主要內容是展示這10年的輝煌和進步。為了讓這一系列報道做得生動好聽,江蘇新聞廣播推出《百姓故事》,報道涉及了人們日常生活的25個方面,採訪對象全是普通人,有農民、學生、小老板、公務員,通過他們的日常生活,講述他們這10年的變化,客觀地展示了科學發展帶來的成果,以最貼近的方式傳遞出最有說服力的感受。比如,記者採訪了一位廚師,展現了“餐桌上的革命”,表現現代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關注﹔採訪了一位私家車主,展現幸福的煩惱,10年來,私家車增加了13倍,生活半徑大了,道路也擁堵了,開車時瀟洒了,停車時又苦惱了﹔寫導游的故事,反映10年來中國人旅游的足跡遍布全球﹔寫網店店主的故事,反映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經濟生活的重要力量••••••

過去媒體最擔心主題報道過多會影響收聽收視率,反映出不少媒體主題報道時的弊病。江蘇新聞廣播《百姓故事》推出后,頻率的收聽率依然在南京上空穩居第一,可見這組報道是成功的。

(作者單位:江蘇新聞廣播)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