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的運營空間--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2年第6期

廣播劇的運營空間

任春燕

2013年01月16日14:44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在眾多媒體中,廣播以聲音傳播的優勢成為惟一可以讓受眾一心二用的媒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廣播能將不同聲音的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播出制作水平的提高,也為廣播劇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廣播劇發揮廣播特點,運用戲劇技巧,在聲音的世界中塑造人物、鋪陳場景、展開劇情、描繪主題,人聲、音效、音樂在劇中達到完美的結合,將廣播的聲音特征展現到極致。收聽廣播劇如同讀一本小說或一部戲劇,聽眾在收聽時擁有充分的想象空間,一部廣播劇的完美呈現可以說是由編劇、導演、演員和聽眾依托各自的想象共同創作完成的。無論文化高低、閱歷深淺,每位聽眾都可以伴隨著劇情對似曾相識的感受產生聯想,引發共鳴,得到啟示。

隨著廣播電台系列台專業化的推進,直播節目大量增加,廣播節目的生產模式與錄播時代有了本質上的改變。過去是一個節目多個人忙碌,現在是多個節目一個人單打獨斗,節目風格多樣,可聽性、互動性都大大增強。制作單位上的化整為零豐富了節目,但也失去了合作的樂趣。除了新聞類和一些大型活動的報道,同事們集體合作的機會少了許多。而廣播劇的制作需要大量不同角色的聲音,這是把廣播同仁凝聚在一起的機會,每次錄制既是一次歡聚又是一次業務的交流。北京交通台正在錄制的廣播劇《鹿鼎記》,100多個人物的陣容,把台長和老兵新兵統統聚集到一起,是北京電台廣播劇錄制史上的一次大聚會。

微博、博客、網絡文學等為廣播劇了解社會尋找選題打開了方便之門。廣播劇可以涉獵的題材多種多樣,比如工業農業軍事科技、婦女兒童歷史教育、情感科幻偵破市井。從具體的選題來講,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截取出來的故事也許是一群人,也許是幾件事。面對眾多的熱點話題和作品,廣播劇制作人員心中要有杆秤,這杆秤的刻度應該標在哪裡?首先,要充滿善意。保証在題材的選擇上不跑偏、不獵奇、不低俗,向受眾和善意傳達溫暖﹔其次,要有心意。用心去選擇有感染力、伸展力和生命力的作品﹔其三,要有創意。用獨到的眼光去發現作品的精彩,發掘作品的內涵。

以廣播劇為焦點立體推廣是打造廣播品牌的一條路徑。來看我為北京交通台正在錄制的廣播劇《鹿鼎記》做的策劃文案節選。

1.傾交通台全台之力打造百集廣播劇《鹿鼎記》

金庸作品的廣播劇版﹔

北京電台史上最長的廣播劇﹔

近年來全國廣播界少有的長篇廣播劇作品﹔

開創廣播劇改編武俠名著的先河﹔

以百集《鹿鼎記》為載體,全面展現交通台的專業實力和團隊素質,擴大其社會影響力,涉足新領域,培育新亮點,尋找新機遇,進一步提升交通台在業內外的聲譽。

2.五大單元鋪陳絕世傳奇

考慮到宣傳造勢和開展活動的必要,可舍棄枝蔓,集中線索,將全書改編為“小寶出道”、“智擒鰲拜”、“斡旋三藩”、“出使羅剎”、“大結局”五個有相對完整內容的單元,使人物、主題相對集中。

每單元20集。播出后,應有一段宣傳期,對下一季進行預熱。

3.獨到考証引發無窮趣味

在劇中設置“注釋人”角色,由通曉中國歷史特別是明清史、野史趣聞的專業人士隨劇情穿插對作品、人物歷史背景的“注釋”,宛如“提味劑”,既普及歷史知識,又能烘托情節氣氛。如庄廷龍明史案、大運河的開鑿、歷史上的沐王爺、帝王的讀學生活等。

4.五大活動掀起互動熱潮

“我與金庸三十年之金迷擂台賽”:通過海選和知識競賽,選出資深金迷數名,或參與節目訪談,或扮演劇中角色等﹔

“我與金庸三十年之資深金迷與金庸先生面對面”:由“金迷擂台賽”中勝出的資深金迷赴杭州實地拜會、採訪金庸先生﹔

“我的武俠我的夢”:微博武俠小說大賽,要求用140字創作一篇武俠小說。勝出者除得獎外,還可參與節目訪談,扮演劇中角色等﹔

“武俠文化及明清文史講座”:公益性科普活動,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等,選擇周末進行﹔

“聽眾評選最佳韋小寶”:如最接近原著獎、最具人氣獎、最具創意獎等,借此將整個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一部優秀的廣播劇錄制播出完成,並不意味著它使命的結束。如今的市場為廣播劇的良性運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精彩片段的微博推廣﹔長篇廣播劇的貼片、植入廣告的運作﹔主題曲與網絡、排行榜、演出、手機彩鈴等的對接﹔精彩橋段拍攝微電影或編排小品﹔華彩章節登上話劇舞台﹔有聲讀物的發行,等等。每一個環節的展開,都會成為一個運營推廣的案例。

(作者單位:北京交通電台)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