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梁文化之地的常州,北瀕長江,南臨太湖,成為連接江淮方言與吳方言的中間地段,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常州方言的交流與相融。
常州電視台2005年推出首檔方言類節目《龍城山海經》﹔同年,常州電視台《社會寫真》欄目開辟“有話要說”單元,用常州話點評民生新聞﹔2008年12月15日,純方言類節目《生活369》開播,主播樓益華在常州市民中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廣播做方言節目如魚得水,因為電波就是傳播聲音的媒介。2008年9月1日,常州電台首檔方言類節目《大嘴毛丫頭 雙桂坊裡掰亮頭》開播。主持人“大嘴”、“毛丫頭”貫徹“常州人用常州話講常州的事情”的節目主旨,用方言演繹常州的民生新聞。節目中開設“天天一句”單元,“雙語”學習地道常州方言﹔逢周六開設“聽老常州講老常州的故事”單元,請常州市民俗研究會副會長、老房子畫家季全保老師和聽眾一起分享老常州的動人故事,更深的發掘常州的本土文化。2011年1月1日,常州電台第二檔方言類節目《大嘴毛丫頭 請你做娘舅》開播,主持人“大嘴”、“毛丫頭”幫有生活中有法律糾紛的聽眾找娘舅,以案說法,請律師和專業人士對糾紛予以點評。
本土方言節目的價值,首先體現在親切感上。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用方言交流溝通,土話、俗話更能體現地方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在大眾傳播媒體中聽到鄉音,受眾親切感倍增,關注度自然提高。
其次是地方語言文化的獨特語感和吸引力。80后父母普通話普遍較好,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就用普通話交流,有人擔憂,方言會不會慢慢消亡。當廣播電視節目中出現方言節目的時候,很多人樂意去聽去看,孩子濃厚的好奇心和極強的模仿力會讓他們很快受到方言的熏陶、走進方言的世界,從而領略方言這一地方文化的精粹。
生活工作中,聽方言、聽懂方言,說方言、學會方言,是新市民融入一個城市的軌跡。在方言中領略一個城市的魅力,在方言中感悟一個城市的內涵,在方言中尋找一個城市的精髓,方言在推廣和傳播地方文化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方言節目應提供豐富多彩、鮮活生動的民生新聞和文藝節目,引導聽眾培養高雅的審美趣味。方言不等於俗氣,本土不等同於市井,本土方言節目可以有觀點,做到雅俗共賞。
本土方言節目作為普通話節目的必要補充,有著其獨特的傳播特性讓方言節目通俗、精致地存在,獨特地展現本土文化的精髓,方言節目才能長久地擁有一方屬於它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