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江蘇較早迎來了社會轉型帶來的思想激蕩和矛盾凸顯。原有的社會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快速而深刻的社會變遷的需要。在這一時期,主流媒體除了動態性地報道當前社會管理創新的有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決策部署、工作進展、先進典型、成果成效外,更要思考如何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監測環境,促進社情民意的通達、社會共識的形成、矛盾糾紛的解決,起到交流場、導向標、減震閥、穩壓器、粘合劑、推進器、聚合器的重要作用。
發掘典型,促創新舉措普及
社區是各類群體、各種矛盾的集聚地,也是社會管理的薄弱處。近年來,江蘇把社區建設和管理作為創新基層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扎實推進各項改革,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2011年9月,南京鎖金村街道將原來的10多個科室、30多個工作機構按照職能“同類歸並”,成立“民生服務和文化”、“城市環境管理服務”、“綜合治理和矛盾調解”、“經濟發展服務”、“區域黨建”5個中心。辦事居民隻要到相應的中心,進一個門,就能一站式解決問題。在江蘇,像鎖金村街道這樣的社會管理創新舉措有不少,但是宣傳力度不夠。如何讓更多的百姓享受上社會管理創新帶來的好處,需要媒體積極履行職責,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傳播手段將這些新舉措、新做法公之於眾,並積極向政府管理部門推薦,促使黨和政府推出更多惠民政策,提高執政能力。
關注民生,促矛盾糾紛解決
“法院管不著,村居管不了,部門管不好”,這是許多矛盾糾紛的共性。但是,小矛盾可能引發大沖突,小糾紛可能引爆“火藥桶”。媒體應發揮監測環境和實施輿論監督的功能,促進矛盾糾紛的解決。一是發揮預警作用。今年以來,江蘇衛視《江蘇新時空》就老年人養老等社會問題做了大量報道,深入挖掘問題存在的現狀、原因和趨勢,及時反映群眾的訴求,指出破解難題的緊迫性、重要性、復雜性,及時發出“預警”,引起政府、社會、公眾的共同關注,征集各方面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二是發揮監督作用。今年南京電視台等媒體對南京市的違法建筑問題進行了輿論監督。這些違法建筑在輿論的壓力下被依法拆除,消除了潛在的矛盾和隱患。
傳播信息,促社情民意通達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是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基層穩則全局穩,基層安則全局安。媒體應該及時、真實、客觀地將信息傳播到基層,暢通人民群眾的權利表達渠道,努力減少因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各種社會分歧﹔充當公眾情緒的“減壓閥”。對於公眾不理解不滿的社會熱點問題、疑點問題、難點問題,媒體應組織公眾進行公開、有序的討論,避免非理性情緒的發酵。如針對社會轉型期刑事案件高發的嚴峻形勢,新聞媒體不應一味拘泥於犯罪案件數字增加、犯罪分子手段殘忍等問題,而應多報道江蘇如何構建大防控網絡,推進基層系列創安活動,各級黨政部門將社會治安、平安建設、法治指數納入政績考核內容,江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績效連續多年全國領先,江蘇公眾安全感連續九年位居全國前列等,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
當前,不少媒體還存在缺位、失位、錯位的問題。如食品安全問題,媒體應積極挖掘線索,曝光個案,但不應夸大事實,以偏概全,防止引起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引導輿論,促社會形成共識
社會轉型期,社會結構的分化、利益結構的分化也引發了社會輿論的分化,多個輿論場並存,社會輿論秩序的復雜性大增。媒體要充當社會輿論的“風向標”。一方面要及時收集輿情,敏於研判輿情,准確反映輿情,正確引導輿論﹔一方面要組織和引導社會成員理性、建設性地關注社會問題,把握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的輿論演變趨勢及其對公眾心理、民意的影響,並主導輿論走向。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