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選擇性失聲有損媒體公信力--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中國青年報:選擇性失聲有損媒體公信力

馮雪梅

2013年01月17日07: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網絡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新聞事件一發生,網絡上就有圖像,有視頻,有報道。公眾對這些“網絡傳播”將信將疑,時常在轉發之時要求“求証”。微博更多地充當著“爆料”者的角色,記者則不再是新聞的發現者,而是“查証人”,如何通過深入調查求証事實,便是記者的責任了。

  盡管人人都能發布信息,但微博上的突發事件、熱點話題進入視野時,公眾總希望能從傳統媒體,特別是官方媒體上得到求証。遺憾的是,一些時候,以探究真相為職責的傳統媒體,卻選擇性地“失聲”。

  “今天的新聞,明天的歷史”。作為社會發展進程的見証和記錄,新聞報道本身並無好壞、對錯、正負之分,報道與不報道的標准,取決於事件本身是否具備新聞價值。而一些媒體在報道中“失聲”,考量的往往不是“新聞性”,而是其他因素。

  比如,利益之爭。必須承認,媒體也有自身的利益,有廣告客戶、活動合作方之類。一家以樓盤廣告為主要贏利點的媒體,往往不願意披露房地產業暴利,或者其所代言的樓盤項目的質量黑幕。身陷利益之中,當職業要求與商業利益相沖突時,一些媒體難免被利益所綁架,對一些新聞視而不見,對一些問題不言不語。

  比如,遭遇公關。媒體人多半都有這樣的經驗,刊發批評性報道要迅速,不然,一旦被批評的政府部門開始“反擊”,運用權力圍追堵截,一些媒體就不得不“噤聲”,報道可能會胎死腹中,甚至會在壓力之下,被迫遮掩事實。

  比如,習慣性沉默。一些時候,面對新聞事件選擇性“失聲”,是一種慣性思維,自覺將其列為不宜報道之列,認為一旦發聲,就可能越界、挨批,與其冒險受罰,不如假裝看不見。

  只是,公眾不會看不見。那些從官方媒體上消失的“新聞”,會在網絡上“茁壯成長”,廣為傳播。越是模棱兩可的消息,越是傳言,越有詭異的吸引力,越能引人關注。一旦媒體保持沉默,記者不去追蹤調查,那麼,真實可靠的權威信息就會缺失,謠言便會趁機而入,蠱惑人心。

  一些突發事件中,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歸罪:別有用心者煽動。如果媒體在第一時間介入,調查真相,表明立場,“別有用心者”是否還有煽動的機會?沉默和失聲,隻會將陣地拱手相讓﹔報紙不說,網絡會說﹔本地媒體不說,異地媒體會講﹔國內媒體無語,國外媒體會大肆渲染。以為屏蔽和沉默就安全穩妥,實則醞釀著更大的危機。

  如果官方媒體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官方聲音,那麼,它們的失聲,實際上是讓政府部門喪失了話語權——不僅錯過了澄清真相的最佳時機,也在視而不見、置之不理中丟掉了影響力。什麼能報道,什麼不能報道,如何報道,其實是媒體的分內事,過多地干預,會偏離新聞的本位﹔違背新聞規律的各種指令,往往適得其反。熱點事件、焦點問題上的“失聲”,與微博上事無巨細、毫無遺漏的眾聲喧嘩,形成截然不同的兩個輿論場,也造成兩者之間的撕裂、隔膜和對立,從而加劇官民之間的不信任。

  不管是媒體還是管理部門,都要盡可能尊重新聞傳播的自身規律以及網絡時代的傳播特征。多媒體時代,培育良性的輿論生態,不能隻靠禁令、堵截和指示。想要引導輿論,疏導社會情緒,首先要學會傾聽,了解民意。媒體能否贏得受眾和公信力,不在於你是不是大報大刊,是不是官方主流媒體,而在於你能否探究事實真相,能否傳達社情民意,能否掌控話語權。

  選擇性“失聲”,會讓媒體邊緣化,成為商業利益的代言人、可有可無的“傳聲筒”,最終在受眾的鄙視和遺棄中走向衰亡。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