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河北省委常委會上,《關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辦法》獲討論通過。對省委常委、副省長出席會議活動是否報道,河北要求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還特別要求領導不直接向新聞單位就報道字數、時長、版面、畫面等提出要求。(《人民日報》1月16日)
從網絡轉載這條新聞后的留言可以看到,公眾對這樣的變化是多麼的歡迎,對過去的“領導直接向媒體提要求”是多麼的厭惡。尤其是直接受影響的媒體人,當看到“不向媒體提要求”時,更有一種被解放的輕鬆感。黨報機關報的頭版之所以面目可憎,並且閱讀率常常墊底,很多時候就因為被這些程式化的會議報道所佔據。在黨報編過時政要聞版、上過夜班的人都知道,打破編輯出版流程等領導的會議講話稿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做一個領導直接就字數版面提出要求、讀者卻根本不看的版面,是一件多麼無奈的事。
“不向媒體提要求”既是還版面於民,更是對媒體報道自主權、自由權和新聞規律的尊重。媒體報道什麼、怎麼報、何時報、報道的長度,本就應由媒體根據新聞價值去判斷,而不能越俎代?凌駕於媒體之上。網上有個段子說的都是意味深長的世象:干爹干了老公的活兒,小三干了紀委的活兒、教師干了商人的活兒、醫生干了屠夫的活兒、城管干了流氓的活兒、大師干了騙子的活兒、黃燈干了紅燈的活兒——我加一句:政府不能干了媒體的活兒。
還權於媒體,尊重媒體的自主權和媒體人的自由權,應該成為常識。不僅是河北,不僅是在關於領導干部出席會議活動的報道上,在很多事情上相關部門都要養成“不向媒體提要求”的習慣,讓自主報道成為一種常識常態。
就拿領導干部出席會議活動來說,向媒體提要求的話,起碼從版面形態上就非常難看。每逢重要的會議活動或領導講話,我們看到幾大報紙的頭版除了報頭不一樣外其他都完全一樣,照片怎麼放,標題什麼字體,新聞如何安排,仿佛是一個編輯干的活兒——這些同樣的版面被網友放在一起,常常成為大家吐槽的對象:既然版面都完全一樣,還要辦那麼多份報紙干嘛,留一份就夠了。
不僅是形式上被詬病,文風上也常被公眾嘲弄。因為這類“向媒體提要求”的會議報道多了,媒體的版面自然就被官話套話佔據了。人們之所以厭惡看會議報道,因為這些報道基本上就是在“要求”下將領導講話照搬到版面上——這些講話,未必就都是假大空的東西,在會議上講也許可以,在會議語境中強調也許有現實意義,但脫離了會議的語境拿到新聞版面上就非常難看了。
最關鍵的是,根本起不到應有的宣傳和引導效果,反而倒了公眾的胃口。很多老百姓基本上是看到會議報道和領導講話就跳開、繞走的,因為預期到會是空話套話,預料到是程序化的發言和程式化的腔調,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些報道上。而且公眾會對這種宣傳性報道有一種天然的排斥感,人們不喜歡被宣傳被灌輸的感覺。而“向媒體提要求”的那種會議報道,往往帶著鮮明的宣傳意圖和說教意味,人們看到就會避開。所以越是“輿論一律”,其實越是沒有讀者,讀者在用眼球投票中屏蔽了這些報道。
所以,必須尊重媒體的自主權,媒體是一個有技術門檻的行業,媒體人比官員更了解讀者的需求,更明白從讀者的關注點和興趣點著眼去報道時政新聞。另一方面,媒體也並不排斥會議報道,公眾也並非對領導干部的行程不感興趣,相反,媒體和公眾都很關注。關鍵的是,相關部門不懂媒體傳播和公眾接受的規律,常常會選擇以輿論反感的方式去傳播會議信息,結果讓媒體和公眾都對會議大倒胃口。實際上,如果讓媒體自主選擇,他們也會報道會議,並且會報道得更好,善於抓住領導會議講話中鮮活的內容,發現程序化活動中的新聞點,對新鮮的表達和有新意的行為有敏銳的觀察,不會照搬講話,而是選取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和角度。尊重新聞規律,就是尊重讀者,也能在潛移默化中起到更好的宣傳和輿論引導效果。
同樣一篇宣傳性報道,被要求了的“規定動作”常有讓人一看便知的宣傳意圖,而媒體人則善於隱藏這種讓讀者反感的宣傳意圖,以符合新聞規律的方式去報道更能讓讀者接受。動不動就向媒體提要求,媒體人反感,讀者更反感。
不要擔心媒體人不會做新聞,更不要擔心媒體人“不聽話”,相信媒體,給媒體更多的自主權,媒體人一定會拿出比現在好看百倍的會議報道和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