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對話,中國電影機遇何在--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遠有全球化浪潮,近有好萊塢沖擊,2012年中國電影從年初的退避、煎熬迎來年末的振奮—— 

與世界對話,中國電影機遇何在

記者  任姍姍

2013年01月17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電影《雨中的樹》海報。

  電影《搜索》海報。

  電影《桃姐》海報。

  電影《寒戰》海報。

  近日,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召開的“世界文化格局與中國文化機遇”國際研討會,匯聚了中、美、法等國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從文化戰略、外交、國際關系到藝術交流、傳播學、心理學,專家們熱烈研討全球化浪潮下中國文化的機遇、中國文化視覺化呈現和有效性傳播的路徑。作為當代文化的重要部分,中國電影被寄予厚望。

  走過挑戰與希望並存的2012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面對以好萊塢為代表的世界電影的強力沖擊,中國電影如何對內對外提升自身魅力?全球化時代賦予中國電影何種機遇?與會專家學者直面問題,深刻剖析。

  關鍵詞一:精神指向

  飽含人文情懷的藝術創作,讓人重新仰望大銀幕

  2012年2月,一紙“中美電影諒解備忘錄”震動了中國電影產業。“狼來了”,中國電影惟有直面挑戰。國產電影從前幾個月的不適應、退避、煎熬到年末賀歲檔的振奮崛起,眾多電影人比以往更加深入地思考出路。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說,“最近十年中國銀幕呈現兩種格局,一是浮躁,二是沉浸。”不少大片在國內贏得高票房,但在海外反響平平﹔一些位於市場邊緣的中小成本影片,由於在人文厚度、美學深度上的追求,在海外贏得尊重。他直指原因在於“三薄三厚”,“厚了技術薄了藝術,厚了制作薄了創作,厚了市場薄了人文情懷”。

  全球化時代,我們無法置身其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媒介的輻射,讓人們不僅越來越遠離安靜的閱讀,對電影銀幕也不再是單純的仰望。這被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陳山稱為“藝術本體的震蕩”。他說,在隻有膠片電影的時代,影像傳播的媒介是電影院,而隨著媒介的擴展,新媒介改變了觀看影像的方式,也帶來視角態度的轉變。從仰視到平視再到俯視,電影不再高居廟堂之上,而成為消費娛樂的一部分。倘若電影再放棄了文化責任,弱化精神指向和藝術性,甚至俯身做其他產業的陪襯,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將被稀釋、消解。

  人們反思,一部偉大的電影,其核心在於是否擁有精彩的人物和偉大的故事,是否飽含人文深情和藝術追求,而不是技術有多絢爛。據介紹,電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在美國隻有0.9%的票房,另外99.1%的票房來自中國。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駱思典認為,問題在於這部電影沒有反映真實的現實生活,“我們並沒有生活在那樣一個烏托邦的世界,不反映現實是中國電影帶給美國觀眾的巨大障礙。”

  “我們的電影、電視、美術、音樂,能否更多地展現生活本身的平實與可愛?”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梁玖反問,就像莫言“講故事”一樣,我們的電影為何不能著力於展示今天的思想、真實的存在、我們的愛與怕?平實地再現當下,也許蘊藏著中國電影的機遇。

  關鍵詞二:民族身份

  大片不是萬能良方,“中國性”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好萊塢電影,似乎一直被視為中國電影的參照系。自誕生起,中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就有著諸多復雜的互動。上世紀90年代,好萊塢重新進入中國,成為近年對中國電影影響最大的外在因素。“對於中國電影,全球化是以美國好萊塢為代表的國外商業大片大舉進入中國電影市場﹔更嚴峻的是,好萊塢不僅佔領了大部分票房收入,還影響了中國觀眾的欣賞傾向”。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丁亞平說。

  這不只是中國學者的憂患之詞。就在前不久的第一屆中美電影節學術論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羅伯特·羅森就提出:中國性(Be Chinese)是中國電影的唯一出路。一定要創作有本國特色的電影,找出讓中國電影吸引世界的方法,不要簡單地模仿和照搬美國,因為“中國和美國的文化背景、歷史發展都太不相同。”

  評論家趙葆華認為,中國電影十年產業化的一條重要經驗,正在於堅守中國電影的民族文化身份。文化方向、文化追求、文化標准、文化表達和文化理想,被他歸為民族身份的五個維度。對於文化標准,他解釋說:“當我們特別強調電影的教化功能,而忽略藝術表現時,電影成了宣教片,直接導致電影題材的公信力下降。當我們把藝術推向極致,忽略了宣教性,藝術影片變成了獨立爬山者。忽視藝術,必然使中國電影見利忘義,尊嚴蒙羞。因為經濟與文化是電影的兩大本質,二者不能偏廢。”

  當代中國的成就和地位,使我們的藝術創作擁有文化自覺的底氣,將中華民族的歷史訴求和時代訴求、中華民族在推動中國前行時煥發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風貌,理直氣壯地表達出來。“我們不回避中國的某些落后和民生疾苦,但同樣要熱情表達中華民族的人文關懷、人文溫暖,表達我們的民族理想。”趙葆華說。

  關鍵詞三:形神兼備

  融入世界電影體系,在升級換代中塑造中國風范

  對於中國文化來說,電影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者。“我們關於電影影像的知識幾乎都來自英語。美國電影的強大除了工業化體系,還基於電影知識的強大。”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傅紅星分析,全世界電影主要走了三條路,一條是歐洲以藝術為先導的路﹔一條是蘇聯電影以意識形態、教育人民為先導的路﹔一條是好萊塢以工業化體系支撐商品銷售的路。經過一百多年電影歷史的大浪淘沙,好萊塢的這條路表現強勢。“這個商品包含了藝術電影的營養、意識形態的教育,它像面包一樣色香味俱全,像商品一樣銷售。中國文化要借助中國電影這一載體走向世界,利用視覺潮流先融入世界電影體系,然后逐步地升級換代。從1.0到2.0再到3.0,合拍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渠道。”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中國畫的創作法則。中國電影能否復制這一法則,恰當地運用現代影像傳達中國文化,以國際模式張顯中國風范?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說,《中國電影國際影響力》調研的數據顯示,給國外觀眾造成觀看障礙的三大主要因素是:故事背后的邏輯、字幕和文化差異。曾經“中國故事+中國陣容”是中國電影最傳統的模式,很好地向世界介紹了中國電影,但客觀上也造成了國際人士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像《金陵十三釵》、《神探狄仁杰》等電影是一種“我拍我的故事——你看”或者說“我拍我的故事——翻譯給你看”的模式,是一種以自我為主的思路,這樣的中國故事很難打動外國觀眾。

  黃會林研究發現,目前電影的拍攝模式正走向多元:一種是“中國故事+美國陣容”,代表是電影《無間道》美國翻拍版,是“你拍我的故事——你看”的模式。一種是“中國故事+中美陣容”,比如電影《1942》就是“一起拍我的故事——一起看”的模式,都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她推測,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的加深,“美國故事+中國陣容”(“我拍你的故事——一起看”的模式)最終會與“大家一起拍世界的故事——給大家看”的模式出現。那時候,中國電影不再是與美國電影、歐洲電影對立的文化產品,而是“美美與共”的和諧共生、共贏。

  有人說,“世界文化市場在19世紀屬於歐洲,20世紀屬於美國,這個世紀會移至中國。”不論怎樣,中國電影乃至中國文化最終會難以避免地融入世界。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也孕育希望。我們需要勇氣承受蛻變中的陣痛,需要胸懷去包容探索和嘗試,更需要智慧去化解成長中的“煩惱”。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