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並不是宣傳文化戰線的首創。2009年9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領導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層特別是經濟落后、問題較多的地方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困難。”“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 要求領導干部要“走轉改”。現在,新聞戰線也正在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走轉改”。如何將兩個“走轉改”結合起來,以什麼方式做好做活中領導活動的電視新聞,也是當前新聞戰線需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電視新聞﹔領導活動﹔走近領導﹔轉向群眾﹔改變文風
有人調侃《新聞聯播》說:“前十分鐘,領導很忙”。這也說明,時政新聞報道中,領導活動的報道是我國廣播電視報道報道中的重頭戲。領導干部要“走轉改”,新聞戰線也要“走轉改”,這也就給時政新聞中領導干部的報道提供了新的契機。
一、走近領導
領導的活動除了開會、出訪和接見之外,更多的是領導深入到基層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困難。領導活動深入基層的調研,可以說是時政新聞報道的富礦。在採編過程中,記者要是能夠走近領導,敏銳地把握住領導活動的核心內容,敢於跳出程式化的報道形式,相信這種新聞的傳播效果一定要更加顯著[1]。
在地級市的廣播電視台,如果遇上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到地方調研,這種新聞是必須上當地新聞的頭條。2007年7月4日,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到陽江市陽東縣平地村調研,他在調研中說:“我第一次來的是2003年10月26日,現在是七次了,我也目睹了平地村這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記得我第一次來平地村的時候,當時村委會是在路邊,一進村口幾個婦女領一班小孩,我當時跟他們拉家常,我就鼓勵他們,你們孩子要上學,要多讀書,你們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培養好,要多讀書,要發展教育。”記者馬上抓住了“七次”和“教育”這兩個核心詞,再翻閱原始錄像資料,發覺張德江七次到平地村,七次都說到了教育,於是做了一個專題報道《張德江七進平地七問教育》,並將張德江前六次在平地村與當地干部、村民和學生交談時提到教育的資料畫面重新串聯起來,特別是多處使用張德江與小朋友拉家常、打乒乓球的片斷,生動地反映了“領導走進群眾”和“群眾靠近領導”的干群和諧關系。后來,《張德江七進平地七問教育》也被當地組織部門作為黨員電教片向社會發行,可以說達到了最佳的傳播效果。
二、轉向群眾
在領導干部的“走轉改”活動中,領導雖然放下架子,走到群眾中間,但是普通的老百姓,尤其是在農村裡的群眾,看到上級領導來了一般都存在敬畏感。如果將鏡頭和話筒都對准領導,漠視群眾的,領導“高高在上”的報道形式,隻會進一步增加了群眾對領導敬畏,將干部和群眾的關系推得更遠[2]。這種對群眾“漠視”的報道形式,群眾當然也對廣播電視時政新聞 “漠視”了。一些開明的領導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汪洋同志在任廣東省委書記就說過:“不要將我的每次活動都發稿,比如沒有新聞性的日常調研活動就不用發稿。真有新聞性的東西,你放在第八版都有人看,沒有新聞性的,在頭版做一個版也沒人看。”[3]筆者也曾多次參與汪洋書記的政務活動,2010年9月21日,廣東省西南地區發生千年一遇的“921”洪災,9月27日,汪洋視察茂名和陽江的災后復產情況。我們的記者按常規做了一個《汪洋充分肯定我市抗洪救災工作,要求發揮連續作戰精神奪取抗災復產全面勝利》稿件。同時又打破常規做了一個《新聞特寫:省委書記汪洋盛贊“銅鑼書記”劉經忠》。在新聞播出編排時,編輯是這樣處理的,將常規新聞編輯成為簡明新聞在《正點報道》中播出,而將《新聞特寫》作為當天《陽江新聞》的頭條播出。《新聞特寫》說的是在特大洪災中,一個村支部書記忠以敲鑼通知全體村民轉移,全村無人傷亡的奇跡。汪洋在視察災情時,專門了解 “銅鑼書記”的救人故事。當時的錄音如下:
汪洋(問村民):房子倒了,你家幾口人?
村民:我家十幾口人。
汪洋:要不是村支部敲鑼把你們叫出來,那就沒命了,那又是多少條人命。
劉經忠:我看見水已經這麼高,已經走不出來了。
汪洋:就打鑼了,
劉經忠:就打鑼管用。
村民:我們這些村干部、大隊書記很好,敲鑼打鼓叫我們出來,不然就浸死了。
汪洋:這不然就沒命了。
村民:很多謝他們,就是這個干部(劉經忠)。
汪洋:表揚這個干部。(古重村)塌了24戶,沒死一個人,如果不是你們這些基層干部,這麼負責,不然死的人就多了,如果不是(基層干部)發揮作用,這24戶又是多少人。這裡的工作做得好,這是咱們基層組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就得感謝基層黨組織和村支部、村支委發揮作用。
《新聞特寫》中,雖然劉經忠整個過程就說了兩句話,才二十二個字,但記者在畫面上卻大量使用了劉經忠在領導后面幫村民整理家務的鏡頭,尤其是在汪洋說要感謝他的時候,插入了一個長達十秒的劉經忠特寫鏡頭,而且他那淡然的表情,也正好反映了一個基層黨支部書記的情操。這種雖然領導的說話很多,但特寫鏡頭很少,領導在新聞中“退居二線”,基層干部和群眾成為了“主角”的報道形式,群眾是這樣說的“我和劉書記上電視了,汪書記表揚了劉書記”,這也就說明這種報道形式人民群眾更樂於接受。
“關注民生、關注生活”這是領導干部政務活動的普遍出發點,也是當前新聞工作的落腳點。從“關注民生、關注生活”角度入手,把鏡頭轉向群眾,把話筒對准群眾,把畫面留給群眾,這種報道方式已經要將時政新聞中的領導政務活動做好做活,巧妙地利用新聞編排,以簡明扼要的形式報道了領導活動,又將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現場新聞生動地報道出來,這也算是一種時政新聞報道的作風轉變[4]。
三、改變文風
縱觀中央、省級到地市級和縣級的“聯播類”時政新聞報道,也經常發現這樣的新聞稿件:“某年某月某日某某領導到某某地方視察,提出重要的要求”的生硬報道模式。有稍為“靈活”點的時政記者,他們跟隨領導採訪時,跟著領導的行程,採錄幾段現場音,加插在稿件當中,這是一種最保險的時政報道方式,這樣也可能反映了領導干部活動的“走轉改”。可是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有一次,一位記者跟隨領導深入災區救災時,領導發現四名記者跟著他坐上了去救人的沖鋒舟,於是大發雷霆,厲聲對記者說:“把救人的座位留給受災群眾!”現場記者一肚委屈地向編輯說,到不了現場,沒法做報道,還怕別人不相信,就說有領導的錄音為証。本人了解情況后,馬上指示現場記者做一個連線報道《救災最前線:把救人的座位留給受災群眾》。
這個報道在電視上,雖然鏡頭沒有對著領導是一種缺陷,但是,領導急切清晰的聲音,也讓觀眾感受到災情緊急,以及領導把“人民群眾生命重於一切”作為救災現場的工作重點。事后,這名記者還因為這個報道,得到了那位領導的多次的表揚,說這是一個改變文風的重大時政報道方式。
要改變時政新聞領導活動報道的“八股文”形式,首先將群眾放在當作新聞的主體,將群眾的利益當作新聞的主題,堅持從老百姓的視覺來做新聞,讓領導活動“接地氣,有人氣”。其次,要充分發揮電視新聞所擁有的聲畫元素可以更直觀地反映現場的特點,記者在現場敏銳地捕捉到現場的畫面和同期聲,做到“現場關鍵時刻不要停機,編輯的時候要保持現場聲和畫面的連貫性,向觀眾呈現原生態的畫面”,提高電視新聞的現場感,對於時政新聞人物報道來說,領導的話語、表情這些細節都是非常鮮活的材料。如果媒體記者在報道中越來越注意挖掘細節、表現細節,突破了一些報道程式的局限,一定增強新聞的感染力、說服力以及親和力,讓領導活動的報道“活”起來[5]。
四、結 語
領導活動是繞不開的“主題”,對於同時承擔新聞報道和宣傳職能的時政報道,隻要遵從新聞報道規律,深入落實新聞戰線“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走近領導,轉向群眾,改變文風”,就不僅能做出領導放心的新聞,也能做出群眾愛看的新聞。當然,如果能夠從新聞的播報和編排上能夠進一步改進,少用官腔,多用老百姓熟悉的群眾語言播報時政新聞,或者讓普通的老百姓“走”在頭條新聞,讓領導活動“進入”群眾中間,“退居”二條、三條,群眾對我們新聞的關注度,滿意度將會更高[6]。
(作者簡介:陳創榮,男,陽江廣播電視台電視中心副主任,記者,主要從事《陽江新聞》編輯、監審工作。)
參考文獻:
[1] 方毅華.時政新聞節目改革的路徑與方法[OL].人民網-傳媒頻道,2008-11-24.
[2] 李明.時政報道如何拉近與百姓的距離[J].青年記者,2012(7).
[3] 黎秋玲.汪洋欲讓東莞先行下放權力[J].新快報,2012(1).
[4] 張錦力.解密中國電視[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1999.
[5] 趙淑萍.時政新聞人物報道的變化[J].青年記者,2012(7).
[6] 謝先進.主流媒體為時政新聞設置議程的路徑分析[J].新聞知識,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