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詞媒體概念的再次探析,試圖對詞媒體的類型進行話語分類,梳理詞媒體的流變,總結和概括出詞媒體的一般特征,力求能填補詞媒體研究的空白,為詞媒體和媒介社會深層次的話語內容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詞媒體﹔衍生性﹔話語流變
“詞媒體”作為一個新興的傳播學概念,具有其獨特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在述說這個概念之前,有必要對它追本溯源,勾勒其演變的過程。“詞媒體”首先是網絡本身的產物。2010年5月,互動百科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 “詞媒體是以詞作為核心傳播內容的全新媒體形態,其利用‘詞’具有的對特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進行超濃縮、利於口口相傳的特性優勢,最大限度地加快媒體信息的傳播和記憶速度。[1]”
“詞媒體”這個概念一經提出,立即在社會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不僅得到了網絡社會普羅大眾的共鳴,而且進入了國家語委、主流媒體及相關學術機構的關注視野。無論是互動百科、國家語委的《2010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還是《2010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對“詞媒體”概念的界定都有某種共通性。首先,它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形態﹔其次,它以“詞語”為載體﹔再次,“詞語”本身濃縮了各種社會事件﹔最后,它有利於信息的再生產,使信息流通更為快速便捷。這些界定都是准確而有價值的。但筆者認為,“詞媒體”這一概念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化。“詞媒體”不僅僅是一種新型的媒體形態,它還是一種具有衍生性的話語形態。
既定的概念中強調了“詞媒體”傳播便捷、迅速的特點,但對此的解釋往往隻停留在其“超濃縮”的性質上,即因為“詞媒體”簡潔好記所以傳播迅速,這種單因單果的關系似乎略顯粗陋。“詞媒體”的迅速傳播除了因為自身在形式上簡潔好記之外,還因為其本身具有極強的衍生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自身的再生產,使這條詞語的鏈條源源不斷地編織出來並進入人們的視野,加快傳播的速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對“詞媒體”的概念修正如下:“詞媒體”是一種主要以簡潔精悍的網絡新詞、熱詞為載體並在其中濃縮了重大社會事件與現象的新型媒體形態,以及具有衍生性的話語形態,它使人們能夠有效地掌握信息,同時也有效地擴大著信息自身的再生產。
一、詞媒體的類型及其話語旨歸
在對“詞媒體”的概念進行了界定之后,我們就來考察一下近幾年“詞媒體”的運作情況,並對流行的“詞媒體”進行一下分類。
我們首先從時間上劃定一個考察范圍,擬定為2008年到2012上半年。之所以要選取這個范圍,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從數據調查的慣例來說,5年可以作為一個有效樣本來使用,可以保証考察的有效性﹔第二,2008年在我國網絡社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年網絡輿論的勃興給“詞媒體”的誕生開辟了條件。2008年被許多人公認為中國“網絡輿論監督元年”[2],甚至被稱為“網絡問政元年”[3]﹔第三,筆者認為,從2008年開始,中國社會進入了社會轉型期的新階段。在這個時間段內,黨和國家發展的大事不斷(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2012年下半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大等等),同時各種社會矛盾呈現出日益復雜的格局(群體性事件的不斷發生、利益分配格局中的矛盾繼續升級、食品安全問題受到廣泛關注、房地產行業的風起雲涌等等),這些因素為“詞媒體”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現實素材。
因此,把2008∼2012上半年作為考察范圍應該是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的。
1.對2008∼2012上半年網絡熱詞的整理[4]:
2008年:“雷”、“囧”、“宅男宅女”、“山寨”、“打醬油”、“范跑跑”、“周老虎”、“叉腰肌”、“SNS”、“雲計算”、“SaaS”、“CNN”、“?”等﹔2009年:“蝸居”、“蟻族”、“杯具”、“賈君鵬”、“躲貓貓”、“70碼”、“釣魚執法”、“偷菜”、“樓歪歪”(“樓倒倒”、“樓脆脆”)、“圍脖”、 “被……”、“烎”、“煋”、“裸婚”(“裸考”、“裸官”)等﹔2010年:“給力”、“蒜你狠”系列(包括后來的“豆你玩”、“煤超瘋”、“蘋神馬”等等)、“神馬”、“浮雲”、“神曲”、“鴨梨”、“凡客體”、“團購”、“漲時代”、“李剛”、“羊羔體”等﹔2011年:“hold住”、“喬幫主”、“高鐵”、“地溝油”、 “郭美美”、“傷不起”、“坑爹”、“PM2.5”、“謠鹽”、“佔領華爾街”、“五道杠”、“晒三公”、“綠領巾”、“賣萌”、“有木有”等﹔2012上半年:“甄嬛體”、“最炫民族風”、“高富帥”、“矮矬窮”、“屌絲”、 “逆襲”、“舌尖上的××”、“親”、“腫麼了”、“表哥”等。
以上的整理只是挑出了使用頻率較高,而且相對來說具有較大社會意義的網絡熱詞,並不能代表網絡熱詞的全部,但所選取的熱詞已經基本上涵蓋了全部的類型和范圍。
2.對2008∼2012上半年詞媒體類型的劃分:
對於詞媒體的劃分,這裡主要按照兩個大類來進行。第一個大類是詞媒體的來源類型,而第二個大類是詞媒體的話語類型。
2008∼2012上半年詞媒體的來源主要由以下幾個類型組成:第一,來源於引起廣泛關注的社會事件與現象。 “李剛門”一詞的走紅,便是由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的“我爸是李剛”事件直接引起的,而“范跑跑”、“漲時代”、“蒜你狠”系列等等背后也都蘊涵著相應的社會存在,這些詞媒體是將它們高度濃縮之后的產物,隱含著人民群眾對這些事件的態度和看法﹔第二,來源於權力部門或者相關部門對某些事件的解釋。最為突出的例子是“躲貓貓”,以及由鐵道部發言人的“反正我信了”衍生出的“高鐵體”,它們都是因為公務人員或機構的解釋而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第三,來源於對生活狀態的描述、調侃。“傷不起”源自與對生活中各種不順遂的總結,“屌絲”源自於一群深感壓抑的青年們的集體自嘲,“蝸居”、“蟻族”則源自於現代中國年輕人住房及工作壓力緊張的生活現實﹔第四,來源於電影、電視劇、網絡游戲、流行歌曲等娛樂項目。比如“網絡神曲”、“甄嬛體”、“鬧太套”、“妥妥的”、“偷菜”、“dota”、“最炫民族風”等等,體現著全民娛樂時代的基本特色﹔第五,來源於偏僻古字的運用。比如“烎”字,在古漢語有“光明”的意思,但是網民借用其字形“開火”而引申出了“遇強則強,斗志昂揚”的新意義。除此之外,還有“囧”、“?”等﹔第六,來源於諧音。比如“杯具”指“悲劇”、“圍脖”指“微博”、“鴨梨”指“壓力”、“亞歷山大”指“壓力山大”等等﹔第七,來源於網民的搞笑、模擬、戲仿。比如“賈君鵬”就起自於一個單獨、偶然的搞怪事件,而“樓歪歪”、“樓脆脆”、“樓倒倒”等則出於一種構詞法上的模仿。
以上類別的劃分只是筆者為了分析的便利所做的一種粗淺嘗試和暫時努力,並不具有絕對性,而這些類別是互相交叉、互相滲透的。“樓歪歪”系列既可以說是一種構詞法上的戲擬和模仿,也可以看成是對建筑質量令人堪憂這一社會現象所做出的回應。而“鴨梨”、“亞歷山大”這些諧音詞語,多多少少也反映了時下人們對生活的一種普遍看法以及隱含的渴望解壓的心理訴求,所以在這個層面是它們也是對生活狀態的一種極具現實性的摹寫。
二、詞媒體的特征
通過以上對詞媒體的概念、類型等方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總結概括出詞媒體的一般特征:第一,形式精簡。詞媒體大都是以詞語、短語,至多也是以短小精悍的句子的形式出現的,其形式是十分精簡的,具有便於記憶、便於模仿、便於傳播的功能﹔第二,信息量大。詞媒體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能夠以及其精簡的形式傳達極為豐富的信息,它能夠用一個詞或者一個短語來表現一連串的事件以及人們對事件的態度與反應,由此構成一個集群﹔第三,修辭多樣。詞媒體具有極強的修辭色彩,其中不乏令人贊賞叫絕的例子,它們形象生動、富含感情色彩。比如“蝸居”、“蟻族”兩個詞,用動物的特性來形容現代社會中人類的生存困境,不僅形象地描述了現實,而且促使人去思考人本身的存在問題﹔第四,衍生功能強。這一點在第一部分已經提到過,這裡不再贅述。
三、詞媒體的話語流變
詞媒體的話語流變是一個由單個事件不斷擴大的過程,誠如有學者所指出,詞媒體在話語流變過程中具有“連續劇般的接續性”、“交響般的交互性”和“多層面的延展性”[5]。下面就以“淘寶體”為例來分析詞媒體話語流變的過程。
淘寶體是指說話的一種方式,源自淘寶賣家客服,因為其是一種逢人就叫“親”(“親愛的”縮寫),親切而又帶膩味的語氣表達,很快在網絡中形成了新文體的潮流。此后,淘寶體便在各種領域風行起來,南京理工大學給考入該校的2011級部分新生發送了淘寶體短信,各大專院校迎新標語、廣告也普遍使用了這一新文體,外交部新聞司開設的“外交小靈通”微博平台也使用了淘寶體來與網民互動,打造公共外交平台,由此可見,淘寶體流行的速度、廣度以及范圍是多麼的驚人[6]。
淘寶體發展到后來,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網店的廣告措辭了,而是變成了一種日常的話語方式,變成了一種人人都可以使用、都易於理解的話語模版。這個時候,淘寶體已經變成了“具有接續性的一系列媒介文本”[5]。在這個“媒介文本”中,可以看到多種文本相互交織在一起的文本“互文性”,也可以看到以淘寶體為表達形式的一系列話題的拓展,而這正是詞媒體衍生性特點的鮮明體現。詞媒體的流變遵循的是一種信息再生產的邏輯,任何詞媒體到最后都必然會突破它自身的狹隘界限,成為一種“原型”,一種可以容納其他內容的框架與模式,從而再生產出其他各種類型的話語。其結果就是,以詞媒體為中心構筑起了一個龐大的信息集群。
詞媒體的出現,不僅滿足了公眾快速獲取核心信息的需求,而且滿足了媒體精准傳播的訴求。在全民造詞、全民娛樂的背景下,詞媒體成為創眾表達自我的一種獨特方式。而這種表達是一種民意的表達,是自我意識的自然流露,是對社會現象的發問。詞媒體通過流變已經傳遞到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影響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角度。因此,分析詞媒體對於探討當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變化轉型有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基金項目:本文是陝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媒介文化語境下‘詞媒體’研究”(2012CXS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張雯謙,女,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理論新聞學研究﹔鮑海波,女,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新聞與傳播理論、媒介批評研究。
參考文獻:
[1] 互動百科[OL].http://www.hudong.com/wiki/%E8%AF%8D%E5% AA%92%E4%BD%93.
[2] 人民網.2008年終盤點:中國互聯網五大關鍵詞[OL].http://media. people.com.cn/BIG5/137684/8599163.html.
[3] 南都網.2008網絡年鑒[OL].http://epaper.oeeee.com/F/html/2009 -01/07/content_678241.htm.
[4] 互動百科.銳詞榜[OL].http://c.baike.com/more/ruici.html.
[5] 鮑海波.喧鬧的文本——媒介文化文本視閾中的“李剛門”事件[J].山西大學學報,2011(2).
[6] 互動百科.“淘寶體”[OL].http://www.hudong.com/wiki/%E6%B7% 98%E5%AE%9D%E4%BD%93&prd=so_auto_doc_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