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視《楚漢傳奇》 歷史劇的職場風雲(圖)--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24小時滾動新聞

北京衛視《楚漢傳奇》 歷史劇的職場風雲(圖)

2013年01月31日11:36        手機看新聞

  職場導師、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有個逗趣的比喻,他說:西游記團隊是中國最完美的團隊,作為領導的唐僧,廢話很多還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但理想很堅定﹔孫悟空很驕傲,總自以為是,但是能力強﹔豬八戒總希望能夠偷懶,但性格積極樂觀﹔沙僧最妙了,不談理想,實實在在上班。你也許會說這支團隊的確完美卻也虛幻,現實生活中,哪有那麼恰巧的事呢?

  還真有。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楚漢傳奇》是高希希導演力圖還原楚漢爭霸那段歷史的正劇。日前,楚漢兩大陣營的終極較量到了風起雲涌、劍拔弩張的時刻。戰場布局,職場謀略,同樣道理。所以有人說,劉邦、項羽兩位BOSS的性格其實早就注定了兩支團隊的結局。

  劉邦團隊:一個好漢三個幫

  劉邦以一介布衣崛起於亂世,抗強敵,定天下,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大統一的封建王朝。劉邦的成功,除了他敢於斗爭、善於學習外,還因為他具有高超的領導藝術,能夠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團結在自己周圍。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劉邦作為董事長,深諳謀事在人的道理,將三位人中俊杰蕭何、張良、韓信招致麾下,讓他們的才干發揮地淋漓極致。蕭何,西漢第一位丞相,可謂是大漢的首席執行官(CEO)﹔張良,以其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可以稱為首席戰略官(CSO)﹔韓信,為漢朝立下赫赫戰功,被后人譽為“國士無雙”的“謀戰派”,在漢朝奪天下的過程中充當首席技術官(CTO)。

  三人中,CEO蕭何跟隨劉邦時間最長。蕭何與劉邦私交頗深,劉邦任泗水亭亭長時,經常“假公濟私”地護著劉邦。后來,劉邦奔著“大丈夫當如是”開始鬧革命,蕭何二話不說,為兄弟出謀劃策。這樣的經歷也讓二人的感情不同他人,蕭何對劉邦來說亦師亦友,所以,當彭城慘敗,劉邦意志消沉、偃旗息鼓,滿足於坐享沛縣時,蕭何千裡迢迢趕來,將自己的頂頭上司一頓痛斥,罵到劉邦清醒。劉邦重用蕭何,當然也絕不是單是因為兩人情意深重,蕭何是難得的足智多謀、識人善用之才,而且能夠很好地把握領導的心理,是絕對的識時務者。漢軍缺糧,劉邦親自給蕭何寫信。蕭何擔心領導對隻身在外的自己生疑,就將自己的子侄送到劉邦帳下(如果蕭何有謀反之意,劉邦隨時可以將他的親人當作人質)以表忠心。蕭何的勇氣可非一般職員能比,劉邦的包容也自不是尋常領導能容。

  CSO張良是劉邦最得力的謀士,他多謀善斷,精通韜略,臨變不驚,處事有方。張良幫助劉邦順利進軍關中,入蜀韜光養晦。劉邦一直視張良為圭臬,當張良要離開蜀地回去面見韓王時,劉邦頓有失去左膀右臂的感覺。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那個時候的劉邦大概會說:“吾不可一日無子房”。劉邦之所以能夠聽取張良的謀略,一來是因為他自己能夠“吃的進良藥,聽得進忠言”。二來,也是因為張良進諫方法非常巧妙,能夠靜下心來,旁敲側擊,甚至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可以向劉邦傳達謀略,說他是心理學家一點都不過分。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張良對分寸拿捏地及其妥當,劉邦建漢朝后,張良作為謀士並未擔任軍政要職,避免了韓信、彭越等鳥盡弓藏的下場。

  相較之下,CTO韓信就專業領域來說與蕭何、張良不相上下,是史上難得的將才。投奔漢軍后,韓信一時未得到重用,便以追趕逃兵的名義縱馬離去。蕭何慧眼識珠,上演一出“月下追韓信”的千古絕唱。劉邦聽了蕭何的建議,大膽用人,拜韓信為大將軍。而韓信厚積薄發,沒讓劉邦失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水淹廢丘背水一戰,再到垓下之戰,韓信居功至偉。但是,能夠統帥三軍,善於謀兵、謀國、謀天下的韓信,並不善謀己。這位平素偶爾裝萌賣乖的首席軍事技術官,在創造奇跡的同時,有那麼幾件事讓董事長不滿——廢丘之戰后“代”劉邦為樊噲定賞、自己帶兵“多多益善”老大帶兵卻隻能百萬、向劉邦討要封號……韓信是典型的專業領域人才,但是不懂得研究職場心理學,最終招致殺身之禍。不過沒有關系,對於老板劉邦來說,韓信已經幫自己打來了天下。

  劉邦曾總結自己的成功之道:“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團隊:好員工不如好領導

  與四十多歲的劉邦相比,二十出頭的項羽顯然嫩了點兒。雖然項羽出身楚國將門之后,貴族世家,在推翻暴秦的過程中戰功赫赫,是名副其實的“西楚霸王”,但是,他沒有搞清楚,自己要做的是劉邦的董事長之位,而不是韓信的CTO,所以項羽的團隊中,組織架構搭建地並沒有劉邦陣營那麼完善。盡管項羽帳內有老謀深算的亞父范增擔任CSO,智勇雙全的鐘離昧,以及重信守諾的季布等一干驍將為CTO的崗位職責獻力,可終究抵不過項羽的剛愎自用、任人唯親。因為沒有把握好職場生存之道,時代拋棄了霸王。

  項羽團隊的CSO范增與劉邦團隊的張良可謂針尖對麥芒。范增的政治觀察力和才智謀略絕不遜於張良。范增曾設計除劉邦,大擺鴻門宴,項羽卻因為婦人之仁而錯失了除掉劉邦的最好機會。范增非常生氣:“明明是殺劉邦的,卻為何改變主意,就因為他在席間那番低劣的表演?”可項羽卻不聞戰場殘酷、職場冷暖,一心相信劉邦是自己的結義兄弟,並堅守自己的當初的諾言,不管劉邦做什麼事自己都不殺他。范增對項羽充滿愛意,就像是父親對孩子,既要防止他走彎路,還要及時幫他填堵“漏洞”。楚漢對峙時,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搞得楚軍上下一片混亂,人人自危。項羽對范增也起了疑心。可范增大雪之夜立於項羽帳前,想要面談。可項羽拒不相見,范增心灰意冷,告老還鄉,死於荒野。失去智囊,項羽成了無頭的蒼蠅,加劇了失敗的步伐。

  盡管強將手下無弱兵,項羽手下諸多大將也無力幫助他挽回大局。項羽手下的將軍們,文武兼備的當數鐘離昧和季布。他們都曾在項羽的指揮下,屢屢讓劉邦陷入絕境。而如此忠心、如此勇猛的得力戰將,同樣沒能“躲過”陳平的離間計。項羽不再信任他們,派項伯和項庄挨個調查,無人幸免。其實,項羽的團隊中,每位高管都不遜色,只是,一支好團隊沒有遇到一個好領導。兵敗垓下時,項羽對屬下將士說:“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項羽曾經把哥們義氣看得比天高,僅看鴻門宴上他放走劉邦就能夠知曉,雖然行為幼稚,可他心中重情義﹔后期,他不能聽逆耳之言,剛愎自用,把哥們義氣全部拋卻腦后,成了光杆司令。項羽好戰,能戰,卻不能心懷仁政,屠城殺降,觸怒天道,眾叛親離。項羽心懷國恨家仇,一心復楚,可是在戰況變幻后,他不能謀君主之事,把楚國以外的人的生命看作是戰爭工具,大國與小國、大我與小我,傻傻分不清楚,盡失民心。

  劉邦善用漢初三杰,練就仁義之師﹔項羽拒絕親人兄弟,落得個孤家寡人。戰場如職場,職場如戰場。追《楚漢傳奇》,學職場道義。每晚19:35,敬請鎖定北京衛視《楚漢傳奇》!

(來源:新華娛樂)

分享到: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