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維碼,很多人或許並不陌生。這個像“迷宮”一樣的黑白小方塊,早已出現在火車票、演出票、圖書、雜志及各種商品的包裝上。最近,二維碼還登上了電視熒屏,不少娛樂節目的畫面上都出現了這種小方塊。對於電視節目制作方來說,二維碼的出現不僅改變了觀眾看電視的方式,甚至可能成為應對觀眾流失的一個“救星”。
掃出人氣
熒屏外幾十萬觀眾在掃碼
觀眾小丁初次體驗二維碼,是在上周五晚看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的時候。當時,電視屏幕的左下方出現了一個二維碼,旁邊還寫著三個字“掃描我”,出於好奇,她掏出手機掃了一下,沒想到手機上下載了一個叫做“呼啦”的軟件。進入這個軟件,屏幕上跳出了一個與節目內容相關的問答游戲。於是,小丁就這麼邊看電視邊玩了起來。
二維碼帶給小丁的這個“呼啦”軟件,其實是湖南衛視推出的一款手機社交應用程序。據湖南衛視總編室副主任、“呼啦”項目負責人劉琛良介紹,湖南衛視的很多節目中都會出現“呼啦”二維碼,觀眾隻要掃碼,就能參與答題游戲積分,或是與他人共同探討電視節目。他透露說,“呼啦”開通一個月以來,已擁有注冊用戶近100萬,“這比我們預想的好,最初我們預計有50萬就不錯了。”
從二維碼上嘗到甜頭的,還有央視益智游戲節目《開門大吉》。1月28日晚,《開門大吉》節目現場,一位女選手正在玩聽音樂猜歌名的游戲。她可能不會想到,就在電視機前,有21萬名觀眾正在與她同步答題,而他們正是利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來參與活動的。根據節目方制定的游戲規則,隻要在節目揭曉答案之前,觀眾能夠選出正確答案,就可以獲得相應積分,並根據游戲積分,通過搖號等方式,獲得相應的獎品。
《開門大吉》制片人、總導演劉正舉,是國內最早將二維碼引入節目的電視人。在他看來,二維碼正在改變人們觀看電視的方式。劉正舉以《開門大吉》舉例,通過二維碼邀請觀眾參與節目,進行同步互動,實際上是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開卷答題”的機會,“觀眾可以借助互聯網和身邊親朋好友的幫助,來完成闖關問答和游戲。”
藏著無奈
把年輕觀眾重新拉回來
對於節目制作人來說,把二維碼引入電視節目,多少也是因為形勢所逼。“當初我們決定上二維碼時,節目責編都不同意。”劉正舉透露了一個情況,“他們覺得現在的電視觀眾以中老年人居多,這個群體中有多少人會一邊看電視一邊拿著手機玩這個新鮮玩意兒?”而劉正舉的回答很直接:“我們是給年輕人用的!”
劉正舉認為,二維碼的出現,開啟了電視節目的“雙屏互動”時代。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同步參與節目游戲方式,讓那些習慣了使用電腦和手機來看電視的觀眾,重新回到電視機前,實現電視大屏幕和手機小屏幕之間的互動。
截至目前,掃描了《開門大吉》二維碼的活躍用戶有44萬人,他們都是通過手機號實名注冊的。根據節目播出五期以來對獲獎觀眾提供的身份証件號碼的觀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年輕觀眾。劉正舉自己平時經常上網溜達,他通過網上留言發現,“很多網友都說自己太久不和父母一起看電視了,而《開門大吉》讓一家人聚到了一起,全家答題,共同協作。還有的人說,自己幾歲的孩子都在幫爺爺奶奶用手機操作答題。”
統計顯示,《開門大吉》播出五期,平均收視率達1.9%,第五期節目甚至創造了2.36%的高收視率,在央視所有節目中穩居冠軍。與此同時,累計有1300萬人次觀眾參與節目在線同步答題。這些數據讓劉正舉甚感欣喜,“觀眾群明顯擴大,雖說沒有直接的判斷指標,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二維碼在這裡面一定起了作用,是它將年輕觀眾重新拉回到了電視機跟前。”
連接希望
讓電視搭上新媒體順風車
當二維碼出現在電視熒屏上,其實也可以看做是時代變遷的一個小注腳。由於二維碼的畫面構成比較復雜,因此隻能在液晶電視以及平面直角電視上才能被掃描,這在以前球面屏幕電視為主的時代,可以說是望塵莫及。另外,智能手機的大量普及,也使得人們真正可以輕鬆地掃描並處理二維碼的信息,而不會遇到來自技術方面的阻礙。
近年來,“三屏合一”(即將電視、電腦、手機應用整合在一起)的概念,時常在傳媒界被人提起,二維碼的應用或許是“三屏合一”的一個有效嘗試。劉琛良用“連接客廳與客廳”來描述二維碼的作用,“通過連接家庭共享的電視大屏和個人私享的手機小屏,為電視用戶提供互動體驗,打通用戶與電視、線上與線下的交互。”
另外,劉正舉也覺得,“三屏”讓觀眾群分化越來越嚴重,而電視二維碼的應用,最大功勞就是減弱這種分化趨勢,“以前觀眾看電視手拿遙控器,現如今他們拿手機,這是欣賞習慣的改變,同時也打通了電視熒屏與手機屏幕之間的通道。”
身處網絡時代,電視的“紅旗”還能扛多久?劉正舉說這是電視人經常自問的一句話,“電視二維碼的出現,最大的意義在於讓傳統電視搭上了新媒體的順風車﹔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抵御著電視觀眾群日益老化的趨勢。”劉琛良同樣對此充滿信心:“中國絕大多數地區的電視日開機率在30%,依舊挺高。而目前國內各類智能手機用戶有3億多,隨著這個數字的增加,‘雙屏’之間因為某種關聯而產生的空間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