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何晶
1986年,央視耗費六年時間制作的25集電視連續劇《西游記》問世,轟動一時。女導演楊潔將《西游記》原著中大量的佛經、晦澀的對白統統刪除,隻向觀眾展現最明晰的故事情節。該劇一經播出,就以89.4%的收視率創下20世紀80年代的收視奇跡,六小齡童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
1998年,央視又補拍了16集連續劇《西游記續集》,這合計41集的電視劇《西游記》,將小說《西游記》100回中描寫的取經途中系列故事,較為忠實地呈現於屏幕上。這次改編獲得了諸多觀眾和專家的認可,至今仍是改編《西游記》的影視作品典范。
央視版中扮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出身於浙江的“美猴王世家”,其父六齡童亦擅演猴戲,主演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由天馬電影制片廠拍成彩色戲曲片,發行72個國家。六小齡童深得家傳,公認為是最接近小說原著的“美猴王”。
港台版西游
上世紀90年代,香港TVB(即香港無線電視台)拍了《西游記》(1996)和《西游記2》(1999)兩部電視連續劇,分別由張衛健和陳浩民飾演孫悟空。2002年,台灣八大電視台與香港中天公司聯合投資,再次由張衛健擔任主演,拍攝電視連續劇《齊天大聖孫悟空》,梁漢文、楊恭如、TWINS、葛民輝等諸多港台明星出演,一時群星薈萃。
這三部電視連續劇的共同點是:全都沿用了西天取經的主線索,亦講述了取經途中的故事,但在人物性格和情節編排上做了較大改動,原本的人物成為電視劇故事的“原料”。除了增加夸張、搞笑的戲份,最為明顯的是加入大量的感情戲。師徒四人和妖魔鬼怪們一時都成了“痴男怨女”。
周星馳版西游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段經典的台詞流傳至今,仍有許多觀眾能倒背如流。然而,由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游》在1994年上映時,反響卻十分慘淡,甚至在北京被當作發行失敗的典型,當時的觀眾無法理解這部“無厘頭”的電影,甚至有人中途離場,認為它吵鬧無聊、“不忍猝睹”。
當時沒人能想到,這部電影在發行市場上雖然慘敗,盜版錄像和VCD的興起卻讓它重放異彩。
美國版西游
2001年,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NBC)拍攝制作了一部美國版“西游”電視劇,取名為《The Lost Empire》(《遺失的帝國》)。該劇依然釆用了“穿越結構”,將秦始皇、吳承恩以及當代學者尼克等不同時空的虛實人物糅進“西游敘事”中,構造了一個由唐僧等“西游四人幫”拯救《西游記》手稿的故事。就表現手法而言,這部電視劇並沒有超越周星馳的《大話西游》,但它對秦始皇式靈魂專制的理解,以及對反專制精神的贊美,則比《大話西游》多走了一步。
日本版西游
2006年,由《東京愛情故事》的編劇阪元裕二執筆,日本富士電視台拍攝了11集的日劇《西游記》,日本青春偶像組合SMAP成員之一香取慎吾飾演孫悟空,唐僧則由日本女星深津繪裡反串。每集電視劇均以“國”來命名,比如“火之國”、“溫泉之國”、“夢之國”、“沙漠之國”等,電視劇問世后,反響非常火熱。
借著電視劇大熱,2007年,該劇原班人馬又推出了電影版《西游記》,攝制組甚至來到中國拍攝外景。這個加入了許多炫目特技的電影版本讓不少中國觀眾大跌眼鏡。片中的唐僧變成了穿著白色僧衣的漂亮美女,白龍馬消失了,唐僧一直和徒弟步行完成取經﹔原本的大徒弟孫悟空反而成了入門最晚的三弟子,而三位弟子間的地位也差不多,孫悟空雖戰斗力更強些,但並不如原著中那樣突出,他的筋斗雲甚至變成了羽毛狀的小道具,被拽在懷中。有觀眾將這個版本的《西游記》戲稱為“一個尼姑和三個和尚的瘋狂”。
此外,日本還有多個動畫版西游記,其中,有用手槍的唐僧,有打麻將的師徒四人,甚至還有唐僧和孫悟空談起了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