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視台主持曹可凡:點亮實體書店這座文化燈塔--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上海電視台主持曹可凡:點亮實體書店這座文化燈塔

2013年03月05日07:5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書店裡,隨處可見正在看書的孩子。 本報記者 李苑攝

  1995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煒與幾個學者在北大南門外開設了一家小書店,取名“風入鬆”。之后,北大南門的這家書店成為北京的文化地標之一。這裡,留下過季羨林、任繼愈、柏楊、余秋雨等眾多名人的足跡。

  2011年6月,風入鬆書店貼出“因書店老化,需大范圍搶修”的歇業通知后,各種關於風入鬆倒閉、歇業遷新址、書商追討欠款的消息沸沸揚揚,人們再次感到了實體書店的幾分蕭瑟。在此之后,北京、廣州、上海,多家民營實體書店也因各種各樣原因消失在讀書人的視線中……

  現實:實體書店舉步維艱

  隨著網絡等新媒體對於閱讀方式造成的沖擊,實體書店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近年大量具有文化品牌效應的書店紛紛倒閉。

  曾有數據統計,一般的實體書店限於資金流以及營業和倉儲面積,不可能以大量的進貨來獲得出版社更大的折讓,進貨折扣一般在63%—65%,剩下35%—37%的毛利潤。而近些年,實體書店的房租和管理成本日益上漲,除去水電費、稅收、員工工資等,書店最終的利潤所剩無幾。

  隨著各項成本的不斷提高,加之目前圖書市場發行價格體系的約束力不夠,以及網絡等新媒體對於閱讀方式造成的沖擊,實體書店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近年大量具有文化品牌效應的書店紛紛倒閉。如何扶持實體書店,是此次兩會期間我最關注的話題。

  多少年來,書店一直是人們心中的文化燈塔、心靈港灣,更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閱讀本身看似一種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風氣,很大程度上反映民眾素質的高低。網上瀏覽固然可以獲取大量資訊,但紙質閱讀會對人們精神世界產生深刻影響。我認為,前者是淺閱讀,后者才是深閱讀,是人們可以寄托夢想的精神家園。網上購書的確快捷、方便,但實體書店則是一種公共文化設施,它不僅僅是賣書的場所,更是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的場所。

  2012年,我與巴金女兒、《收獲》主編李小林等政協委員在上海市政協會議上呼吁政府出台相關政策,以專項基金方式,給予實體書店一定的支持。上海新聞出版局迅速作出反應,出台《上海市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撥出專項資金,在重點支持大型書城和綜合性書店的同時,也對那些有專業特色的書店,如學術、藝術、少兒、科技、音樂、古籍、外文類書店,提供一定幫助,滿足不同層次閱讀需求。這一政策的落實,大大提振了實體書店經營者的信心,也讓我感到些許欣慰。

  心願: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國家對有文化品牌效應、可持續發展並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實體書店進行扶持、補貼,非常有必要。

  有了政府的扶持,2012年下半年,上海兩家大型書店開業,一些“中、小、微”,“專、精、特”書店更是應運而生。2013年,還有三家營業面積逾千平方米的外地書店即將進軍上海。這証明扶持實體的政策不僅是輸血,更是起到了“誘導”造血的功效。我認為,該舉措可以向全國推廣、輻射。

  目前,在具體實踐中,實體書店遇到不少瓶頸與困難。而那些阻礙實體書店發展的因素,更需要在國家層面上予以重視與解決。我覺得,就全國范圍而言,國家撥出一定額度專項資金,對有文化品牌效應、可持續發展並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實體書店,特別是對社區書店、學區書店和商區書店進行扶持、補貼,非常有必要。然而,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錢不如給政策,好的扶持政策,才是對民營書店最重要的扶持。

  另外,我認為,規范價格、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圖書市場環境,勢在必行。據我了解,有些出版社向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發貨的折扣有差別,給實體書店尤其是小書店的折扣不如給電商的優惠,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體書店的發展。

  結合新區建設、舊城改建、大型商業配套和居民集聚區建設的機遇,我建議,應該預留出版發行門店設施用地,保証相關基礎設施到位。因為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以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曾在2011年發出《關於加強城鄉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的通知》,我很期待能通過立法將通知內容真正落實到位。

  在倡導全民閱讀的今天,切實扶持實體書店,並使之健康、有序發展,是一件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記者 劉彬採訪整理)

  鏈接

  書香地圖帶你找書店

  想買書、看書卻不知道往哪兒走嗎?武漢市將在年內出版“書香地圖”,帶你快速找到書店。武漢市現有書店約940家、實體圖書館18座、24小時自助圖書館25個,以及地鐵2號線的21個自助圖書館。全市各區、企業、學校也將新增設300個圖書漂流點。即將出版的“書香地圖”將囊括上述所有場所,不僅有紙質的,還有電腦版和手機版,公眾通過手機終端或電腦,也可瀏覽“書香地圖”。(記者李韻整理)

  中外實體書店對比

  目前北京實體書店在1800家左右。而至2009年年底,倫敦擁有書店2904家,紐約有7298家,東京有4715家,巴黎有6662家。從人均擁有量來看,北京平均每萬人擁有書店數為1.06個,而倫敦、紐約、東京和巴黎每萬人擁有的書店數分別為3.87、8.88、3.75和5.84個。(記者李韻整理)

  去年圖書地面零售同比首次出現負增長

  2011年,中國圖書地面零售渠道銷售額338億元,比上年增長5.95%。而2012年,在北京開卷公司公布的《2012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中,上述兩項數據則分別為335億元、-1.05%。自有數據統計以來,圖書地面零售同比首次出現負增長。從開卷報告中的數據可以看出,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其實體書店受到網絡書店影響的狀況越嚴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城市的實體書店2012年增速平均為-5.83%。(記者李苑整理)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