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擔任俄塔社駐中國記者已經15年了。朋友們有時會說,你啊,已經是一個“中國通”了。他們是在抬舉我,但我真的算半個北京人,我說漢語帶著北京特有的兒化音,我很喜歡中餐,走遍了中國各地。
對我來說,春天不是始於熱鬧的春節,而是始於兩會。對常駐北京的外國記者來說,兩會是真正的節日——我們可以集中採訪來自不同地區的代表、各部委負責人和公眾人物。
10至15年前的俄羅斯,公眾感興趣的是中國的異域風情,比如功夫、太極拳或大熊貓。如今,觀看任何一個俄羅斯的電視頻道,都不乏中國的新聞以及中國經濟對世界影響的報道。
兩會期間,我們全力報道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通常會一下子發六七條消息,然后發幾篇深度分析稿件。對外國記者來說,向中國總理、中國外交部長提問是榮幸的事。我也提前准備了兩三個問題,以便在記者招待會上提出來。對我們來說,俄中關系非常重要。俄中建立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我想知道俄中關系如何向前推進,還關心中國進一步實施的改革措施。
最近,大家特別關注中國新領導層的執政風格。這是一陣風還是長期政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有哪些新事物可以期待?對我來說,至關重要的是,把北京發出的信息盡可能准確地傳達給俄羅斯的讀者。
兩會期間,我努力同北京的老百姓聊天。他們如何看待政府的政策?他們最擔心的是什麼,最滿意的是什麼?對我來說,這不是無聊的問題。近日,我請一位三輪車夫帶我繞著故宮轉了一圈,我很喜歡坐著三輪車不緊不慢地在古老的街道上行走。這位北京市民對我說,他最擔心的是空氣污染。他說,最好大家都改騎自行車,就像20多年前一樣。
我還記得那個年代,當時中國剛剛開始改革開放,我在中國人民大學進修。我當時騎著一輛質量很好的永久牌舊自行車。那時,什剎海是一個多麼清靜的地方!北京的情侶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靜靜的湖邊,在昏暗中坐一會兒,偷偷地接起吻來!現在那裡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有許多酒吧和咖啡館。老北京的胡同,多麼浪漫的所在!在接納新事物時如何保留過去的好東西,對“老北京”來說,是個大問題。如果你們不介意的話,我願意把自己算作“老北京”的一分子。
(作者為俄塔社北京分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