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大道2012年度10強
今年的央視春晚非常悅目,整體節目質量也有所提高,尤其是語言類節目,不過能做到既悅目又賞心的,應該還屬於正月十四播出的《星光大道》總決賽。有人說看央視春晚成了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精神年夜飯,然而《星光大道》總決賽應該屬於品質更高的精神食糧,更可喜的是,在目前電視娛樂節目競爭白熱化的時候,《星光大道》總決賽不但保留了最寶貴的人文性,而且在舞美、包裝等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
走入2013年,《星光大道》喜事連連,不但移師到央視一套每周六晚八點的黃金時間首播,而且匯源果汁大手筆冠名,3.4億,這也創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的廣告之最,再加上那些硬廣告,而且還是兩個頻道都播出,估計《星光大道》給央視今年貢獻的廣告額會達到10億。
錢真是好東西,馬上就在《星光大道》體現出來,看看那炫目的大LED,看看精致的舞台,再加上全新的頗具時尚感的包裝,讓《星光大道》整體視覺效果上了一個大台階。不過這也符合“贏家通吃”的原則,節目收視好、口碑好,廣告客戶認可,自然就會加大硬件投入。回想去年《中國好聲音》的豪華轉椅、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四位導師的高達兩千萬的出場費,中國電視的確進入了“大片”時代。
其實有了錢,“悅目”容易做到。然而“賞心”卻不容易,《中國好聲音》最大的問題就是“賽事感”過強,“人文性”及“溫暖性”不夠。而這兩方面正是《星光大道》之所長。從今年《星光大道》的一開場,就把人文性體現了出來——《星光大道》走出的眾多知名百姓歌手合唱《乘著歌聲的翅膀》,李玉剛、楊光、劉大成、王二妮、朱之文、劉賽、旭日陽剛、陸海濤,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都有一段讓人熟知的故事,他們身上絕不是僅僅歌手身份,而是一個個讓人敬佩的成長奇跡!
再看今年總決賽參加的10組選手,還是那麼讓人難忘,而且每個人都各具特色,沒有可復制性,即使第一輪被淘汰的選手,也是演唱水准與親和力兼備。比如第一位落選的駱駝強子,表演的是新疆極具地方傳統風格的木卡姆與新疆歌曲聯唱,幾位維族老人,臉上透露出的就是濃濃的新疆味道。這樣的節目很難在《中國好聲音》等節目中看到,可是觀眾需要,中國也需要!
從第二輪開始,選手們漸入佳境,精彩節目讓人目不暇給,尤其是淳朴的草帽姐,帶給人驚喜。她和大衣哥朱之文合唱了兩首風格完全不同的歌曲,一首是《沂蒙山小調》,另一首是《我聽過你的歌》。有人說《星光大道》的“參賽秘訣”就是“混搭與反差”,可是觀眾不就是喜歡這種戲劇化的“驚喜”麼?!更令人難忘的是,在點評的時候,嘉賓趙本山對草帽姐大為贊賞,坦言“自己如今再也找不到這種純朴的感覺了,如果能找到,我還能火幾年!”這裡還有個小插曲,據央視內部人士說,由於第二輪草帽姐被淘汰,氣得趙本山離席出走,消息是真是假不好說,可是從第二輪結束后,趙本山就消失了,這一點我注意到了。
說到嘉賓,除了幾位音樂界大腕和師勝杰、梁宏達這兩位《星光大道》的主力嘉賓,這次總決賽還請到了中國乒乓球總教練劉國梁。這樣的安排,恰好體現了《星光大道》的定位:百姓舞台,由百姓的代表來點評。這一點,又跟《中國好聲音》不一樣,其實說句過頭話,有多少觀眾能聽出兩位專業歌手演唱同一首歌的區別?可是人文性的點評,卻讓老百姓覺得有人在替他們說心裡話。
本次《星光大道》獲得總冠軍的是以原唱歌曲為主的、被稱為“東方民謠”風格的來自哈爾濱的安與騎兵。他們的歌曲清新自然,極具感染力。拼搏了多年,這次終於修得正果。獲得第二名的雲飛,是一位內蒙古支教青年,他演唱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打動了所有人。而第三名的雪兒更絕,最后一關演唱《查爾達什》,旁邊是一位少年小提琴手,琴聲與雪兒的模仿小提琴聲音的歌聲非常美妙,這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混搭,而是對藝術、文化的深刻理解所致。不言而喻,這是一種藝術創新,而真正的電視創新正是對電視藝術的全新理解所致。
不過更讓大家“賞心”的還是來自老畢。
雲飛在現場帶來了自己教過的幾位小學生,可是這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在現場非常緊張,很拘謹。老畢忽發奇想,領著孩子們在現場打了一次滑梯——舞台前方是拱形,像一個滑梯。當老畢和孩子們開心的滑下來時,那一刻,讓我真的很感動,老畢的這個舉動,讓人覺得心暖暖的。這麼激烈的比賽,大腕雲集,可是,老畢用他的幽默善良的舉動,讓孩子們倍感親切。
的確,《星光大道》是個門檻很低的節目,中國老百姓,誰都有機會來參加。我覺得,如果我們社會多一些這樣的平台,肯定會有更多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而中國社會也會更加和諧!
如果說歌唱比賽,比的就是誰是中國的好聲音,那麼我覺得,悅目賞心的《星光大道》,才是中國的真正的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