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多代表團在媒體開放日中都安排了代表集體接受記者採訪。毫無疑問,集體採訪是代表與記者高效率溝通的好形式。但記者參加了某代表團的代表集體採訪時卻高興不起來:基層代表卻成了集體採訪了“花瓶”,全程參與其中,直到發布會結束也沒回答問題。不是不回答,是沒有記者向其提問。
接受集體採訪的代表,有官員代表、有企業家代表,當然也有來自基層的代表。提問環節,記者們把問題一個一個地拋向了官員代表和企業家代表,唯獨沒有來自基層的代表。據記者統計,職位越高、權力越大的代表,獲得提問的次數越多。
出現這種情況,與媒體記者把目光投向了掌握話語權的官員代表和具有經濟支配力的企業家代表有很大的關系。這是媒體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
作為集體採訪的組織者,應該想到把一個基層代表放在眾多有話語權代表中,讓其多少顯得“單薄”。組織者讓基層代表參加代表集體採訪會,出發點可能是讓媒體們多關注。實際上,可能因為考慮有所欠周,出現了基層代表全程“陪同”的情況。
別讓基層代表成了“花瓶”,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記者 耿寬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