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人民大學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最高學府”,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它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精湛的教學技術以及先進的教學設備吸引著廣大學子,成為學子們夢寐以求的求學聖地。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他在教研工作方面不斷創新,為廣大學子營造更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術新秀﹔同時作為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他不斷鑽研,總是站在學術前沿,不斷攻克學術難題,為我國傳媒業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做出突出貢獻。他有著敏銳的學術洞察力以及對新事物研究的探索精神,他既有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質,同時具備作為一位學術研究人員的人格感染力。他就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教授。
喻國明,男,1957年9月生,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畢業,並獲法學(新聞學)博士學位。同時兼任中國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咨詢專家組成員、國家台灣事務辦公室專家組成員等。同時任《中國傳媒發展指數(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輿情年度報告(藍皮書)》主編等職務。出版學術刊物達21本之多,並有400余篇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自1979年至2010年底,在新聞學與傳播學領域的論文發表量居全國第三位,被引文率居全國第二位。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喻教授您好,很榮幸能採訪到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第一家新聞教育機構,已有五十余年歷程,請您談談貴學院的辦學風格及學科特色。
喻國明教授:您好。很高興接受貴刊的採訪。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成立於1955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第一家新聞教育機構。從歷史傳承的角度來講,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是由三個新聞教育機構合並而成,分別是燕京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學專業以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合並而成。1958年,北京大學新聞專業並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此前,創辦於1924年的燕京大學新聞系於1952年並入北大新聞專業,因此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新聞系集人大、燕京和北大三所大學新聞教育力量於一體,開始了新中國新聞教育的歷程。1988年,新聞系改名為新聞學院。可以說,人大新聞系不僅包含了我國新聞教育起源、國家政治新聞研究,同時也繼承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新聞教育與學術的成果。無論是從教學評估方面還是學術建設成就方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都是我國新聞教學的第一重鎮。如教育部每年評定的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中,新聞傳播方向迄今隻有四篇,人大則佔了三篇﹔另外人大新聞學院的論文發表數量和論文引用率都是名列首位的,在全國前五位的論文發表的學者中人大就佔了三位。新聞學院目前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所在單位,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學院現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4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傳播學4個碩士學位點和博士學位點,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其中,新聞學連續三屆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傳播學專業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院成為全國僅有的同時擁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一級重點學科的學院之一,也是我國新聞傳播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這些都是我校新聞系實力的見証。
在海外交流與合作方面,學院與美國、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台灣地區多所高校的相關院系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全院所有的青年教師都有一年以上在國際名校訪學的經歷,至於教師的出國訪問、講學或其他國際交流的經歷更是非常頻繁的。
從業界來講,新聞界工作者、范長江獎項、韜奮獎的獲得者,很大一部分都出自我校,如原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原新華社社長郭超人、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梁衡、原中央電視台台長楊偉光同志以及現新華社總編輯張萬象等等一大批奮戰在各行業和各領域前沿,成為新聞界的典范的都是我們培養的校友。匯聚人大、燕大、北大三校力量的人民大學新聞學目前已為中國新聞事業輸送了7千多名畢業生,新聞學嚴謹務實的教育理念傳承、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大新聞人。
記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自從創立以來,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請問貴學院在辦學層次和人才培養方面有什麼創新措施?
喻國明教授:對於學校的創新,可以從兩個角度分別來講。
首先是對本科生而言,我們借鑒國際國外的經驗,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第一是建立導師制度。導師制度使每一名剛剛入校的學生就有專人指導,無論是學習、生活,都能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環境,同時也在學習方面指導學生,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和狀況。第二,建立全媒體實驗平台。我院建立了全媒體的課程實踐平台,從而實現編採評寫一體化,進而讓廣大學生體驗新聞工作者的工作際遇,並因此挖掘自身特質,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為自己的將來做好前期准備。第三,建立了完備且數量龐大的案例庫。我院的案例庫存有案例一萬多個,從新聞傳播學理論、新聞與傳播實務(編採評寫、經營管理)、廣播電視、廣告學、乃至傳播學的一線案例都有所涵蓋。我們也是想通過這些一線案例,讓學生不僅僅止於理論的學習,而是將理論正確地運用到實踐中,將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具象實務,從而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認識過程。對於本科教學而言,我們還有其他的一些創新,在此不逐一列舉。
對於研究生的教育我們也加大了創新力度。首先是建設主文獻制度。這種制度成立的目的在於使研究生們了解到,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需要了解的新聞學、傳播學和傳媒經濟學等學科方向中一些最為經典和標志性的文獻。此外還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課程,確定自己所需要的經典文獻書籍。在我院的課程設置中,這些經典書目有三分之二以上採用英文原版,而隻有三分之一以下的則採用中文版。這些中文版書目中,還包括港澳台以及中國大陸的各種經典文本。我們通過還原書籍的原貌,使得學生對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框架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第二個創新則可以從教學構成角度來說。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學術前沿的把握,樹立宏觀大局意識,我院專門設置了學科前沿課、國情與傳播課和學術指導課。學術前沿課,即請國內外一線的專家學者,進行理論前沿課的教學。主要是業界和管理界以及其他學校的精英,為學生們講述學術界乃至各個領域的最新動向,從而使學生能夠領導到最前沿的動態,並在這個過程之中,培養學生的前沿洞察力﹔社會與傳播課這門課程相對來說是一門課,於2010年開課。其目的在於使學生了解社會各重要領域的構造規則、走向和判別標准,洞悉社會上各種事件的原委始末,從而對自身所處的大環境有一個透徹地了解﹔學術指導課是通過我院的一線教授開設的學術課題研究課程。目的是打破學生和知道教授之間的壁壘,充分利用教師資源用於研究生的培養。隻要一線教授的研究方向或者研究課題都符合自身的興趣愛好,都可以與該教授組合,加入到該教授的研究課題隊伍之中。這種課程的設置,不僅能夠帶動學生的學習鑽研積極性,同時也極大限度地實現了新聞整體資源的配置和共享,具有很強的合理性。
主文獻課的教學也是研究生課程教學的重要創新之一。這門課程的教學主體是在國外至少有一年進行過學術訪問或進修的年輕教師。這些人雖然在學術理論上並沒有我們的教授們那樣全面,但是其對某一觀點的認知,或者是文獻的解讀卻更為深刻、完整。這對於學生而言,也能夠對各種文獻參考有一個細致的認識,明確一個學術理論的源流嬗變。我們這門課程的開設其實也是屬於資源整合的一種方式。
說到創新,不得不提的是近年來我們的專業碩士培養方面的創新成果。相對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而言,我們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側重於實操性上,適當壓縮學術型理論研究的課程量,而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其在在校期間不斷獲得一線媒體所需要的各種技能和素養品質,當然這之中也不缺少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目前,我院也正在建設專業碩士的教材建設,從而培養出更多適應媒體社會需要的專業型、技能型人才。
另外,專業碩士還實行雙導師制,將學界與業界的經營相結合,解決理論與實際不能相匹配的矛盾。業界人士能從實際角度出發,彌補學習者在實踐中的不足。
記者:您在做好研究所管理工作的同時,先后出版過多部學術著作,發表過很多學術論文,同時還主持國家重大課題及項目。近幾年,您的教研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和突破,請您介紹一下有代表性的一些著作和課題、項目,這些對您當前從事的學術研究有哪些影響?
喻國明教授:就個人的探索而言,我在新聞傳播學實証領域還是較為專業的,且研究項目也是最多的,目前已經主持進行了400余項具有廣泛學術影響的實証研究項目。我們的研究特點是採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設備對相關數據價值進行採集和價值挖掘。目前我們正與中科院數學所合作,申報國家8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進行大數據挖掘的相關技術、指標和分析模式的研究。過去我們所熟悉的是結構性數據的分析,而大數據研究所面對的是非結構性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它在研究模式、分析技術以及應用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此外,我們還和與北大方正智思研究院合作成立社會輿情監測研究基地,共同開發基於網絡內容的價值挖掘分析軟件,這套軟件的引入和開發能夠極大地提升我們在網絡輿情分析、網絡內容的價值挖掘等方面的技術水平,對當今微博數據價值的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以智能化文本分析為例,這是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才達到的。其通過豐富而有效的事件追蹤技術、主題演化分析技術和概念樹分析等,使人們對輿情的狀態和變化的認識更為深刻、及時和可靠。基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手段所進行的瞬間效果的研究范式是我們最近幾年提出的。這種效果研究採用的現代技術設備,對腦電等生理性指標進行信息採集和分析,並對外來信息刺激所產生反應的最初500微秒的腦波反應進行分析,了解其強度和各個指標的變化,進而得出短期效果產生之前的瞬間效果。這種瞬間效果研究范式,有效地彌補了短期效果乃至中長期效果的的理論基礎和學術空間的不足。
記者:您是我國較早從事傳播學實証研究的專家,對我國傳播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您能談一下我國在傳播學實証研究領域取得哪些成就?還有哪些需要加強和完善的地方?
喻國明教授:對於我國的傳播學實証研究而言,從宏觀方面來講,主要有兩大成就。首先就是發展速度快。這一成就的客觀原因在於我國在這方面起步相對較晚,而國外則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因此通過借鑒與吸收,便促成我國在傳播學實証研究方面快速成長。其次,就是傳播學實証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日臻豐富,也更加完備。和國際相比,我們可以說已經相差無幾。
雖然,我國近年來在這一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最為顯著的就是在數據價值挖掘方面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傳統研究中,這方面的研究則更為少見。因此我們要不斷革新現有的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從而帶動數據價值挖掘研究的深入發展。
記者:近年來,您在新聞傳播實踐領域,提出了具有廣泛影響的“傳媒業發展的拐點論”,“從‘增量改革’到‘語法革命’”以及“整合力是傳媒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均在中國傳媒的發展中起到了重大指導作用。請您談談您提出這些觀點的理論和實踐支持是什麼?這些理論對中國的傳媒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指導意義?
喻國明教授:對於一個研究者而言,他所有的學術成果和影響力大小應該是由學術同行和業界實踐的成效來判定的。對於我自身而言,不好自我評判。但有一點可以提一下,就是我的學術理論和概念(如“傳—受互動方格”、“傳媒經濟的價值本質是影響力經濟”、“拐點論”、“整合力是傳媒的核心競爭力”、“瞬間效果的研究范式”等都受到了學界和業界的普遍認可,且我的學術論文引用率在國內本領域中目前是最高的之一。這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學界業界對我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一種認可吧。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不斷激發和提升民族創造力。對於傳媒研究學者而言,要不斷進行理論創新觀念創新,根據您之前的諸多創新理論實踐,您認為作為一名傳媒研究人員應該如何提升自身的創新力呢?
喻國明教授:作為一名學術研究人員,他永遠要站在領域的最前沿,敏銳洞察領域內的最新動向,預測領域的行業走勢。運用研究者的研究邏輯,不斷向社會貢獻自身的學術知識,從而成為社會中的精英與思想庫,為社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這是一個研究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和意識。對於傳媒研究人員而言,要不斷擴充自身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汲取國內外在傳媒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成果,並結合我國目前傳媒業發展態勢,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其次,也要善於利用各種先進儀器和科研手段。技術的發達為當今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也有力推動了研究者的研發能力。
記者:在從事傳播學的研究中,您做了大量把握中國傳播實際的極有認識和操作參考價值的調查研究項目,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必讀(視、聽)性”的概念﹔提出了報紙不但是“新聞紙”而且也應該成為“有用紙”的概念,對紙媒的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請就您提出的以上理論談一下傳統媒體如紙媒被新媒體沖擊的時代,應如何抓住新機遇,積極迎接新挑戰,提升自身競爭實力?
喻國明教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發展競爭問題,是當下最熱門的問題之一。眾多的專家學者都對其作出了研究,也提出了眾多的策略,促進二者的共生發展。
在2012江蘇微博營銷大會上,我曾做《微博營銷的致效之道》的主題報告。雖然這個報告的各種策略是針對微博而言的,但在宏觀方面上也適合傳統媒體。從其大策略上首先是規則創新,其次是協同創新,再次就是價值創新。規則創新,就是改變與老百姓說話的傳統話語方式,要有一種創新規格之下的溝通方式,把老百姓的參與、選擇和決定權,納入到表達和傳播規則裡面來,這樣一定能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也就是說,要改變和創新規則。目前我國推行的“走轉改”活動便是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對於傳統媒體而言,也需要不斷借鑒學習,才能有效促進自身的發展。協同創新,之於微博而言,是利用多種平台,實現跨界一體化的資源使用和運營。而對於傳統媒體而言,則是要抓住媒介融合的趨勢,取長補短,形成民族需求的跨界的解決方案。規則創新,最重要的就是構建信任。沒有信任就沒有影響力。因此,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而言,一定要抱守自己的行業底線,努力維護和開發公眾的信任度。這三個方面的創新,可以說是傳統媒體實現自身跨越創新的重要方式。
記者:近年來,我國一直在倡導建設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結合您多年的新聞傳播學實証研究和探索經驗,請您談談您所理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聞傳播理念。
喻國明教授:我所理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聞傳播理念可以歸結為簡單的一句話:發展傳播學理論與實踐。因為我國目前還屬於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第一要義。而國外在新聞傳播的研究領域成果頗多,且無論是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是我們值得借鑒學習的。雖然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目前也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我們要通過不斷探索和研究,探討適合我國的國情和實際情況的信息傳播模式,進一步完善信息傳播架構,提高信息傳播技術水平,從而實現信息的全面和橫向平衡,為發展社會主義特色文化建設提供服務。
(作者簡介:王文娟,女,今傳媒雜志社總編助理,主要從事傳媒研究﹔許薇薇,女,今傳媒雜志社編輯,主要從事傳媒研究。)